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前忠佐军头司 御前忠佐军头司宋代禁军指挥机关名。《宋史·兵志一》: “御前忠佐军头司: 马步军都军头、副都军头,马军都军头、副都军头,步军都军头、副都军头。其所辖散员,有副指挥使、军使、副兵马使、十将。马步直自指挥使而下,皆如殿前司之制。” ☚ 御前忠佐散员 御前忠佐引见司 ☛ 御前忠佐军头司禁军官司名。
职源与沿革北宋初称军头司。太宗端拱二年正月,改军头司为御前忠佐军头司(《长编》卷30)。真宗朝时,御前忠佐军头司实与御前忠佐引见司合一(参《长编》卷62,景德三年四月丙戌)。
职掌掌崇政殿供奉官及诸州驻泊、捕捉、权管之事(《分纪》卷35《御前忠佐军头引见司》)。
编制参“御前忠佐军头引见司”条。
简称❶军头司。《夷坚乙志》4《张津梦》:“是日得报,二人遂同引见。津次当第三,聿班在四,而军头司误易之。”《长编》卷30正月:“改军头司御前忠佐军头司。”原注:“军头司 《三朝志》附殿前司、侍卫司后。盖因《会要》也。《两朝志》移附皇城司后。” ❷军司。《宋会要·职官》36之82:“军头司步直并马直……唯给军司官白直、驱使而已。”《长编》卷228壬申:“军头司马、步两直……唯给军头司官驱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