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石蒜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石蒜1126野生的蒜。闽语。福建漳平〖 〗。
古代名物 > 穀蔬類 > 蔬部 > 辛香 > 蒚 > 石蒜
石蒜  shísuàn

即蒚。


古代名物 > 醫藥類(上) > 草部 > 莖葉花實 > 石蒜
石蒜  shísuàn

亦稱“水麻根”、“烏蒜”、“老鴉蒜”、“一支箭”。石蒜科植物石蒜的鱗莖。此草生水石旁,鱗莖似蒜,故稱。近球形,基部生多數鬚根。鱗莖表層黑棕色,中央有黄白色芽。主治喉風,水腫,癰疽腫毒,疔瘡,瘰癧。宋·蘇頌《本草圖經·草部·石蒜》:“乃水麻根。”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草二·石蒜》:“古謂之烏蒜,俗謂之老鴉蒜、一支箭。”

草本花

草本花

丁香:百结 素客 情客 丁香花
美人蕉:红蕉
玉簪花:白萼 季女 紫鹤 玉簪 白鹤花 白鹤仙
珠兰:金栗兰
蟹爪兰:螃爪兰
郁金香:郁香 紫述香 麝香草 草麝香红蓝花 茶矩摩
石蒜:龙爪花
葱莲:葱兰 玉帘
牵牛花:胡颜 勤娘子 狗耳草
鸡冠花:洗手(洗手花)
凤仙花:凤仙 菊婢 羽客 海蒳 急性子 小桃红 旱珍珠 夹竹桃 金凤花 指甲花 染指甲草 好女儿花
三色堇:蝴蝶花
剪春罗:汉宫秋 雄黄花
菜花:黄花

☚ 木本花   各时开的花 ☛

石蒜red spider lily

Lycoris radiata,别名龙爪花、蟑螂花。石蒜科石蒜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染色体数2n=3x=33。地下具被膜鳞茎,椭圆状球形至球形,皮膜褐色,径2~4cm。叶基生,线形,晚秋叶自鳞茎抽出,至春枯萎。入秋抽出花茎,高30~60cm,顶生伞形花序,着花5~7朵,鲜红色具白色边缘。8 月底开花,花被6裂,瓣片狭倒披 针形, 长 约3.5cm,宽约0.5cm,边缘皱缩、反卷。花被片基部合生呈短管状, 长 约 0.5 ~0.7cm。花径 6 ~7cm。本种为三倍体,不结籽。有白花品种。广泛分布于中国华东、华中及西南诸省的山地、河岸阴湿处及草丛中。耐高温多湿,耐寒性不强。喜轻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抗性强,几无病虫害。分生小鳞茎繁殖,3年开花。用于林间地被、缀花草地、阴湿处花境,并为良好的切花。


同属植物20种,多原产中国,为美丽的球根花卉,各种之间在叶色、叶形、荣枯期、花期、花形、花色、株态等方面,都有丰富的变化,可设立石蒜类专类园。忽地笑(L. aurea),别名铁色箭。染色体数2n=12~15。鳞茎宽卵形。叶带形。花径约10cm,鲜黄至橘黄色。花期9~10月。分布于中国福建及中南、西南等山地、林缘阴湿处。中国石蒜(L. chinensis),染色体数2n=16。花色明黄,花径8~12cm。花期7~8月。分布于中国江苏南部、浙江及河南等地山野阴湿处。长筒石蒜(L.longituba),染色体数2n=16。鳞茎径4cm。花白色,稍具红纹。花径约11cm。花期7~8月。分布于中国江苏南部山坡。换锦花(L. sprengeri),鳞茎椭圆状球形,直径4cm或更小。花色淡玫红,瓣端带蓝色。有白色变种。花期8月。产于中国江苏南部、上海及皖浙等地山坡与海岛。鹿葱(L. squamigera),别名夏水仙。染色体数2n=26,28。鳞茎大,球形,径4~5cm。花淡红紫色,芳香。花期8月。分布于中国山东、江苏、浙江及安徽等地的山沟、水边阴湿处。夏水仙(L.sanguinea),鳞茎卵圆形,径约2.5cm。花暗红色,具芳香。花期7~8月。原产日本。

