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石燕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石燕 石燕在零陵县[今湖南零陵县北],雷风则群飞翩翩然。其土人来采有干者,今合药或用。 石燕在泉陵县[今湖南零陵县],雷雨则群飞然,其土人稀有见者。 晋·罗含《湘中记》(据《太平御览》卷四九、卷一七一引) 【评】这是我国古代有关腕足类化石——石燕的最早记载,后世多沿用其说。 [湘水]东南流径石燕山东,其山有石绀而状燕,因以名山。其石或大或小,若母子焉,及其雷风相薄,则石燕群飞,颉颃如真燕矣。罗君章[即罗含]云:今燕不必复飞也。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湘水》 【评】郦氏较为详细地记述了石燕。 石燕……出零陵。俗云:因雷雨则从石穴中出,随雨飞坠者,妄也。永州祁阳县[治今湖南省祁阳县东北]西北百一十五里出土冈上,掘深丈余,取之。形似蚶而小,坚重如石也。 唐·苏敬等《新修本草》卷五 【评】该书首先把腕石类化石——石燕列入本草,并批驳了石燕随雨能飞之妄说。 顷岁余涉高岩,石上如燕形者颇多,因以笔识之,石为烈日所暴,偶骤雨过,凡所识者,一一坠,盖寒热相激坠落,不然飞尔。 宋·杜绾《云林石谱》卷中《零陵石燕》 【评】杜绾通过亲自做实验,找到了石燕“飞”的原因。 石燕 【出典】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卷三十八《湘水》:“(湘水)东南流经石燕山东,其山有石,绀而状燕,因以名山。其石或大或小,若母子焉。及其雷风相薄,则石燕群飞,颉颃如真燕矣。”“《湘州记》曰:‘零陵山有石燕,遇风雨即飞,止还为石。’”(据《初学记》卷二引) 【释义】 零陵山有石似燕,传说遇风雨则大石小石相随飞舞,风雨停,仍还原为石。诗文中常借以咏雨。 【例句】 ①自是湘州石燕飞,那关齐地商羊舞。(李端《荆门歌送兄赴夔州》3241)诗咏荆门雨。这里借石燕典形容雨势,谓只有风雷而无大雨。②不假土龙呈夭矫,自然石燕起参差。(李群玉《送崔使君萧山祷雨甘泽遽降》6597)这里以“石燕参差”暗指下雨。 古代名物 > 醫藥類(下) > 金石部 > 石 > 石燕 石燕 shíyàn 亦稱“石燕子”。古生代腕足類石燕子科動物中華弓石燕及近緣動物之化石。略呈腎形而扁,色青灰至土棕,兩面中央隆起,具銀杏樣紋理,質堅。主治淋病,小便不利,帶下,痔疾。唐·蘇敬等《新修本草·玉石等部·石燕》:“以水煮飲之,主淋有效,婦人產難。”宋·唐慎微《證類本草·玉石部·石燕》引《簡要濟衆》:“治淋疾,石燕子七箇,擣如黍米粒大。”明·李時珍《本草綱目·金石五·石燕》:“〔集解〕時珍曰:石燕有二:一種是此,乃石類也,狀類燕而有文。” 古代名物 > 地物類 > 石部 > 奇石 > 石燕 石燕 shíyàn 燕形石。出零陵山谷間,傳説其遇風雨則飛翔如真燕,風雨停止還化爲石。南朝陳·徐陵《移齊文》:“長沙鵬鳥,靡復爲妖。湘川石燕,自然還儛。”唐·許渾《金陵懷古》詩:“石燕拂雲晴亦雨,江豚吹浪夜還風。” 石燕药名。出《新修本草》。又名燕子石。为古生代腕足类石燕子科动物中华弓石燕Cyr-tiospirifer sinensis (Graban.)及其近缘动物的化石。产湖南、广西、四川、山西、江西等地。甘,凉。入肾、膀胱经。利水通淋,去目翳。 石燕1shí yàn《本草纲目》石部第10卷石燕(47)。药名。 石燕2shí yàn《本草纲目》禽部第48卷石燕(47)。药名。 石燕 石燕蒙古名宝力珠木尔·陶鲁盖·朝鲁、吉乌告。为古生代腕足类石燕子科动物中华弓石燕(Cgrtiospifer sine-nsis ☚ 象牙 猪殃殃 ☛ 石燕 石燕西果本品为古生代腕足类石燕子科动物中华弓石燕Cyr-tiospirifer sinensis (Graban)及近缘动物的化石。采得后,洗净泥土。 ☚ 猴头石 青石棉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