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物 > 醫藥類(下) > 金石部 > 石 > 石灰 石灰 shíhuī 亦稱“惡灰”、“希灰”、“白灰”、“味灰”、“染灰”、“散灰”、“石鍛”。爲石灰巖經加熱燒灼而成。白或灰白色。入藥分生、熟兩種:生石灰呈不規則塊狀,不透明,質硬;熟石灰又名消石灰,粉末狀,偶有塊狀。主治疥癬,濕瘡,痔瘡。始載於秦漢典籍。《神農本草經·下經·石灰》:“一名惡灰。”南朝梁·陶弘景《名醫别録·下品·石灰》:“一名希灰。”唐·梅彪輯《石藥爾雅·石灰》:“一名白灰,一名味灰,一名染灰,一名散灰。”宋·蘇頌《本草圖經·玉石下品·石灰》:“此燒青石爲灰也,又名石鍛。”
古代名物 > 宫室類(下) > 材料部 > 泥灰 > 石灰 石灰 shíhuī 省稱“灰”。亦稱“白灰”。由石灰石煅燒而成白色硬块,遇水分解,呈白色粉面狀,故稱。古人以此粉刷牆壁,抵禦濕氣,亦可除蟲。爲常用的建築材料。《後漢書·楊琁傳》:“琁(楊琁)乃特製馬車數十乘,以排囊盛石灰於車上,繫布索於馬尾……乃令馬車居前,順風鼓灰,賊不得視。”明·宋應星《天工開物·石灰》:“凡石灰,經火焚煉爲用。成質之後,入水永劫不壞。億萬舟楫,億萬垣牆,窒隙防淫,是必由之。”《廣東通志》卷五十六:“榼藤依樹蔓生,如通草藤也……以其液和細土、石灰,塗釁糖釜,其堅如鐵,雖猛火不裂。”《兒女英雄傳》第十四回:“那兩間屋子,葦席棚頂,白灰牆壁。” 石灰【同义】总目录 白虎石灰石垩垩灰建材 建材灰浆:灰(石~;洋~) 油漆:漆(~水;生~;清~;洋~;瓷~;红~;髹漆;清光~) 油(~彩;~泥;~灰;刷~) 赤黑漆:髤 黑色油漆:黑漆 红漆:丹漆 髹彤 玻璃:玻(~砖) 波黎 颇黎 防雨用的毛毡:雨毡 极少的量的木料砖瓦:尺椽片瓦 根椽片瓦 片瓦尺椽 片瓦根椽 尺木寸甓 一椽片瓦
另见:木材 沙子 ☚ 建材 砖 ☛ 石灰药名。出《神农本草经》。又名矿灰。为石灰岩经加热煅烧而成,或再经吸收水分而得的粉状物。辛,温。有毒。熟石灰:解毒,止血,收敛;生石灰:蚀恶肉。 ❶治烫伤,熟石灰500g,加水1 000毫升,浸泡搅拌,沉淀后取清液加麻油调成糊状,涂敷患处。 ❷治创伤出血,下肢溃疡,熟石灰研末敷;腮腺炎,熟石灰和醋调涂;头癣,熟石灰加水搅拌取上层乳状液和少量桐油,调成膏状,搽患处。 ❸治赘疣、黑痣。生石灰醋浸,取液点涂局部。本品主成分为氧化钙,吸水后生成氢氧化钙。 石灰以CaO为主要成分的气硬性胶凝材料。是生石灰与熟石灰的统称。生石灰主要成分CaO,按其MgO含量不同分为钙质石灰(MgO≤5%)和镁质石灰(MgO>5%)。熟石灰是由生石灰加水消化而成,主要成分为Ca(OH)2。建筑上常用的是石灰膏与消石灰粉。石灰膏是用大量水熟化、过滤、沉淀而成,一般含水约为50%,体积密度1300~1400 kg/m3,产浆量约为1.5~3 L/kg。消石灰粉由建筑生石灰经水化和加工制得,按其MgO含量分为钙质消石灰(MgO<4%)、镁质消石灰(4%≤MgO≤24%)和白云石消石灰(24%≤MgO≤30%)。 