祀以息民楚人关于祭祀礼仪一般功能的社会哲学命题。《国语·楚语下》记观射父说楚昭王曰:“祀所以昭孝息民、抚国家、定百姓也,不可以已。夫民气纵则底,底则滞,滞久而不振,生乃不殖。其用不从,其生不殖,不可以封。”祭祀可以“合其州乡朋友婚姻,比尔兄弟亲戚。于是乎弭其百苛,殄其谗慝,合其嘉好,……以申固其姓。上所以教民虔也,下所以昭事上也。……民所以摄固者也”。祭祀是巩固以宗族为单位的社会基层组织的手段,也是国君维护其统治的手段:在祭祀祖先、缅怀祖先功德的隆盛风仪中,可以使民人受到孝亲养亲之道的感染熏陶,从而为族类的繁衍而各安生业;可以造成一种情感的共鸣,增强人民对于同宗共祖的认同感,以化解矛盾,增强族类的团结:可以使人面对神灵的威严而造就一种虔敬的心理,从而戒慎恐惧,敬事其上。观射父强调,如果没有祭祀的礼仪,则民无所畏忌,无所畏忌则志放纵;志放纵则难复恐惧,难复恐惧则国家难治。因此,要“抚国家,定百姓”,就不能废除祭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