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大小金川之战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大小金川之战清廷镇压四川藏族人民反抗斗争的事件。乾隆十二年(1747)大金川(今四川金川)土司*莎罗奔反清,清高宗命张广泗前往征伐, 失利。十三年复命讷亲督师前往, 莎罗奔又大破清军, 清高宗以贻误军机罪斩张广泗, 讷亲亦赐死。十四年清高宗命傅恒、岳钟琪以重兵攻金川, 莎罗奔降。是为第一次用兵。三十六年大金川土司索诺木与小金川(今四川小金)土司僧格桑再次发动反清斗争。清高宗命桂林、温福分兵攻小金川, 受到小金川藏族人民奋力反抗,桂林兵败被黜(1772年),温福战死(1773年),清高宗又任阿桂为定西将军,加派军队前往镇压, 三十八年五月, 清军征服小金川后,复进攻大金川。大金川藏族人民增垒设险,防守严密,坚持斗争达二年之久,终因寡不敌众而失败。四十一年正月索诺木降。是为第二次用兵。清高宗将先后两次用兵于大小金川作为其“十全武功”的组成部分。 大小金川之战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四川大金川土司莎罗奔率兵攻打邻近土司,且杀伤清兵,清政府即发兵镇压。乾隆十四年莎罗奔兵败降官军。20年后其侄孙索诺木结小金川反清,清政府复出兵镇压,定边将军温福战死。清廷命阿桂为定西将军督军重兵强攻。乾隆四十一年,索诺木请降,战争始告结束。 大小金川之战❶清平定大金川土司叛乱的战斗。大小金川,位于今四川境内之大渡河上游。大金川土司莎罗奔为扩张势力,于乾隆十一年(1746年)兼并小金川,并掠夺附近革布什扎及明正等土司。次年清巡抚纪山派兵阻止,莎罗奔反杀伤官军,起兵叛乱。乾隆帝令云贵总督张广泗为川陕总督,率军进讨。莎罗奔退守勒乌围。张广泗率军4万,一部攻河东,一部攻河西,使用以卡对卡、以碉对碉的战术,费时两年,死伤惨重,损失极大,却无进展。十三年五月,乾隆帝重新使用岳钟琪为提督,以大学士讷亲为谋士,入四川指挥作战,战术未变,作战四个月损兵折将。张广泗和讷亲被革职赐死。清政府改派传恒和岳钟琪为统帅。傅恒先斩奸细良尔吉。后一反过去以碉攻碉的战术,兵分两路避开碉堡,直捣莎罗奔根据地,同时按乾隆帝意图注意招抚,进展顺利,连克碉卡。莎罗奔(曾是岳钟琪旧部)率部归降。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