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组织肿瘤
神经组织肿瘤来源于神经组织,包括神经鞘瘤,神经纤维瘤,神经纤维瘤病,恶性神经鞘瘤。
神经鞘瘤 以Schwann细胞为主体的良性肿瘤,沿神经干发展,多见于头颈部和纵隔(迷走神经较多),其次为肢体,上肢多于下肢。肿瘤椭圆形,软,有包膜,在神经一侧凸起。切面光滑灰白色。显微镜下见梭形瘤细胞,均匀,排列呈漩涡状或栅状。细胞核杆状,两端钝,有1~2个核仁,胞浆界线不清,互相融合。有时可见较大深染异形细胞,易误诊为恶性。
临床较常见,男女性别无明显差异。患者多属成年人。在肢体者沿神经干部位,生长无痛肿块,软而规则,可左右活动,有时有压痛或串麻感。肿瘤发展缓慢,可引起神经症状。
手术切除肿瘤多可获愈。术中需注意解剖神经干,可切开包膜,翻出肿瘤。复发者少见。
神经纤维瘤 为生长在神经干处而以纤维细胞为主的良性肿瘤。较常见,性别无差异,患者多属成年人。可发生于全身各处神经干或神经末梢,多位于皮肤或皮下组织。可单发或多发,属无痛肿块,多沿神经干,较硬,无压痛,生长缓慢。肿瘤无包膜,切面灰白色,半透明,显微镜下见梭形纤维细胞,Schwann细胞,和胶原纤维,以及神经轴索。手术切除多可治愈。
神经纤维瘤病 又称von Recklinghausen病。本病系一种慢性多系统疾病,具有遗传性、先天性及家族性发病特点。多数学者认为是由于神经外胚叶和中胚叶发育异常所致。因此,本病不但影响神经系统,而且亦可累及其他很多组织,如皮肤、皮下组织、骨胳、血管、淋巴、内分泌等。肿瘤除多发性特点外,基本上与单发性神经纤维瘤相似。病变呈灰白色,质坚韧。显微镜下有二种类型:一型富于纤维,交叉编织成漩涡状或栅栏状;另一型富于细胞,呈梭形,大小不一细胞核深染,但无核分裂。神经纤维交叉于组织间。
临床可见全身皮肤斑点状色素沉着,呈棕色或黄褐色,形状大小不一,但边缘规则,故与骨纤维异样增殖症之皮肤着色不同。全身皮肤内有大小不等硬结节形成,周围神经有多发性纤维瘤样增粗,硬结节有时体积增大下垂,致使病人感到累赘,有时可伴有内分泌功能减退的表现,如男性乳房肥大、隐睾或肢端巨大症等。骨胳变化主要根据病变发生的部位而定。在X线片上,病变如发生于骨膜下或其附近的软组织,则可引起骨皮质的缺损阴影。如发生于骨髓腔内,则呈一中央性多孔囊肿样阴影。此外,亦可影响骨胳发育,造成各种畸形,如脊柱侧凸或后凸,肢体弯曲,缩短或过长,胫骨假关节形成等。
本病发展缓慢,除有美观上的缺陷或因病变体积过大而影响功能外,不引起任何症状。对无症状者,只需严密观察,不需治疗;对病变引起局部畸形而妨碍功能,如脊柱弯曲,胫骨假关节等,须矫形外科手术治疗;对有恶性变者,须行切除甚或截肢术。
恶性神经鞘瘤 为Schwann细胞的恶性肿瘤,少见,发展较慢,沿神经干蔓延。肿瘤呈分叶状或结节状,无完整包膜,较硬,截面均匀,呈灰色。显微镜下见形状和大小不一的梭形,椭圆形,多角形细胞,核不规则,深染,有分裂象。偶见异形多核细胞。梭形细胞排列成漩涡状,而栅状排列却少见。基质内有胶原纤维和粘液,坏死区,以及神经束等。
患者多属成年男性,好发于头颈或肢体。沿神经干发生无痛或有痛肿块,较硬,发展并不快,且向周围软组织浸润,故显固定。有时引起炎症反应,或向深部蔓延,侵犯骨胳。有的病人合并神经纤维瘤病。
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完整大块切除或截肢。复发或沿淋巴转移较多,与恶性程度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