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玉玦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玉玦yù jué

半环形的玉制饰品:(宝玉)想了一想,向袖中取出扇子,将一个~扇坠解下来。(二八·649)

古代名物 > 朝制類 > 印綬符節部 > 瑞 > 玦 > 玉玦
玉玦  yùjué

即玦。

玉玦

一种佩玉,形如环而有缺口。“玦”、“决”音同,古人用“玉玦”表示决断或决绝意。《鸿门宴》:“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以示之者三。”《聊斋志异·小翠》:“展巾,则结~一枚,心知其不返。”

决断

决断

决(断决;分决;操决;颛决;咨决) 诀(诀断) 处(处置) 听 主断 立断 机断 权断 击断 割断 断制 定立 取裁 劈着
表示决断或决绝之意:玉玦
决断事情:断事
 决断公事:决事
 秉公断事:义断
决断疑难:权疑
定夺,决断:克夺
剖断,决断:剖决
果断,决断:威断
谋划决断:谋断
谘谋决断:谘断
审察决断:省决
 明察决断:鉴断
评论决断:评断
治理决断:整裁
处理决断:处断
应对决断:酬决
明察隐微而决断:几决
依条令决断:条决
帝王的决断:圣断 雷霆之断
英明的决断:明断 神断 雄断 电断
 帝王的明断:灵断
(做决定:决断)

另见:决定 确定 做决定 决心

☚ 决断   做出决断 ☛

玉玦yùjué

佩玉的一种。形如环而有缺口。“玦”“决”同音,故“玉玦”表示决断或决绝之意。玉玦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已较多使用,商周时期多与其他玉器组合使用,或成挂饰,或成项饰。到后来数量逐渐减少,玉玦的体型也渐趋变小变薄,玦面上琢制的纹饰更加细密,多作随身饰物。汉代以后玉玦已较少出现,玉玦的特征与春秋战国的无大差别。《史记·项羽本纪》:“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左传·闵公二年》:“公与石祁子玦。”晋杜预注:“玦,玉玦……玦,示以当决断。”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忠志》:“九曰玉玦,形如玉环,四分缺一。”《聊斋志异·小翠》:“展巾,则结玉玦一枚,心知其不返,遂携婢俱归。”

玉玦(西周晚期山西侯马北赵晋侯墓地92号墓出土)

玉玦

玉玦

新石器时代河姆渡文化。小件直径2.2厘米。1973—1974年浙江省余姚县河姆渡第四文化层出土。浙江省博物馆藏。直径较大的一块玉质为绿色,缺口较大。直径小的一件玉质为紫红色,缺口尚未完全断离,可能是件半成品。此两件玉块均光滑细腻无纹饰。新石器时代,西周晚期和春秋、战国墓葬中常有玉玦发现,多放置于死者耳边,做耳饰玉器。《广韵》:“玦,如环,缺而不连”。除玉制玦外,还有石制和金属制的。河姆渡文化见“猪纹陶钵”条目。

☚ 玉器   玉佩 ☛
玉玦

玉玦

中国妇女最原始的一种耳饰,早在新石器时代。已经流行于南北各地。在新石器时代至周朝的古墓中,常发现一种开有缺口的圆环形饰物,出土时大多处于墓主人耳边,除少数用兽骨或金属制作外,大多用玉石制成,故名谓“玉玦”。新石器时代的玉玦,以素面无纹者居多,中间的孔径较大,缺口两端较中间为宽;商周时期的玉玦较比为阔,中间的孔径变小,玦身宽窄不很明显,讲究者在玉玦的两面雕琢以涡纹、龙纹或蟠螭纹饰;战国末年至西汉,玉玦的样式又有些变化,其外形与新石器时代恰恰相反,缺口两端变得狭窄,中间部分则有所放宽。

☚ 珥珰   耳坠 ☛

玉玦

秦汉时期常见佩饰之一种。其形如环有缺,亦可用作射箭钩弦之具。《史记·项羽本纪》:“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块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玦,通决,古人常相赠以示意决断。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8:4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