石灰为石炭岩、白垩和其他碳酸盐岩石煅烧后的产物,分生、熟两种。前者主要由CaO组成,呈块状或粉状;后者由前者与水相互作用而成。常用作建筑材料。 石灰俗称“白灰”。以氧化钙为主要成分的气硬性无机胶凝材料。主要作为建筑用料。 石灰shí huī《本草纲目》石部第9卷石灰(189)。药名。 【基原】为石灰岩经加热煅烧而成。 【别名】垩灰(《本经》),希灰(《别录》),石垩(陶弘景),染灰、散灰、白灰、味灰(《石药尔雅》),锻石(《日华子本草》),石锻(《本草图经》),矿灰(《本草纲目》)。 【性味】辛,温,有毒。 ❶《本经》:“味辛,温。” ❷《蜀本草》:“有毒。” ❸《日华子本草》:“味甘,无毒。” 【归经】 ❶《本草求真》:“入肝、脾。” ❷《本草撮要》:“入手足太阴、厥阴经。” 【功用主治】燥湿,杀虫,止血,定痛,蚀恶肉。治疥癣,湿疮,创伤出血,汤火烫伤,痔疮,脱肛,赘疣。内服止泻痢,崩带。 ❶《本经》:“主疽疡疥瘙,热气恶疮,癞疾死肌堕眉,杀痔虫,去黑子息肉。” ❷《别录》:“疗髓骨疽。” ❸《药性论》:“治疥,蚀恶肉,不入汤服,止金疮血,和鸡子白、败船茹甚良。” ❹《日华子本草》:“生肌长肉,止血,并主白癜、疬疡、瘢疵等,疗冷气,痔瘘疽疮,瘿瘤疣子。又治产后阴不能合,浓煎汁熏洗。治酒毒,暖水脏。” ❺《医林纂要》:“泻心坚肾,破瘀攻积,敛肺清金,杀虫解毒。” 【用法用量】外用:研末调敷,或以水溶化澄清涂洗,内服:入丸、散,或加水溶解取澄清液服。 石灰shíhuī中药名。出《神农本草经》。别名矿灰。为石灰岩经加热煅烧而成, 或再经吸取水分而得的粉状物。辛, 温, 有毒。熟石灰: 解毒, 止血, 收敛; 生石灰: 有腐蚀作用。治烫伤, 熟石灰500 克, 加水四碗,浸泡搅拌, 沉淀后取清液, 加麻油调成糊状, 涂敷患处。治创伤出血, 下肢溃疡, 熟石灰研末外敷; 腮腺炎肿痛, 熟石灰和醋调涂。腐蚀赘疣、黑痣, 生石灰醋浸, 取液点涂局部。本品为氧化钙, 并含有少量氢氧化钙和碳酸钙。 石灰 石灰石灰,又名垩灰、矿灰。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为石灰岩经加热煅烧而成,称生石灰。生石灰吸收水分成粉末状物,称熟石灰。我国各地均产。 本品味辛、苦、涩,性温。有毒。功能消肿毒,蚀恶肉,止血敛疮,杀虫止痒。外用主治疗疮、痄腮、痰核、丹毒、赘疣、外伤出血、烧烫伤、下肢溃疡、疥癣、痱子等证。前人称石灰为诸疮肿之要药,善于消散一切肿毒。如治疗肿,《千金要方》用石灰配马齿苋同捣,以鸡子白和敷;《普济方》以石灰配半夏,研末外敷。治痄腮肿痛,可用陈石灰以醋调敷患处。用于痰核红肿,以石灰配白果肉,同捣烂贴于患部,或以蜜调敷。用治火焰丹毒,以石灰配青靛,加醋和敷。本品有腐蚀作用,故《神农本草经》称其能“去黑子息肉”。《千金要方》治疣目(子),用苦酒渍石灰,取汁频点患处。现用于寻常疣,以石灰粉揉擦患处,经多次反复进行,可见疣子逐步脱落。