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偏角地磁子午线与地理子午线之间的夹角。以磁针为准,偏东为正,为东偏角;偏西为负,为西偏角,由0°到180°。在中国,磁偏角为北宋学者沈括(1033~1097)所发现,比哥伦布(1492)在横渡大西洋时发现磁偏角要早400多年。 磁偏角 032 磁偏角地磁子午线与地理子午线不重合,两者间的夹角即磁偏角。宋沈括在《梦溪笔谈》卷24作了世界上发现磁偏角的最早记载:“方家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然常微偏东,不全南也。”当时沈括居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磁偏角仅3°-4°,沈括能观察到这微小的偏角,实属了不起的成就。欧洲人对磁偏角的发现,较沈括晚了400多年。 ☚ 磁屏蔽效应 光学 ☛ 磁偏角 磁偏角cipianjiao地磁场强度矢量所在的铅直平面与地理子午面之间的夹角,通常用φ表示。我国宋代沈括已发现了地磁偏角,在《梦溪笔谈》中他指出了磁针所指的方向“常偏东,不全南”的现象。1492年意大利人哥仑布做横渡大西洋的航行时,才观测到地磁偏角的现象,比沈括的研究晚了400多年。 不同地点的磁偏角一般是不同的,同一地点的磁偏角也随时间而变动。利用罗盘就可以测出各地的磁偏角,办法是:先使罗盘上的南北极对准地理南北极,再量出磁针指向和南北极连线的夹角,就是该处的磁偏角。 ☚ 地磁场 磁倾角 ☛ 磁偏角磁子午线与真子午线间的夹角。因地磁两极与地球两极不重合所致。磁偏角以真子午线为准,当地磁子午线北端在真子午线以东的为东偏,角度值为正;磁子午线在真子午线以西的为西偏,角度值为负。磁偏角大小因地而异,同一地点的磁偏角也随时间而变动。每幅图的磁偏角是该图幅范围内的平均值。 磁偏角magnetic decl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