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石菖蒲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古代名物 > 醫藥類(上) > 草部 > 根 > 昌本 > 石菖蒲
石菖蒲  shíchāngpú

即昌本。此草多生水石間,故稱。今之常用名。


古代名物 > 花卉類 > 花部 > 多年生草本 > 石菖蒲
石菖蒲  shíchāngpú

天南星科。常緑多年生草本,根狀莖於地下匍匐横走。葉基生,劍狀,條形,全緣,質韌,有光澤。花莖葉狀,扁三棱形,肉穗。花兩性,黄緑色。漿果,倒卵圓形,肉質。常見栽培品種爲錢蒲、金綫石菖蒲。可供觀賞,入藥。多生於山間水石隙中,或山溝流水礫石間,分布於江南各地。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草八·菖蒲》:“〔集解〕時珍曰: 生于水石之間,葉有劍脊,瘦根密節,高尺餘者,石菖蒲也。”《三才圖會·草木》:“菖蒲種於石者呼爲石菖蒲,然瓦礫磁器内俱可栽,宜多蓄黄梅水灌之。”

石菖蒲【同义】总目录


石菖蒲石上草

石菖蒲

药名。出《本草图经》。又名昌阳、尧韭、水剑草、菖蒲、药菖蒲。为天南星科植物石菖蒲Acorus tatarinowii Schott. 的根茎。主产四川、浙江、江苏等地。辛,温。入心、肝、脾经。开窍豁痰,化湿和中,解毒。
❶治热病神昏,癫痫,痰厥,健忘,耳聋。
❷治胸腹闷胀,中暑腹痛,呕吐,腹泻,噤口痢,风寒湿痹。煎服: 3~9g。
❸捣敷或研末调涂治痈肿发背,跌打损伤。菖蒲叶: 煎水洗治疮疥。根茎含挥发油,其主成分为α-及β-细辛醚、丁香烯等细辛醚有镇静、解痉、降温、祛痰、镇咳、平喘、一定的抗癫痫作用;β-细辛醚还有扩张血管、抗性腺作用,亦可能有致癌作用;二聚细辛醚有降脂作用; 甲基异丁香酚有镇静及抗菌作用。

石菖蒲glassleaved sweetflag rhizome

Acorustatarinowii Schott,天南星科,菖蒲属。多年生草本。根茎芳香。生于密林下湿地或溪旁石上。分布黄河以南各省。叶无柄,叶片薄,暗绿色,线形,对折的基部两侧为膜质叶鞘。肉穗花序,花序柄三棱形,叶状佛焰苞;花白色,两性;花被片和雄蕊均6枚;子房上位,2~3室。浆果,成熟时黄绿色或黄白色。根茎药用,味辛苦,性温,开窍化痰,辟秽杀虫。

石菖蒲grassleaved sweetflag rhizome

系一种具有抗癫痫作用的中草药。本品有镇静、抗癫痫作用。临床上用于癫痫大发作,尤以原发性癫痫及颅脑损伤引起的症状性癫痫疗效为好。每日用本药干品9g煎成30ml,日服3次,1次10ml,1疗程30日。一般可连服2年。

石菖蒲shíchāngpú

中药名。出宋·苏颂等《本草图经》。别名昌阳、尧韭、水剑草、药菖蒲。为天南星科植物石菖蒲Acorus tatarinowii Schott.的根茎。主产于四川、浙江、江苏等地。辛, 温。入心、肝、脾经。开窍豁痰, 化湿和中。治热病神昏, 癫痫, 痰厥, 健忘, 耳聋, 胸闷, 腹胀痛, 噤口痢。煎服: 3 ~ 9 克。本品含挥发油, 主要为细辛醚。挥发油对小鼠有镇静作用。石菖蒲内服能促进消化液分泌,缓解肠管平滑肌痉挛, 在体外对常见致病性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

