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句容县志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弘治)句容县志

江苏地方志。明王僖徵修,程文纂。十二卷。僖徵字太和,浙江长兴人。弘治举人,官句容知县。文字仲昭,江西浮梁(今景德镇)人。官儒学训导。是志弘治六年(1493)成书。约十六万字。体例仿元至正《金陵志》。卷一、三、五存目不分门;卷一为沿革、邑名、风俗、疆域、至到、城池等十四目;卷三为历代衙署官吏、本县官员年表、户口、田土、土产等;卷五含坛壝、宫室、道路、桥梁等。余则为公署、地理、人物、制词、题詠、文章、杂录等七类,共一百三十二目。载句容县图一。为句容现存最早、体例较善、内容丰富的地方志书。地理类分山岩、岗谷、洞湖、河堰,圩岸等十目。记茅山及十峰、四平、良常、句曲等六十余山岩,百余洞湖、江堰、井泉,为该地颇重要的自然地理资料。题咏二百余篇(首)。文章类含碑刻、记、传、碑铭等六十余。对研究江南地方历史、文物古迹、文学艺术等颇有价值。是志取有所考,记事翔实,所载风俗、户口、田野,税粮等也较他邑为盛。有弘治九年(1496)刻本,1964年《天一阁藏明代地方志选刊》本,台北《中国方志丛书》本。


(乾隆)句容县志

江苏地方志。清曹袭先修纂。十卷,首一卷,末一卷。袭先,江西新建人。举人,官文林郎知句容县事。句容专志始于明弘治,至乾隆凡三修。是志修于乾隆十五年(1750),记事止十一年,约二十八万字。首卷载有图纪。分治四境、县署、学宫、三台塔、宝华山等六图。次为舆地、建置、山川、古迹、民赋、学校、秩官、选举、人物、艺文十志,末为杂志。下统沿革、疆域、形胜、乡里、城池、驿站等八十五目。最重山川、古迹二门,山川分山、峰、𪩈、、谷、洞、石;湖、河、溪、潭、沟、渎等二十子目,备载茅山、四平山、良常山等山川二百五十余。详记其山、峰、𪩈、冈方位、周回、高度、出产及轶闻故事,并间附按考。古迹分名胜、塜墓等七目,共载瑯琊城、竹里城、王荆公钓台等名胜七十余处;古越王塜、鲁子墓等塜墓一百四十余。另建置门特出驿站一目,共载所驿之十余处。有乾隆十五年(1750)刻本,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杨世沅刻本, 台北《中国方志丛书》本。

句容县志

二十卷,首一卷,末一卷。张绍棠修,肖穆等纂。光绪二十七年 (1901)重修,三十年刻印。张绍棠,光绪年间知句容县。肖穆,安徽省桐城人。此志首卷冠以序、凡例、图说;卷一为圣泽纪;卷二为建置大事纪、古迹;卷三为祠祀、学校;卷四为实政;卷五为田赋;卷六为水利、风俗、物产;卷七为秩官表、选举;卷八至十二为人物;卷十三至十五为列女;卷十六至十七为金石;卷十八为艺文,卷十九为祥异、兵事,卷二十为拾补,末卷终以杂俎。为纪二、表二、志十六。此志具有典则,词亦彬雅,采录近宽,笔叙简要,为县志之佳著。旧志始有《句容县志十卷》本,明弘治九年(1496) 刻本 (1964年 《天一阁藏明代地方志选刊》本),后有: 《重修句容县志十卷》本,清顺治十四年(1657)刻本;《句容县志十卷首一卷末一卷》本,乾隆十五年 (1750)刻本、光绪二十六年 (1900)杨世沅刻本;因旧志残缺,所载佚官科员二表皆起自乾隆,故详今而略古,古事之荦荦大者,归纳大事纪。有清光绪三十年 (1904) 刻本、民国七年 (1918) 补刻本。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4:0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