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神思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神思

神思

与诗学有关的古代文论概念。讨论的是文学创作艺术想象问题。语见于刘勰《文心雕龙·神思》篇:“古人云: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神思之谓也。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其思理之致乎! 故思理为妙,神与物游。神居胸臆,而志气统其关键;物沿耳目,而辞令管其枢机。枢机方通,则物无隐貌;关键将塞,则神有遁心。”又云:“夫神思方运,万途竞萌,规矩虚位,刻镂无形,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我才之多少,将与风云而并驱矣。”文学之“神思”,是一种身在此而心在彼,可以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艺术想象和联想功能。这种想象活动,具有突破时空和感觉经验局限的性能,是一种不受身体限制的心理现象。关于这一方面,其实刘勰所论,乃本于陆机《文赋》,如“精骛八极,心游万仞”,“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恢万里而无阂,通亿载而为津”。但刘勰并不是雷同《文赋》而因袭古人,而是对艺术的构思与想象,又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系统的阐述。《神思》一文,居《文心雕龙》下篇之始,具有创作论总纲性质,是一篇完整的艺术想象论。如关于艺术想象与观察生活的关系问题,陆机《文赋》没有涉及,而刘勰《神思》篇明确指出:“思理为妙,神与物游。”“物”不仅指宇宙自然之物,而且包括了社会人生在内。刘勰认为,无论诗人的想象是如何上天入地,移山填海,奇特无比,但这种审美心理活动,却是扎根于客观现实之“物”,一旦脱离了现实,艺术想象也就丢失了依据,丧失了活力。所以《神思》篇又云:“视布于麻,虽云未贵,杼轴献功,焕然乃珍。”据《陔馀丛话》:“古时未有绵布,凡布皆麻为之。”麻与布从其纤维组织的自然属性看,并无变化,性质相同,所以说是“布”并不比“麻”高贵;但“麻”又是纺“布”的原料,一旦经过织布机的“杼轴献功”,由麻成布,于是精彩焕发,弥足珍贵。所谓“杼轴献功”,指的就是通过艺术想象活动,完成了文艺作品的创造。但是这种“布”的创造,能脱离“麻”这一现实素材而凭空想象吗? “视布于麻”云云,正说明了刘勰“神思”的概念立足于坚实的现实基础之上。从现代心理学角度考察,“神与物游”是有其科学依据的。作为一种心理现象的想象活动,不外是表象的再现、表象的组合和表象的改造或创造。艺术的想象活动离不开具体的表象,而表象又是在实际生活中形成的。作家如果要活跃自己的艺术想象,首先就必须不断接触现实生活,大量储存表象,以作广泛联想之用。《神思》所论,虽然没有这样明白,但“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研阅以穷照,驯致以绎辞”,也已多少接触到这方面的问题。另外,“神与物游”之语,也说明诗人或作家的创作思维活动是结合具体物象来完成的,这又朦胧地接触到文学的形象思维问题。刘勰论“神思”,是文艺创作中带有普遍意义的问题,在我国古文论发展史上,具有深远的影响。

☚ 神妙   神会于物 ☛
神思

神思

刘勰《文心雕龙》中的篇名与美学概念。《神思》居于《文心雕龙》创作论的首篇,是一篇艺术想象论,也是整个创作论的总纲。文中说:“古人云:‘形在江河之上,心存魏阙之下’。神思之谓也。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其思理之致乎?故思理为妙,神与物游。神居胸臆,而志气统其关键;物沿耳目,而辞令其枢机。枢机方通,则物无隐貌:关键将塞,则神有遁心。”刘勰全面论述了艺术想象的各方面问题,其中包括艺术想象中的“心”与“物”的关系;志气和辞令在想象中的活动;以及想象与作家的才能稟赋和构思方式甚至平时的磨练和积累的关系等等。《神思》是中国美学史上最重要的一篇论述艺术想象的文章。

☚ 质与文   体性 ☛
神思4484兴趣。吴语。上海〖〗。迭搭这里白相起来一眼呒没~。上海松江。规矩。吴语。上海松江:~勿收不守规矩。神情。兰银官话。甘肃兰州〖〗。

神思shén sī

❶精神:况近日每觉~恍惚,病已渐成。(三二·740)我为的是妈近来~比先大减。(七八·1933)
❷心力;心思:(黛玉)因见宝玉独作四律,大费~,何不代他作两首。(十七一十八·395)昨日已好了些,今日如何反虚微浮缩起来,敢是吃多了饮食?不然,就是劳了~。(五三·1227)

