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敬瑭建后晋
石敬瑭为臬捩鸡之子,本出夷中。后随朱邪入居阴山,因其勇猛善战,多次救后唐明宗李嗣源于危难之中,深得明宗信赖。娶永宁公主,官位显赫,权倾一时。废帝即位后,担心石敬瑭谋反,欲调离之,以分其权。据《新五代史》载: “天福元年 (936) 五月,徙镇天平,敬瑭果不受命,谓其属曰: ‘先帝受吾太原使老焉,今无故而迁,是疑吾反也。且太原地险而粟多,吾当内檄诸镇,外求援于契丹,可乎?’ 桑维翰、刘知远等共以为然”(《新五代史》卷8)。于是拒不受命。废帝闻讯下诏夺其官爵,派大将张敬达率兵征讨。石敬瑭求救于契丹贵族耶律德光,耶律德光大败张敬达,不仅解除了太原之围,还帮助石敬瑭攻破洛阳,灭后唐。清泰三年 (936) 石敬瑭称帝,国号晋,史称后晋,改元天福。为报答契丹,保住帝位,石敬瑭认耶律德光为父,向契丹称“儿皇帝”,每年纳贡帛30万匹,将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使河北诸地无险可守,为契丹侵犯中原,提供了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