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科尔内模式又称“有宏观控制的市场协调模式”。匈牙利经济学家科尔内(Kornai,Janos,1929— )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行政协调”和“市场协调”相结合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模式。科尔内认为,任何经济制度都是由多个系统组成的复合体。经济运行的协调机制可以分为行政协调和市场协调两大类。行政协调以纵向的信息流动为依托,行政手段起主要作用;市场协调则以横向的信息流动为基础,市场力量起主导作用。行政协调可以划分为直接的行政协调和间接的行政协调。直接行政协调是:行政机构对企业下达指令性投入产出指标,国家用直接行政手段干预企业经营活动。传统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就属于这一模式。间接行政协调是:行政机构不再下达指令,而是借助于手中的权力间接干预并促使企业基本按照上级要求进行决策。这时,企业虽横向依赖于市场的力量,但仍以纵向行政依赖为主。市场协调可以分为无控制的市场协调和有宏观控制的市场协调。无控制的市场协调是:取消行政指令的控制,没有宏观调控系统,经济运行完全受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和引导。有宏观控制的市场协调是:使计划和市场结合起来,形成一个能够自我调节的控制系统,借助于统一的和规范的宏观约束手段或经济参数来进行调节和管理。这时企业预算约束是硬性的,经营活动主要受市场约束。科尔内主张,以有宏观控制的市场协调模式作为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