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石油危机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石油危机shí yóu wēi jīнефтянóй крзис

石油危机

西方石油输入国因石油极度短缺用语。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海湾各国石油产出后,大部输出到西欧、美国和日本发达国家。如美国1998年消费石油9.4583亿t,但自产仅3.13亿t,输入部分大都来自海湾。20世纪70年代,由于美国等西方国家,支持以色列发动中东战争,占领大片阿拉伯国家的领土。海湾阿拉伯国家军事上处于弱势,于是拿起石油作为武器,联合提价,如1973年在德黑兰会议上决定提价达130%,甚至对上述发达国家禁运。造成西方国家石油市场极度混乱,油品价格暴涨,社会为之震惊,于是产生“石油危机”一词。这种危机状况两度发生:1973~1974年和1978~1979年。

石油危机

1973年秋,中东战争期间石油短期禁运。使依靠进口中东石油的国家经济上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因称。

石油危机Oil Crisis

受政治、军事以及其他因素影响而导致的国际石油供给短缺、价格大幅上涨的现象。1973—1974年间和1979—1980年间,国际市场上原油价格暴涨,给西方国家的经济带来沉重打击,对其能源和产业结构的变化产生了深远影响。以上两次冲击被称为“第一次石油危机”和“第二次石油危机”。石油危机触发了1973—1974年严重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在这场危机中,美国的工业生产下降了14%,日本的工业生产下降了20%以上,所有工业国的生产力增长都明显放慢。石油危机严重冲击了工业化国家的经济,成为20世纪70年代末西方经济衰退的一个主要原因。世界经济界普遍认为,第一次石油危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分水岭,对世界经济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

石油危机

第三世界石油生产国采取石油禁运、减产、提价等措施而引起世界市场石油供给不足、石油支出增大,造成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混乱的状况。20世纪后半叶,石油已经成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主要能源。世界石油年产量和消费量在20世纪50年代初至70年代初的20年间增长了数倍,石油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但是发达国家所需石油大部分或绝大部分依靠从阿拉伯石油生产国进口。与此同时,亚、非、拉等地石油生产国为了更好地团结合作,协调石油政策,维护共同利益,于1960年成立石油输出国组织(英文缩写为OPEC)。在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支持下,OPEC成员国同西方石油垄断公司进行斗争,增收石油所得税,修改石油标价,对在本国的外国石油公司参与股权并逐步提高控股份额。伊朗、伊拉克、科威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委内瑞拉等国还实现了石油工业全部国有化,收回了本国石油资源的主权,石油收入大幅度提高。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期间,阿拉伯石油生产国为了打击支持以色列的西方国家,反对国际石油垄断资本的剥削和掠夺,以石油为“武器”,实行减产、禁运和提价,使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陷入了严重的经济混乱和社会动荡。此称“第一次石油危机”。在这一期间,OPEC成员国打破发达国家对世界原油标价的垄断,决定单方面把海湾原油标价提高70%,宣告第三世界产油国独立自主地行使制定原油价格主权新时代的开始。1978年底至1979年初,由于主要石油生产国伊朗政局动荡,石油产量下降,世界石油价格又一次大幅度上涨,从而引发了第二次石油危机。

石油危机

石油危机Oil Crisis

即“能源危机”。

☚ 能源危机   资本主义国家“反危机”措施 ☛
00000086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1: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