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泉书院
在湖南湘潭县西南隐山,其地“苍然群木之下,翠绿澄净,藻荇交映”,因称碧泉。宋建炎四年(1130),胡安国举家南游至此,始开舍结庐,创办书院。初称书堂、讲舍、精舍不一,绍兴年间,其子胡宏正式定名为碧泉书院,并建有本亭以纪念其父。胡氏父子在此著《春秋传》、《知言》等。胡宏又作《碧泉书院上梁文》,力辟“干禄仕以盈庭,鬻词章而塞路” 的学风; 认为 “穷理既资于讲习,辅仁式籍于友朋”,期望“远邦朋至,近地风从”; 共同 “寻绎五典之精微,决绝三乘之流遁”,以振伊洛之业于无穷,以回洙泗之风于万古。张栻、彪居正、吴翌等闻风就学其中,史称 “衡岳湖湘之学,皆起于此”。胡宏卒后,张、彪传其学于岳麓书院,其地渐寂。元明两代尝有修葺,并设专祠祀胡氏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