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秘书郎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秘书郎 秘书郎官名。魏晋时始置,属秘书省,掌管图书经籍。 ☚ 体访 白驹过隙 ☛ 秘书郎 秘书郎官名。魏曹操始置,或称秘书郎中,后属秘书省,掌管图籍。历代沿设,掌图书收藏及抄写之务。品级不高,南朝时,多用为贵族子弟的起家之官。 ☚ 著作郎 著作佐郎 ☛ 秘书郎官名。简称秘书。魏晋始置,属秘书省,掌管图书经籍,或称秘书郎中。南朝时,也为贵族子弟的起家之官。唐代秘书省置秘书郎四人,从六品上,主掌图书的分类编目及收藏等事。 秘书郎mì shū láng〖名词〗 秘书郎 秘书郎官名。晋代始置。此后历代沿置。掌图书经籍及抄写事务。为秘书省和翰林院属官。《新唐书·百官志二》: “秘书郎3人,从六品上。掌四部图籍。以甲乙丙丁为部,皆有3本,一曰正,二曰副,三曰貯。凡课写功程,皆分判。” (见: 秘书监) ☚ 秘书丞 秘书官 ☛ 秘书郎 秘书郎官名。东汉置,典校书籍,后省。建安十八年 (213) 曹操为魏公后又于秘书令、丞下置。魏文帝黄初 (220—226)初置4人,又称秘书郎中,掌中外三阁书籍,考校文字,删省繁文浮秽。西晋武帝分秘书图籍为甲、乙、丙、丁四部,各以秘书郎中1人掌之。宋、齐皆置4员。南朝贵族子弟初仕多以此为美官,遂多无其才实,徒有其名。魏、晋、宋六品,梁为二班。北魏初从五品上,太和(477—499) 末改称郎中,七品下。北齐仍称郎中,4人,七品下。隋秘书省置秘书郎4人,正七品下,炀帝大业三年(607)增为从五品。唐初置4人,从六品上,掌四部经籍图书,凡抄写贮藏皆分判之。高宗龙朔二年 (662) 至咸亨元年 (670) 改称兰台郎,武则天天授初 (690—692) 改称麟台郎,中宗神龙元年 (705) 复旧称。玄宗开元二十八年 (740)减至3人。北宋前期为寄禄官,神宗元丰 (1078—1085) 改制后,掌集贤院、史馆、昭文馆、秘阁图籍,置2人,正八品,为文臣清贵之选。南宋初废,高宗绍兴(1131—1162) 中又置2人。辽秘书监置,为南面官。金章宗泰和元年 (1201) 定为2员,正七品。元员品同。明初并其职于翰林院。清末翰林院检讨之下复置秘书郎。 ☚ 著作郎 国子监 ☛ 秘书郎mì shū láng官名,也称"秘书郎中",以"郎"任,为"秘书郎",以"郎中"任,称"秘书郎中"。《三国志·魏书·刘放传》:"魏国既建,与太原孙质俱为秘书郎。"参看"秘书郎中"条。 秘书郎官名。东汉置,在东观校定图书典籍,后罢。献帝建安十八年(213)曹操为魏公后复置,佐秘书令、丞掌文书机要,秩四百石。三国魏文帝黄初(220—226)初置为秘书署属官,掌整理所藏的图书典籍,员四人,六品。亦称秘书郎中。三国蜀亦置,亦掌图书。西晋沿置,武帝分秘书图籍为甲、乙、丙、丁四部,使四人各掌一部,六品。南朝宋以后只称秘书郎,宋六品,梁武帝天监七年(508)定为二班,多为士族高门子弟的起家官,陈时规定为尚书令、仆射之子的起家官。北魏前期置,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定为从五品上,二十三年改称秘书郎中。隋朝复置,员四人,分掌四部图书,初为正七品,炀帝大业三年(607)升为从五品。唐朝沿置,员四人,从六品上,玄宗开元二十八年 (740) 减为三人。 秘书郎官名。东汉曾以马融为秘书郎,不常设。自曹操为魏王起,设秘书郎始为定制。掌中外三阁经籍图书,是近侍之职。南朝时官品第四、秩六百石,是高门弟子进身之阶。 《通典·职官》:“宋、齐秘书郎皆四员,尤为美职,皆为甲族起家之选。待次入补,其居职,例十日便迁。梁亦然。自齐、梁之末,多以贵游子弟为之,无真才学。”故有“体中如何则秘书”的谚语。北齐改称秘书郎中,隋复旧称。唐高宗时一度改称兰台郎,旋复旧称。归初省,其职掌并入翰林院。清末又在翰林院设秘书郎。 秘书郎官名。东汉始置,马融曾任此职于东观典校书。三国魏复置,始为秘书监的属官,其地位低于中书郎与尚书郎。蜀亦有秘书郎;吴称秘府郎,掌秘书。晋置秘书郎四人,秩第四品,掌中外三阁经书,校阅残缺,正定脱误,亦称郎中。武帝时分秘书图籍为甲乙丙丁四部,各掌一部。此后秘书郎渐成清美之职,宋齐以后,为贵族子弟初仕之官,常百日之内便予升迁,图书秘籍的整理,便成为虚话。北魏北齐秘书郎亦称之为郎中,大体上也是豪门子弟与令仆之子的初仕之职。北朝秘书郎对于典籍的整理较有成效。《魏书·高谧传》说:“天安中以功臣子召入禁中,拜秘书郎,谧以坟典残缺,奏请广访群书,大加缮写,由是代京图书,莫不审正。”隋唐亦置秘书郎四员,分掌经、史、子、集四部经籍图书,分判校写。龙朔中改为兰台郎,咸亨复旧,光宅中又改为麟台郎,神龙复旧。宋辽金元诸朝均有秘书郎,掌图书收藏及抄写事务。明初并其职于翰林院。清末在翰林院检讨之下复设秘书郎一职。 秘书郎宋初寄禄官名,元丰改制后职事官名。隶秘书省。 职源与沿革后汉始置秘书郎(《通考·职官》10《秘书监》)。宋沿置。南宋建炎三年四月十三日罢,绍兴元年二月十六日复置(《要录》卷22、42)。 职掌❶宋前期为文臣寄禄官阶,无职事。 品位❶宋初沿唐制,唐时为从六品上(《六典》卷10《秘书省》)。 编制新制二人。隆兴二年后不定员(《宋会要·职官》18之2、31)。 简称秘书郎。秘书郎系衔有两种形式,一种带“秘书省”,一种不带“秘书省”(《淳熙杂压令》)。如官告系衔为“秘书省秘书郎”,则其简称为“秘书郎”。《馆阁续录》卷一《沿革》:“秘书省 秘书郎系衔。……本省秘书郎二员,一员奉议郎、秘书省秘书郎邓驿于淳熙十四年三月内除授,一员奉议郎、秘书郎黄黼,于今年四月内除授。……照《淳熙杂压令》,秘书丞、秘书郎,不带‘秘书省’字。其后校书郎、正字方带‘秘书省’字。”《宋史·许奕传》:“寻迁秘书郎、著作佐郎、著作郎。”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