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庆州败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庆州败

庆州败

宋诗篇名。七古。苏舜钦作。见《苏学士文集》卷一。仁宗景祐元年(1034)秋,西夏赵元昊进犯庆州(今甘肃庆阳),齐宗矩出兵抵御。宗矩因遇伏兵,战败被俘,后放还。此诗写于齐氏放还后不久。诗篇就此次丧师辱国的战役,对宋王朝边防不修、主将庸碌怯懦和统治者用人不当予以无情谴责,表现出诗人关心国家社稷的情怀。作者前期这类诗作的突出特点是具有政论性和战斗性,往往就当时政治事件的现实问题独抒机杼。《宋史》本传说他“时发愤懑于歌诗,其体豪放,往往惊人”。魏泰也称“其诗以奔放豪健为主”(《临汉隐居诗话》)。欧阳修评他的诗“笔力豪隽”、“超迈横绝”(《六一诗话》)。刘克庄称“苏子美歌行,雄放于圣俞,轩昂不羁,如其为人”(《后村诗话·前集》)。这些评论都适用于此诗。至于本篇含蕴与韵味不足,语言也略嫌粗糙,则是他大部分作品的弱点。

☚ 东溪   淮中晚泊犊头 ☛
庆州败

庆州败

宋苏舜钦的七言古诗。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是康定元年(1040)的三川口之战。西夏集结重兵围攻延州(今延安),宋环庆路安抚使刘平自庆州(今甘肃庆阳)率军往援,会合郭遵、黄德合部共计步骑万余人,进至三川口(今延安西高桥附近)被西夏军包围,勇将郭遵战死,黄德合后军先溃,(黄后被腰斩)刘平率残部力战三日,终因失援被俘。三川口之战是北宋与西夏间第一次重大战役,败讯传来,朝野震动。作者这首诗反映了这次战役的情况。“无战王者师,有备军之志。天下承平数十年,此语虽存人所弃”。诗中对于防边松弛,不修军备进行了抨击。作者之意虽在指责朝廷用人不当,但诗中极力丑化宋军戍边将士也失公允。

☚ 宿太平宫   论西事状 ☛
庆州败

庆州败

宋苏舜钦的七言古诗。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是康定元年(1040)的三川口之战。西夏集结重兵围攻延州(今延安),宋环庆路安抚使刘平自庆州(今甘肃庆阳)率军往援,会合郭遵、黄德合部共计步骑万余人,进至三川口(今延安西高桥附近)被西夏军包围,勇将郭遵战死,黄德合后军先溃,(黄后被腰斩)刘平率残部力战三日,终因失援被俘。三川口之战是北宋与西夏间第一次重大战役,败讯传来,朝野震动。作者这首诗反映了这次战役的情况。“无战王者师,有备军之志。天下承平数十年,此语虽存人所弃”。诗中对于防边松弛,不修军备进行了抨击。作者之意虽在指责朝廷用人不当,但诗中极力丑化宋军戍边将士也失公允。

☚ 宿太平宫   论西事状 ☛

《庆州败》qing zhou bai

The Defeat of Qingzhou→苏舜钦 (Su Shunqin)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21:4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