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碧岩录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碧岩录

碧岩录

中国佛教禅宗史书。全称《佛果圆悟禅师碧岩录》,亦称《圆悟老人碧岩录》、《碧岩录》、《碧岩集》等。十卷。宋禅僧圆悟克勤编。克勤(1063—1135),俗姓骆,字无著。四川崇宁人。幼年于妙寂院依自省出家。受具足戒后,于成都依圆明学习经论。旋至五祖山参谒法演,得其印证。与佛鉴慧懃、佛眼清远齐名,世有“演门二勤一远”之称,被誉为丛林三杰。宋政和初年(1111)至荆州,与当世名士张无尽共论《华严》要旨及禅门宗趣。复受澧州(今湖南澧县东)刺史之请,住夹山灵泉禅院。时因枢密邓子常之请,敕赐紫服及“佛果禅师”之号。政和末年,奉诏移住金陵蒋山,宗风大振。旋居金山,高宗驾临扬州时,诏其入对,赐号“圆悟”,世称圆悟克勤。后归成都昭觉寺,于绍兴五年(1135)示寂,谥号“真觉禅师”。弟子有大慧宗杲、虎丘绍隆等。著述除此书外,尚有《圆悟佛果禅师语录》二十卷行世。
此书初为宋禅僧雪窦重显自《景德传灯录》等禅宗语录的一千七百则公案中,选择其中最重要的百则,附以颂文(称“颂古百则”),以教示学禅宗者。其后克勤应张商英居士之请,于澧州夹山灵泉院宣讲唱说此“颂古百则”,门人记之,以灵泉院方丈室之匾额“碧岩”二字为题,故名《碧岩录》。在录出“百则”的每一则之前,先加“垂示”,以作提示,列出“本则”后,著语评论,介绍公案拈出者之略传,并就其警句加以评唱,又自作颂语,最后总评唱之。此书为中国禅宗临济宗的主要典籍,对日本佛教禅宗也有相当大的影响。
成书于宣和七年(1125),其后二百年间未见于丛林。因建炎年间(1127—1130)克勤弟子大慧宗杲依禅宗“教外别传、不立文字”之宗趣,将此书当众焚毁之。直至元大德(1297—1307)年间由张明远重刊,并尊之为宗门第一书,方始盛行于缁素间。从此以后,此书即成为“丛林学道诠要”,而模仿《碧岩录》的著作,也层出不穷,如元代从伦评唱投子丈青的《颂古百则》,称为《空谷集》;元代行秀评唱天童正觉的《颂古百则》,称为《从容庵录》等。宋元以后的禅风也都没有跳出这个窠臼,所以它在中国佛教史上是对于禅风转变有深远影响的著作。
此书收录于《大正藏》第四十八册,题名为《佛果圆悟禅师碧岩录》。注疏甚多,其中主要有妙超的《碧岩录古钞》十卷,大智的《碧岩录种电钞》十二卷,周信的《碧岩录古版密参》二卷,海寿的《碧岩录钞》十卷,方秀的《碧岩录不二钞》十卷,玄虎的《碧岩录大空钞》三卷,高云的《碧岩录新钞》五卷,合山的《碧岩录首书》十卷,宗彭的《碧岩录九十一偈》一卷,英种的《碧岩录钞》十卷,北禅的《碧岩录钞》五卷,传尊的《碧岩录辨的》一卷、《钞》一卷和《随闻记》三卷等。

☚ 护法论   翻译名义集 ☛
碧岩录

碧岩录

佛学著作。宋代禅宗僧人佛果克勤 (圆悟)著。宋徽宗政和年间克勤住持澧州石门夹山灵泉禅院时,将雪窦重显 (980—1052) 的《颂古百则》加以评唱,经门人编辑而成。善会曾以 “鸟含花落碧岩前” 的诗句咏夹山,故夹山又称为碧岩,是为书名之来由。雪窦《颂古百则》用偈颂的形式表达禅宗掌故,十分注意修辞,为丛林称重。克勤则于每段公案和偈颂之前加一提纲式的垂示,又在本文各句之后系以短小精悍的着语 (夹注),接着,在公案和偈颂之后加以评唱,成为非常完全的著作,对参究禅学者有较大的启发作用。自是书问世,宗门派别逐渐倾于合流,而“禅机”也逐渐融化于 “诗境”。后大慧宗杲(1089—1163) 担心此书造成不明根本,专尚语言的弊病,故焚毁其版。但该书仍然流行,模仿该书的著作也不断出现。在中国佛教史上,该书对于禅风的转变有深远影响,曾传至朝鲜,并被誉为经典。

☚ 林间录·后录   正法眼藏 ☛

《碧岩录》bi yan lu

Records from the Emerald Cliff→克勤 (Ke Qin)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4:4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