石菖蒲

石菖蒲

石菖蒲

石菖蒲,又名昌阳、尧韭、水剑草、山菖蒲。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原名昌蒲。为天南星科植物石菖蒲Acorus gramineus Soland. 的根茎。秋、冬两季挖取,除去须根,洗净泥土,晒干。
根茎呈扁圆柱形,多弯曲,常有分支,长短不一,直径0.3~1cm。表面棕褐色或灰棕色,粗糙,有疏密不匀的明显环节,节间长0.2~0.8cm,具细纵纹,上方有三角形叶痕,左右交互排列,其上可见毛鳞状的叶基残留;下方有须根或点状根痕。质硬而脆,断面不平坦,纤维性,白色或微红色,有不明显的环纹(内皮层),在放大镜下可见棕色油点。气芳香,味苦,微辛。产于四川、浙江、江苏、福建等省。
本品味辛,苦,性微温。归心、肝、脾经。功能开窍豁痰,理气活血,散风去湿。主治热病神昏、癫痫、痰厥、健忘、耳聋、目赤云翳、胸膈胀闷、胃痛、腹痛、噤口痢等证。临床治疗湿温病湿热酿痰,蒙蔽清窍,症见身热,神志模糊或昏迷,时有谵语,舌苔黄腻等,多以本品化浊开窍,并配伍郁金及其他清热解毒、化湿祛痰药,如《温病全书》菖蒲郁金汤。治疗痰气郁结而致的狂躁型精神分裂症,常配合郁金、白矾等同用,方如白金丸加味。《医学正传》著录,以本品为末,猪心汤送服,可治疗癫痫风痰。他如前人对中风、中痰、中气、中暑等证见昏迷不语者,亦用本品与胆南星为主,制成散剂,各随其证,选用其它药物煎汤送服。如中风者防风、秦艽汤下; 中痰者半夏、白芥子汤下;中气者白术,木香汤下; 中暑者,川连、薄荷汤下等。菖蒲的开窍作用,不仅适用于痰迷心窍,神志昏迷之证,而且可以疗健忘,明耳目,出音声。其治疗健忘,多配合远志、茯苓、人参或其它安神定志药,方如《千金要方》开心散;如石菖蒲与熟地、黄柏为丸服治肾虚耳聋; 菖蒲自然汁熬膏点眼,可治各种赤眼及云翳攀睛。菖蒲与腊梅花、桔梗、石斛等配合,可以治疗声音嘶哑而见喉炎或声带水肿。菖蒲气芳香而善化湿浊,用以治疗湿阻脾胃,运化失常所致的胸脘胀闷,不思饮食,脘腹痛,肠鸣等证,具有醒脾健运、开胃宽中之功,一般可与藿香、半夏、陈皮、厚朴等同用。对于下痢噤口之证,菖蒲又有开胸进食作用,偏于脾虚者,可与石莲子配伍,或于参苓白术散中加用本品; 偏于胸膈热闭者,可与川连、甘草、五谷虫同用。煎服,2~6g;鲜品5~10g。凡阴虚阳亢,心劳神耗,烦躁汗多及滑精患者慎用。
实验研究: 根茎含挥发油0.11~0.42%,主要成分为β-细辛醚 (顺式) 约占63.2~81.2%、α-细辛醚8.8~13.7%。其次为石竹烯、α-葎草烯、石菖醚、顺式及反式-4-丙烯基藜芦醚、4-烯丙基藜芦醚、细辛醛、榄香素等。还含氨基酸、有机酸和糖类。
石菖蒲挥发油能减少小鼠自发活动,减弱麻黄碱的中枢兴奋作用,解除独居小鼠的攻击行为,还能显著延长戊巴比妥钠的麻醉时间,表明其具有镇静效果。本品尚有明显的降温作用; 内服能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制止胃肠异常发酵,并有弛缓肠管平滑肌痉挛的作用。石菖蒲油还能阻断乙酰胆碱、5-羟色胺、组胺对离体豚鼠气管的收缩作用。石菖蒲加用苯妥英钠对原发性和症状性癫痫的疗效,较单用苯妥英钠强。α-细辛醚经动物试验证明,具有祛痰、镇咳、平喘、利胆、平滑肌解痉、镇静及抗惊等作用。

☚ 龙涎香   九节菖蒲 ☛

石菖蒲

石菖蒲

本品为天南星科植物石菖蒲Acorus gramineussdand的干燥根茎。早春采挖,除去须根,洗净,晒干。根茎呈扁圆柱形,多弯曲,分枝,长3~20cm,直径0.3~1cm。表面棕褐色或灰棕色,粗糙,有环节,具纵级,留有须根或根痕。质硬,断面纤维形,类白色或微红色,内皮层明显,有多数棕色油细胞。气芳香,味苦,微辛。
石菖蒲为太阴人药。功能为错综肺气参伍均调、开窍安神、和胃。主要用于太阴人因卒中风、牙关紧闭、眼合及手足拘挛证。也用于食后痞满、消化不良、中消善饥。如《东医寿世保元》石菖蒲远志皂角散,治卒中风,用本品5g、远志5g、猪牙皂角1.5g以祛痰开窍、醒神。又如《东医四象新编》调胃升清汤,治食后痞满、消化不良、中消善饥证,用本品配苡米、干栗15g、莱菔子7.5g、麻黄、桔梗、麦冬、五味子、远志、天门冬、酸枣仁、远肉各5g,以和胃消食、泻火补脾。常用量5~15g。

☚ 白果   远志 ☛

石菖蒲

石菖蒲许达嘎布

本品为天南星科植物石菖蒲Acorus tatarinowii Schott.的干燥根茎。秋、冬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晒干。
味甘、苦,性平。功能滋补,开胃,益智。主要用于虚弱劳损,神志不清,中毒症,食欲不振。石菖蒲为二菖蒲之一。本品与硼砂、碱花、诃子等配伍,制成八味石菖蒲丸,主治木布病,脘腹胀痛,咯血,中毒症。

☚ 藏菖蒲   天仙子 ☛

石菖蒲

grass leaved sweetflag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8:2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