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北逐匈奴之战秦始皇对匈奴的战争。秦并六国后,匈奴主力已占领阴山之西,贺兰山之北;其一部侵入陇西及河套地区。烧杀抢掠,横暴凶残,严重威胁咸阳以北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秦始皇三十二年(前215年),派蒙恬率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目的在于击破陇西、河套之敌,将匈奴驱于贺兰山与狼山以西,赵筑长城以北,收复中国原有之国土。蒙恬兵分两路:一路主力由上郡入河套北部;一路由北地郡出萧关进入河套南部。两军夹击扫荡匈奴散居部落,收复河南地(内蒙、河套地区)。匈奴残部向西北方向逃遁。翌年春,秦军主力一部由九原郡渡过黄河,攻占阴山、狼山地区;一部西渡黄河,攻占贺兰山地区,收复被匈奴侵占之中国领土。置三十四县,建九原郡。匈奴向北远遁,战争结束。蒙恬驻军上郡,受命修复、补缀扩建为“万里长城”。对增强民族国防意识,巩固边防有着重要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