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碧霞元君祠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碧霞元君祠 碧霞元君祠道教宫观。在东岳泰山极顶南面。宋真宗于大中祥符二年 (1009) 登泰山祭天,第二年下诏为碧霞元君建祠,完工后名为昭真祠。金代改称昭真观,明代弘治年间改称碧霞灵应宫,嘉靖年间扩建后称碧霞灵佑宫,清乾隆三十五年 (1770)重修后称碧霞元君祠。祠分内外两院以山门为界,山门内正殿五间,供奉泰山女神碧霞元君铜像,东西配殿各三间分别供送生、眼光二神铜像。院中有万岁楼(亦称香亭),有明代两铜碑分立两侧,一是万历四十三年 (1615)立的“泰山天仙金阙”碑,一是天启五年 (1625) 立的 “泰山灵佑宫” 碑,虽经数百年风吹雨打,至今仍光可鉴人。外院东、西、南各有神门一座,南门建有歌舞楼与山门相对,与东西神门有阁道相通,山门外左钟右鼓两楼相对。这组高山上的古建筑群,设计精巧,选料科学,土木砖石建筑与铜铁殿瓦、鸱吻、檐铃等金属铸件结合使用,不但造型优美,坚固耐用,还可防止雷击,故数百年巍然屹立,为国内少有。 ☚ 楼观台 重阳宫 ☛ 碧霞元君祠 碧霞元君祠原名昭真祠,金称昭真观,明称碧霞灵佑宫,清乾隆间改今名。在泰山极顶南面。宋大中祥符间建,明、清均有增修。祠以山门为界分内外2院。山门外东、西、南各有1门,称“神门”。山门内正殿5间,其殿瓦、鸱吻、檐铃均为铜铸,殿内正中供泰山女神碧霞元君铜像。东西配殿各3间,铁瓦覆顶,内供送生、眼光2神铜像,配殿南有御碑亭2座,东西分立。院中香亭,亦称万岁楼,楼两侧立明代铜碑,一为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泰山天仙金阙”碑,一为天启五年(1625年)“泰山灵佑宫”碑。 ☚ 碧霞元君 僧朗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