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磐石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磐石李时渐,字伯鸿,号磐石,明寿光人。嘉靖进士,官至陕西按察司副使,曾守台州。著有《三台文献录》。 磐石pán shí(字)史永安,明代人,累擢右佥都御史、兵部侍郎、总督三边。 磐石pán shí(字)赛维垣,明代人,仕广信通判。 磐石pán shí(号)见伯鸿。 磐石大石。《漢書》司馬相如《上林賦》:“磐石裖崖,嶔巖倚傾。”《史記》作“槃石”,《文選》作“盤石”。 磐石 磐石月刊。1935年11月10日创刊于福州。仅出1期。李小山、王屏侯主编,福州青年文艺社发行,上海群众杂志公司总代售。该刊以发表小说为主,有宋衡心的《亚非利加的贼》、林恩卿(原刊署名李小山)的《茶季开始的时候》、陈学英的《酒吧之夜》、山狼的《死的故事》、张锡祜的《秘书长的喜剧》等。此外,还刊登了舒谦、许美丽、鹰子(林谷音)等人的散文与散文诗。 ☚ 椰风月刊 台湾新文学 ☛ 磐石 磐石pánshí━┃ 比喻能负重任之才。唐·韦庄《江南送李明府入关》诗:“正是中兴磐石重,莫将憔悴入都门。”另见1086页“磐石”条。 ☚ 题鞭 璠玙 ☛ 磐石 磐石pánshí━┃ 厚而重的巨石。喻坚固、牢不可破的感情。《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另见698页“磐石”条。 ☚ 截云 霜刃 ☛ 磐石pánshí又厚又大的石头 磐石pánshí〈名〉大而厚的石头:坚如磐石。 古代名物 > 地物類 > 石部 > 器石 > 磐石 磐石 qìngshí 樂石,可作打擊樂器之石。《山海經·西山經》:“小華之山……其陰多磬石。”郭璞注:“可以爲樂石。”《説文·石部》:“磬,樂石。” 古代名物 > 地物類 > 石部 > 雜石 > 磐 > 磐石 磐石 pánshí 即磐。 磐石巨大的石头。《孔雀东南飞》:“君当作~,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无转移。” 稳固 稳固固(重固) 牢靠 ☚ 牢固 不可动摇 ☛ 石头 石头石(~块;~板;~岩;~林;~山;~笋;~料;~佛;~碑;卵~;砺~;礁~;陨~;岩~;矿~) 砆 礓(礓石) 云骨 另见:矿石 坚硬 ☚ 石、沙 山石 ☛ 磐石pán shí厚重的大石,多喻坚固的东西。《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方且厚,可以卒千年。”也作“盘石”。《荀子·富国》:“则国安于~~。” 磐石地名。在吉林省中部偏南。清初,属吉林西围场地域,长期处于封禁状态。同治七年(1868)属吉林将军吉林副都统辖区。光绪三年(1877)开禁。八年(1882)设磨盘山巡检,隶伊通州。十八年(1892)于磨盘山西(今磐石镇)修建城垣,设磨盘山分防州同,仍属伊通州管辖。二十八年(1902)设县治,称磐石县。因城东有天然石磨一盘,故名。划6区,属吉林府。1932年改属吉林省管辖。1958年改吉林市辖县。1966年改属永吉专区,1969年又改为吉林市辖县。地势起伏多山,吉林哈达岭山脉的支脉从东到西通过,形成中部及东北部高,南北部较低,形似屋脊状的山岳丘陵地区。农作物以水稻为主,其次是玉米、大豆、高粱、谷子等。山区盛产杨、柞、榆、水曲柳、楸等木材。非金属矿藏储量较大,有石灰石、花岗岩、硅灰石、石墨等,还有铁、镍、铜等金属矿藏。有钢铁、煤炭、化工、机械、农药、电器等工业。沈吉铁路纵贯南北,烟桦铁路于境内与沈吉铁路交会。境内有红石砬子抗联根据地遗址和那丹佛勒烽火台以及吉昌小西山石棺墓群遗址。 磐石1.注释: 磐石huge rock; monolith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