石蒜

药名。出 《本草图经》。又名乌蒜、老鸦蒜、独蒜、野蒜、龙爪草头。为石蒜科植物石蒜Lycoris radiata (L.Herit.) Herb. 的鳞茎。分布我国中部及西南各地。辛、甘,温,有毒。消肿解毒,催吐祛痰。外治痈疽疔疮,淋巴结结核,风湿关节痛,蛇咬伤。用鲜品捣敷患处。本品毒性较烈,一般不作内服。外敷时间过长,局部皮肤可发生水疱,停药后涂敷蜂蜜即消。本品含多种生物碱,主要有石蒜碱、雪莲花胺碱(加兰他敏)、石蒜伦碱、双氢石蒜碱等。加兰他敏具抑制胆碱酯酶作用,与新斯的明相似;但本品易透过血脑屏障,对脊髓灰质炎引起的瘫痪、重症肌无力等疗效比新斯的明好;对小鼠且有镇痛作用。石蒜碱与双氢石蒜碱有中枢镇静作用,也有较弱的抑制胆碱酯酶作用,对麻醉动物具降压作用;石蒜伦碱的降压作用更强。石蒜碱对动物子宫有明显兴奋作用。此外,石蒜碱有刺激肾上腺皮质功能的作用,它和加兰他敏对动物都有一定的抗癌作用。

石蒜shorttube lycoris

Lycoris radiata (L'Her.) Herb.,又称龙爪花、蟑螂花。石蒜科,石蒜属。多年生草本。生于山地阴湿处,多在林缘、荒山和路旁。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和陕西等地;日本也有分布。地下有球形鳞茎,外包暗褐色膜质鳞被。叶线形,花葶枯萎后即抽出。花葶顶端有5~7花,红色,呈伞形排列;花被管短,裂片狭倒披针形,边缘皱缩,反卷;雌、雄蕊伸出花被外。蒴果。花期8~9月。鳞茎含石蒜碱、多花水仙碱等多种生物碱。入药,具解毒、止痛、利尿等作用,也可作杀钉螺、灭蝇蛆的农药;鳞茎含有淀粉,可提取淀粉和酿酒;鳞茎有毒,用时要慎。庭园栽植可供观赏。通常用鳞茎繁殖。

石蒜

1.鳞茎 2. 花序 3.果实 4. 叶

石蒜

石蒜

产于新县。又名山标、火龙爪。是生长于山脚、林边等阴湿地带一种小草本植物。从石蒜鳞茎中可提制石蒜粉,内含淀粉、胶质、石蒜碱。淀粉可制葡萄糖和食品,胶质是很好的浆纱原料,石蒜碱是一种贵重的药品。

