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磨喝乐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古代名物 > 禮俗類(下) > 婚育部 > 生育 > 磨喝樂 磨喝樂 móhēluò 亦作“磨合羅”、“摩睺羅”、“摩侯羅”。亦稱“化生”。梵語之音譯,一種土木或蠟製的嬰兒形偶人。用於求子風俗。或作祝禱生育男孩的供養,或作贈送姻親家的禮物。後世亦成爲兒童玩具。原爲佛教八部衆神之一的摩睺羅神。唐時始借其名稱七夕供養的“化生”偶人。唐·薛能《吳姬》詩之上:“芙蓉殿上中元日,水拍銀臺弄化生。”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録·七夕》:“至初六日、七日晚,貴家多結綵樓於庭……鋪陳磨喝樂、花瓜、酒炙、针硯、錢綫,或兒童裁詩,女郎呈巧,焚香列拜。”自注:“磨喝樂,本佛經‘摩睺羅’,今通俗而書之。”宋·陳元靚《歲時廣記·磨喝樂》:“磨喝樂南人目爲巧兒,今行在中瓦子後市街衆安橋,賣磨喝樂最爲旺盛,惟蘇州极巧,爲天下第一。進入内庭者,以金銀爲之。”宋·周密《武林舊事·乞巧》:“七夕前,修内司例進摩睺羅十卓,每卓三十枚,大者至高三尺,或用象牙雕鏤,或用龍涎佛手香製造,悉用縷金珠翠。”元·袁桷《馬伯庸擬李商隱〈無題〉次韵》之四:“蠟燃化生秋夕賜,翠標疊勝歲華移。”元·劉致《紅繡鞋·有名娃娃者戲贈》曲:“只是將箇磨合羅兒迤逗着耍。”明·陳繼儒《群醉録》:“七夕以蠟作嬰兒形,浮水中以爲戲,爲婦人宜子之祥,謂之‘化生’。”清·張爾岐《蒿庵閑話》卷一:“京師舊俗,七月七日,街上賣磨喝樂。”又:“或曰:化生,摩侯羅之異名。宫中設此,以爲生子之祥。”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