神思【同义】总目录


清神神思
神思

神思

文学创作过程中作家的一种积极活跃的思想情感活动。刘勰《文心雕龙》 中的理论术语,相当于现代文论中的艺术想象。《文心雕龙·神思》篇系统描述了神思的性质、目标、特征、动力。神思的目标是“使玄解之宰,寻声律而定墨; 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即经过独创性的艺术想象活动,把素材加工成情趣盎然的意象,把意象结构成一个天衣无缝的整体,并把它纳入自然和谐的语言序列之中。神思具有超时空性:“文之思也,其神也远,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 悄然动容,视通万里”; 具有情感性:“神思方运”,“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具有心物交融性:“思理为妙,神与物游”; 具有创造性:“拙辞或孕巧义,庸事或萌新意,视布与麻、虽云未贵,抒轴献功,焕然乃珍”;具有一定程度的非自觉性,“思有利钝,时有通塞”(《文心雕龙·养气》),因而神思过程中有时心、物“密则无际”,有时心、物“疏则千里”,神思的进程和效应并不由作家主观愿望所决定,而应顺应自然,“无务苦虑”,“不必劳情”。作家的知识结构(“积学”)、生活阅历(“研阅”)、判断力(“酌理”)、驾驭语言的能力(“驯致”) 是神思的基础。聚精会神、物我两忘(“虚静”) 是最适合作家进行神思的心理状态:“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神思的速度决定于作家才分和作品体制:“人之禀才,迟速有分; 文之制体,大小殊功”。神思的效应最终由“心”“物”两方面来决定:“思理为妙,神与物游。神居胸臆,而志气统其枢机; 物沿耳目,而辞令管其枢机。”从“心”一方面说,作家的生理、心理状态 (志气) 决定着作家才分的发挥; 从“物”一方面说,作家驾驭语言的能力决定着物象的表现。作家如欲神思敏捷又富有成效,可作下述诸方面努力: 深刻观察,积累素材; 提高学识,敏于判断; 颐情养志,顺乎自然。

☚ 即兴   意境 ☛

神思

思维,想像。《文心雕龙·神思》:“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之谓也。”

想象

想象

想(想像;假想;意想;存想;虚想;着想;玄想;涉想) 象(意象) 意像 意相 举意 思议 神思 推度
设想,想象:置想
想象和理解:思议(不可~)
凭空想象:翘想 翘思 悬想
凭主观想象:率臆
仰慕,悬想:翘心
揣摩想象:悬拟
主观地想象:臆想 臆中
凭主观推断,认为事情大概是或应该是这样:想当然
不断涌现的想象:浮想
许多想象不断涌现于脑际:浮想联翩
美丽的想象:丽想
奇妙的想象:妙想
富于想象:心游八仞 心游八极
敞开思路,毫无拘束地想象:畅想 逞想
悠远地想象:遐思 长想 冲想 远想 霞想 遥想 缅思 缅惟 缅维 缅想 邈想
漫无边际地想像:遐想
苦苦思索,驰骋想象:霞思天想 霞思云想
尽情想象驰骋:神魂飞越
想象漫无边际:海阔天空 海天空阔
不用说明就可想象得到:可想而知
美好的想象仿佛还在眼前:盈盈在目
(改造记忆表象的基础上想出新的形象:想象)

另见:想 用心1 回想 猜想 视野 形象

☚ 想象   幻想 ☛

神思

神思

魂意 心虑 心精
对人的神思的敬称:清神
诗的神思:诗神
神思专注:凝魂 凝澄
神思迷糊错乱:颠颠倒倒
神思凝滞的样子:意迟迟
(心神,思绪:神思)

☚ 心绪   心神 ☛

神思shén sī

变幻莫测的构思。《文心雕龙·神思》:“夫~~方运,万涂竞萌。”

神思

神思shensi

中国古代文论中关于艺术想象的概念。最早见之于东晋玄言诗人孙绰的《游天台山赋序》:“驰神运思”。宗炳在《画山水序》中有“万趣融其神思”之说。刘勰的《文心雕龙》则以专篇论述了这个概念。
在《文心雕龙·神思》中,刘勰对神思的论述有下列几个方面:第一,“神与物游”。刘勰写道:“文之思矣,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其思理之致乎!故思理为妙,神与物游”。这里讲的是在艺术创作过程,艺术想象的特征:人的思维始终伴随着可见的形象。第二,神思的心理条件在于“虚静”,“是以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瀹五脏,澡雪精神”。这是说,在进行艺术想象时,必须“澄怀静虑”,摒弃一切杂念,全身心沉浸于一种艺术境界中。也即现代人所讲的“审美心境”。第三,神思须外物触发而起。即“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我才之多少,将与风云而并驱矣”。也就是“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去,莫非自然”“情以物迁,辞以情发”的过程。神思作为艺术想象当然不能凭空产生,它只有在外物触发之下才会浮想联翩,神与物游。第四,艺术想象与人的天生气质、才能有关。”人之禀才,迟速异分,……相如含笔而腐毫,扬雄辍翰而惊梦……。”指出了神思的个性差异。
总之,刘勰的神思之论是我国古代关于艺术思维规律和特征的精到观点。它标志着古代文学艺术理论发展的一个新的高度。从先秦的“观物取象”到魏晋的“澄怀味象”“迁想妙得”到刘勰的“神思”,文艺理论对创作活动的反思逐步深入。“神思”说对我们现在研究艺术心理学诸规律,揭示创作过程的奥秘,依然有其重要参考价值。

☚ 通变   风骨 ☛

神思

中国古典美学术语。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出的概念。指艺术的想象活动。认为它是一种包含情感的心理活动。

神思

《神思》

选自《文心雕龙》,南朝·梁刘勰撰。这是《文心雕龙》中写得最精彩的篇章之一,它相当生动地揭示了文学创作从萌发到完成的整个过程,具有总论的意义。文章主要论述了神思的作用、怎样构思、创作需要保持的心理状态、思言意三者的关系等问题。它不但在理论上比陆机更深了一步,趋向缜密、系统,而且文字的绚烂,也足以与之比肩,如文章的前面对神思的描述,就极富形象性,读之令人思绪飞扬,如翔九霄:“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显然,形象化并未给理性的传达造成障碍,相反,为人们进一步领略其中的内涵提供了一个十分感性的起点。

☚ 辞隋王子隆笺   修竹弹甘蔗文 ☛

神思

state of mind;mental state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4:5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