☚ 信阳毛尖   荥阳柿子 ☛

石蒜shí suàn

《本草纲目》草部第13卷石蒜(13)。药名。
【基原】为石蒜科植物石蒜的鳞茎。
【别名】老鸦蒜(《世医得效方》),乌蒜(《本草纲目》),银锁匙(《纲目拾遗》),独蒜(《贵州民间方药集》),九层蒜、鬼蒜(《福建民间草药》),龙爪草头(《上海常用中草药》)。
【性味】辛,温,有毒。《本草图经》:“辛,温,有小毒。”
【功用主治】祛痰,利尿,解毒,催吐。治喉风,水肿,痈疽肿毒,疔疮瘰疬。
❶《本草图经》:“主敷贴肿毒。”
❷《纲目拾遗》:“治喉风,痰核,白火丹,肺痈,煎酒服。”
❸《中国药植图鉴》:“治肋膜炎、腹膜炎的蓄水症。”
❹《陕西中药志》:“祛痰,催吐,利尿,消痈肿。主治小便不利,咳嗽痰喘,食物中毒。”
❺《闽东本草》:“清热,解毒,散结,消肿。治痢疾。”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五分至一钱。外用:捣敷或煎水熏洗。
【宜忌】体虚,无实邪及素有呕恶的患者忌服。
【成分】鳞茎中含多种生物碱,主要有高石蒜碱(Homolycorine)、石蒜伦碱(Lycorenine)、多花水仙碱(Tazettine)、石蒜胺碱(Lycoramine)、石蒜碱(Lycorine)、伪石蒜碱(Pseudolycorine)和雪花莲胺碱(加兰他敏,Galanthamine)等生物碱。此外,含淀粉,又含两种有抑制植物生长和抗癌作用的成分石蒜西定醇(Lycoricidinol)、石蒜西定(Lycoricidine)。叶和花瓣中含糖类和糖苷。同属植物紫花石蒜Lycoris squamigera Maxim. 鳞茎中的生物碱成分与本品基本相同,另含紫花石蒜碱(Squamigerine)。
【药理】
❶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石蒜碱及多花水仙碱能加速小鼠运动性防御条件反射的形成,但石蒜碱对大鼠食物运动性条件反射则可延长其潜伏期,大量可使阳性条件反射部分消失。二氢石蒜碱有明显的镇静作用,但不能预防小鼠最大电惊厥。石蒜碱本身没有或只有微弱的镇痛作用,但能加强延胡索乙素及吗啡的镇痛作用。
❷对胆碱能神经系统的影响:石蒜胺碱是加兰他敏的二氢衍化物,也能抑制胆碱酯酶,但作用较弱;对M-及N-胆碱能受体的作用亦不及加兰他敏强,但对中枢性M-及N-胆碱能受体的兴奋作用则比它强。石蒜碱对胆碱酯酶只有微弱的抑制作用。
❸对循环系统的作用:麻醉犬、猫及家兔静脉注射石蒜碱有轻度降压作用,石蒜伦碱的降压作用则较显著而持久。二氢石蒜碱亦有降压作用,对体外蟾蜍心脏,石蒜碱为抑制作用,石蒜伦碱为先兴奋、后抑制,对兔耳血管灌流两者均为舒张。
❹对平滑肌的作用:石蒜煎剂及石蒜碱对豚鼠和兔的体外及在体子宫以及兔的子宫,都有明显的兴奋作用,大剂量可使体外子宫呈强直性收缩。对大鼠体外子宫,小剂量石蒜碱兴奋,大剂量则抑制。对体外兔小肠,石蒜碱与石蒜伦碱均为兴奋,后者稍强。
❺对血糖的影响:兔或大鼠皮下注射小量石蒜碱,略有降低血糖作用,并能减轻肾上腺素引起的大鼠高血糖,但较大量反使血糖显著升高。
❻抗癌:在体及试管试验中,石蒜碱虽能抑制小鼠艾氏腹水癌细胞的无氧与有氧酵解,并可使癌细胞肿大、溶解,它和加兰他敏对腹水肝癌(AH130)及吉田肉瘤也有作用。但石蒜碱能抑制三羧酸循环中的脱氢酶活性,尤其是其中那些需要DPN或TPN的酶,此种作用可能与其细胞毒作用有关。
❼其他:石蒜碱能抑制药物代谢,与SKF-525A相似,但作用较弱。对阿米巴原虫有杀灭作用,家兔灌服黄花石蒜0.1 g/kg,用药后1小时内呈明显的祛痰作用。
❽毒性:狗口服或注射石蒜碱,均可引起呕吐,催吐作用为中枢性。家兔口服或注射石蒜碱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腹泻。犬皮下注射30 mg/kg时引起呕吐、腹泻、衰竭,最后死亡。持续给予大鼠石蒜碱,则体重减轻、出血、牙齿及骨发育障碍,肝、肾、肾上腺、睾丸及卵巢等脏器抗坏血酸含量降低,并能抑制肝脏酪氨酸氧化酶及尿酸酶的活性。雄性成熟大鼠则不受影响。

