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石菖蒲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古代名物 > 醫藥類(上) > 草部 > 根 > 昌本 > 石菖蒲 石菖蒲 shíchāngpú 即昌本。此草多生水石間,故稱。今之常用名。 古代名物 > 花卉類 > 花部 > 多年生草本 > 石菖蒲 石菖蒲 shíchāngpú 天南星科。常緑多年生草本,根狀莖於地下匍匐横走。葉基生,劍狀,條形,全緣,質韌,有光澤。花莖葉狀,扁三棱形,肉穗。花兩性,黄緑色。漿果,倒卵圓形,肉質。常見栽培品種爲錢蒲、金綫石菖蒲。可供觀賞,入藥。多生於山間水石隙中,或山溝流水礫石間,分布於江南各地。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草八·菖蒲》:“〔集解〕時珍曰: 生于水石之間,葉有劍脊,瘦根密節,高尺餘者,石菖蒲也。”《三才圖會·草木》:“菖蒲種於石者呼爲石菖蒲,然瓦礫磁器内俱可栽,宜多蓄黄梅水灌之。” 石菖蒲【同义】总目录 石菖蒲石上草 石菖蒲药名。出《本草图经》。又名昌阳、尧韭、水剑草、菖蒲、药菖蒲。为天南星科植物石菖蒲Acorus tatarinowii Schott. 的根茎。主产四川、浙江、江苏等地。辛,温。入心、肝、脾经。开窍豁痰,化湿和中,解毒。 石菖蒲glassleaved sweetflag rhizomeAcorustatarinowii Schott,天南星科,菖蒲属。多年生草本。根茎芳香。生于密林下湿地或溪旁石上。分布黄河以南各省。叶无柄,叶片薄,暗绿色,线形,对折的基部两侧为膜质叶鞘。肉穗花序,花序柄三棱形,叶状佛焰苞;花白色,两性;花被片和雄蕊均6枚;子房上位,2~3室。浆果,成熟时黄绿色或黄白色。根茎药用,味辛苦,性温,开窍化痰,辟秽杀虫。 石菖蒲grassleaved sweetflag rhizome系一种具有抗癫痫作用的中草药。本品有镇静、抗癫痫作用。临床上用于癫痫大发作,尤以原发性癫痫及颅脑损伤引起的症状性癫痫疗效为好。每日用本药干品9g煎成30ml,日服3次,1次10ml,1疗程30日。一般可连服2年。 石菖蒲shíchāngpú中药名。出宋·苏颂等《本草图经》。别名昌阳、尧韭、水剑草、药菖蒲。为天南星科植物石菖蒲Acorus tatarinowii Schott.的根茎。主产于四川、浙江、江苏等地。辛, 温。入心、肝、脾经。开窍豁痰, 化湿和中。治热病神昏, 癫痫, 痰厥, 健忘, 耳聋, 胸闷, 腹胀痛, 噤口痢。煎服: 3 ~ 9 克。本品含挥发油, 主要为细辛醚。挥发油对小鼠有镇静作用。石菖蒲内服能促进消化液分泌,缓解肠管平滑肌痉挛, 在体外对常见致病性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 石菖蒲 石菖蒲 石菖蒲石菖蒲,又名昌阳、尧韭、水剑草、山菖蒲。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原名昌蒲。为天南星科植物石菖蒲Acorus gramineus Soland. 的根茎。秋、冬两季挖取,除去须根,洗净泥土,晒干。 ☚ 龙涎香 九节菖蒲 ☛ 石菖蒲 石菖蒲本品为天南星科植物石菖蒲Acorus gramineussdand的干燥根茎。早春采挖,除去须根,洗净,晒干。根茎呈扁圆柱形,多弯曲,分枝,长3~20cm,直径0.3~1cm。表面棕褐色或灰棕色,粗糙,有环节,具纵级,留有须根或根痕。质硬,断面纤维形,类白色或微红色,内皮层明显,有多数棕色油细胞。气芳香,味苦,微辛。 ☚ 白果 远志 ☛ 石菖蒲 石菖蒲许达嘎布本品为天南星科植物石菖蒲Acorus tatarinowii Schott.的干燥根茎。秋、冬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晒干。 ☚ 藏菖蒲 天仙子 ☛ 石菖蒲grass leaved sweetflag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