亦可用生石灰以水化开,取末15g,又用浓碱水大半茶盅,浸石灰末,再以糯米50粒撒于灰上,浸一日夜,将米取出,捣烂成膏,治疣、痣、鸡眼、胼胝,挑少许点患部,如《医宗金鉴》水晶膏。石灰应用于疥、癣等皮肤病能杀虫止痒。如用治疥疮,取石灰淋汁洗。治湿癣白秃,取石灰末炒红,用马齿苋汁熬膏,调匀涂之;《太平圣惠方》用炒石灰配葛粉、甘草,制成外用扑粉,治夏日痱子及热疮; 又用风化石灰配芫花、灶突黑煤,醋炒布包熨,治痔疾肛边肿硬痒痛不可忍。《新修本草》称石灰“疗金疮止血大效”。临证用于创伤出血,用石灰与大黄同炒,去大黄,研末掺,如《外科正宗》桃花散; 或以石灰配牛胆汁拌和阴干研末敷,皆有止血生肌的功效。石灰用于烧烫伤和下肢溃疡,有解毒敛疮的作用。治烧烫伤,将石灰加水,搅拌沉淀,取其上清液,与等量花生油或麻油混和,涂敷患处,不仅能止痛,且可减少体液渗出。如用于下肢溃疡,以清净陈石灰研细末,撒布于创面,对久不收口的外伤,破烂的冻伤,均有效果。生石灰用作腐蚀剂;熟石灰,又名陈石灰(即风化石灰),用于疗伤止血。 实验研究: 石灰岩加高热,则逸出二氧化碳而产生氧化钙,即生石灰。生石灰遇水,则成消石灰,即氢氧化钙。生石灰或消石灰露于大气中,不断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而成碳酸钙,因此石灰陈久,成分多为碳酸钙。 ☚ 炉甘石 蟾酥 ☛
石灰 石灰多塔本品为碳酸盐类岩石石灰岩经加热煅烧而成,英文名Calcaria。 味辛,性温。功能温胃,消食,破积。主要用于胃寒,腹胀,消化不良,胃中寒痰凝结不化。本品与干姜、沙棘果膏、紫硇砂等配伍,制成四味石灰丸,主治消化不良,寒性肠胃绞痛,胃寒,痞瘤病。本品与寒水石、三辛药、三盐药等配伍,制成十一味石灰散,主治剑突痞瘤。本品与石榴子、藏木香、三果药等配伍,制成十二味石灰散,主治木布病。 ☚ 闪锌矿 滑石 ☛
石灰 石灰石灰,维吾尔药物名阿哈克,别名克里斯、吉日、诺热、阿海克、丑那。为石灰岩经加热煅烧而成,称生石灰。生石灰吸收水分成粉末状物,称熟石灰。国内外各地均有生产。 本品性二级干四级热,味辛、苦、涩。功能生干生热,赤肤发泡,增加色素,熟化炎肿,软坚散结,脱毛脱皮等。主治湿寒性或黏液质性疾病,如各种顽固性皮肤病、白癜风、寒性炎肿、疔疮、疣子、多毛症等。本品多为外用适量2—6 g,不能内服。必要时将溶液去毒、过滤后少量加入在糖浆等制剂中内服。若误用内服,可引起口干、胃痛腹痛、尿闭、昏迷、内出血等中毒现象,甚至导致死亡。一旦发现中毒,要立即进行抢救,急救法与朱砂、雄黄中毒急救法相同。本品可入搽剂、敷剂、软膏等制剂。 ☚ 荨麻子 夹竹桃 ☛ 石灰lime
石灰lime 石灰lime 生~ calcium lime;caustic lime/熟~ white lime/~浆lime white/~石lime-rock; limestone/~水泥 grappler cement/~岩limestone/~窑lime-kiln/~质calcareous;calcario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