石蒜shísuàn

中药名。出宋·苏颂等《本草图经》。别名老鸦蒜、乌蒜、龙爪草头。石蒜科植物石蒜Lvcoris radiata (L’Hert. )Herb. 的鳞茎。分布于我国华东、中南与西南各地。辛、甘, 温, 有毒。消肿解毒。捣敷治痈疽疔疮, 淋巴结结核, 风湿关节痛,蛇咬伤。外敷过久可起水泡, 停药后涂蜂蜜即消。如内服中毒, 可出现流涎、吐泻、舌硬直、惊厥、肢冷、脉弱、休克, 甚至呼吸中枢麻痹而死亡。本品含多种生物碱, 主要有石蒜碱、伪石蒜碱、雪花莲胺碱等。雪花莲胺碱能抑制胆碱脂酶, 加强横纹肌收缩。本品易透过血脑屏障, 对脊髓灰质炎引起的瘫痪、重症肌无力等的疗效比新斯的明好,且有镇痛作用。伪石蒜碱对大鼠W -256肿瘤有明显抑制作用, 对狗骨髓则无明显抑制作用。石蒜碱有强力催吐作用, 对动物子宫有兴奋作用, 此外, 有刺激肾上腺皮质功能的作用。

石蒜

石蒜

石蒜,又名老鸦蒜、乌蒜、银锁匙、避蛇生、龙爪草头。始载于《本草图经》。为石蒜科植物石蒜Lycoris ra-diata (L’ Herit.) Herb. 的鳞茎。原植物分布于华东、中南、西南地区及陕西等省。
本品味辛、甘、性温。有毒。功能解毒消肿,涌吐。主治痈肿疔毒、瘰疬、皮癣、风湿关节痛、蛇咬伤及水肿、腹水等证。大多用鲜品捣烂或捣汁外敷。如治痈疽疔毒,可同白糖捣敷; 瘰疬,加鸡蛋清调敷; 癣症,加水,酒捣汁搽涂; 风湿关节痛,可用姜、葱同捣,敷于患处; 蛇咬伤,可与山葡萄根皮及盐少许,捣烂,敷于伤口周围; 水肿、腹水,则与蓖麻子捣烂敷于足心等。但本品对皮肤刺激性较强,久敷,可引起红肿、发泡。去药后,涂上蜂蜜,即可消肿。《周益生家宝方》治对口疽初起,有用本品捣烂后隔纸贴的方法,可减轻石蒜的刺激性。本品内服能引起呕吐,故亦用作涌吐药。食物中毒及痰涎壅塞,咽喉不利者,用鲜品煎服催吐,有排除毒物和痰涎的作用。《本草纲目拾遗》治痰火气急,则以本品为末服; 治乳蛾则用以捣汁服。煎服1.5~3g。孕妇禁用。中毒症状,可出现流涎、吐泻、舌强,肢冷、惊厥、休克等,严重者可致死亡。早期可用浓茶或1~2%鞣酸洗胃、导泻及对症治疗。
实验研究: 石蒜鳞茎含多种生物碱,主要为石蒜碱、雪花胺(加兰他敏)、石蒜胺、O-去甲石蒜胺碱、石蒜伦碱、多花水仙碱、漳州水仙碱、高石蒜碱、伪石蒜碱。还含雨石蒜碱、去甲雨石蒜碱、去甲基高石蒜碱、N-去甲基石蒜胺碱、小星蒜碱、表雪花胺、条纹碱和网球花定等生物碱。又含两种有抑制植物生长和抗癌作用的成分石蒜西定醇、石蒜西定。
加兰他敏及石蒜胺均为可逆性胆碱酯酶抑制剂,大量可使神经肌肉接头持续去极化。静注加兰他敏有明显抗箭毒作用。石蒜碱有镇静作用,能显著增强吗啡和延胡索的镇痛效力,还有解热作用,但重复给药可出现快速耐受性,可能与阻断α-肾上腺素神经末梢释放儿茶酚胺有关。其降压机制亦为阻止儿茶酚胺的释放,但也有中枢机制参与。石蒜碱对胃肠道、子宫平滑肌有兴奋作用,此与其抑制胆碱酯酶有关。石蒜碱的抗炎作用,可能是由于它刺激垂体-肾上腺皮质功能。此外,石蒜碱还有抗癌,促进尿酸排泄的作用。

☚ 胆矾   蜀漆 ☛
00002742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4:5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