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的演变
随着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家族制度、社会制度的演变,以及自然环境的变化,神话也发生着演变。据神话学研究,最原始的神话是动物神话,最古老的神祇是动物神祇。它是自然崇拜的产物,其基本成分是对动物的外貌特征和行为特征的直观描述,对它们具有的人所不能的能力加以夸张的幼稚的诠释。在渔猎时期的后期,自然崇拜与祖先崇拜相结合产生了图腾崇拜。人们将某种与本氏族有特殊关系的动植物视为自己的祖先,这种动植物就成为本氏族的图腾。关于这种特殊关系如何产生或如何被发现的故事,就是图腾神话。动物神话及图腾神话的神祇形象,大都采取纯粹的动植物外形。后来的许多人形神祇都由兽形神祇演变而来,比如古希腊神话中的酒神狄俄尼索斯,曾经是公牛和山羊的形象。海神波塞冬最初的形象可能是马,他的别名希庇俄斯,意思就是“马的”,他的儿子中也有马。许多神祇都曾充当过氏族的图腾神,罗马神话中的田野和森林之神庇库斯,被认为是拉丁姆的第一个国王,他的图像是停在木柱上的一只啄木鸟。希腊神话中主神宙斯的圣动物是鹰,有时是牛,说明他至少是两个氏族图腾神的结合体。
在新石器时代,母系氏族公社发展到它的全盛期,由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社会分工、社会交往进一步复杂,原始人的思维能力和认识水平也有了提高。他们排除了许多一厢情愿的幻想,认识到自然力与自然现象的变化,并非由于他们的巫术仪式的结果,而有着更深刻的原因,有更强大的力量在起作用。于是巫术信仰转化为对超自然的神力的崇拜,对自然物的直接崇拜转化为对控制着这一自然物的神灵的崇拜,对动物的崇拜转化为对家畜和野生动物的保护神的崇拜。宇宙、自然及人的社会生活的内容全面地进入神话。作为母系氏族社会全盛期的产物,神话中的主要神祇大多是女性,她们被当作人类及万物的创造者和庇护者加以崇拜。希腊神话中的地母该亚是宇宙的创造者,她单独生了天、生了海及时序女神。她也是一切神灵和人类的始祖,并且是收成的赐与者。由于农耕首先是由妇女开拓的,谷物的繁衍又同妇女的生殖类似,因此许多民族神话中的农神也是女性。比如埃及的伊西斯、希腊的得墨忒耳、罗马的塞丽斯等。与农业相关联,周而复始的自然周期受到人们的特别关注,因此产生出时序神话、死而复生的农事神话,并居于重要地位。神祗的形象由纯粹的兽形变成人兽同体的造型。比如希腊的地母该亚上半身是人形,下半身是大地。山林畜牧之神潘长着山羊面孔和山羊腿,头上还有角。
金属工具的使用,农业、畜牧业、手工业的分工,部落之间的交换和私有财产的出现,改变了男女在生产劳动和家庭中的地位,对偶婚逐步过渡到一夫一妻制,母系氏族被父系氏族公社取代。家长奴隶制和部落军事民主制的出现为神话的演变和丰富提供了新的社会条件。男性神祇大量涌现并逐渐取代了女神们的统治地位。神祇身上的自然属性大大减弱,而人文色彩进一步加强,许多神祇由自然物的主宰变成了人类文化的创造者与庇护者。英雄神话的出现标志着人类自我意识从混沌状态的分离和觉醒,体现着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的增强。各民族神话中新神与旧神的斗争,象征性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动荡变化以及人类由野蛮向文明过渡所付出的血的代价。比如希腊神话中宙斯与提坦之战、宙斯与巨灵之战就是这一历史转变的产物。阿波罗战胜巨蟒皮同,夺取该亚的圣地得尔福;英雄忒修斯远征阿玛宗人,并俘虏她们的首领安提奥珀为妻等神话故事,都象征着父权制对母权制的胜利。到此时为止,各种类型的神话几乎都已产生,神话的创造阶段大致完成。神祇的形象日趋完全人形化。有些民族的神话此后未再继续演变,保留了它原始拙朴的面貌,比如中国神话。而另一些民族在原始社会即将瓦解,阶级社会即将来临之际,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阶级分化的加剧,部落联盟和雏形国家的形成,信仰上也出现了集中化的趋势。原有的单个独立神话被加以逻辑上合理的改造,使之系统化和集约化。在多神崇拜的基础上,产生出一个最高神。以这个最高神为枢纽编织出神的谱系,神话成为枝蔓丛生的叙事创作,神祇形象完全人形、人性化,独立神话演变为体系神话。西方神话的主要代表希腊神话、罗马神话和北欧神话都是典型的体系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