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石像生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古代名物 > 雕繪類 > 雕塑部 > 陵墓雕塑 > 石像生 石像生 shíxiàngshēng 古帝王大臣陵墓前所竪石獸、石人之統稱,係古代陵墓雕塑重要品類之一。分列於陵墓神道兩側,既是陵墓的儀衛,亦象徵墓主人生前權威與功績。其制始於先秦,然無遺物流傳,後見史載《西京雜記》卷三:“觀前有三梧桐樹,樹下有石麒麟二枚,刊其脅爲文字,是秦始皇酈山墓上物也。”現存最早而又保存完整的當屬西漢霍去病墓前石雕,南京明孝陵、北京明十三陵和河北遵化、易縣清室陵,亦設有大型石像生雕塑群,堪稱大型石雕藝術中之精品。石像生設置之多少,因墓主地位與財產狀况不同而異。唐·封演《封氏聞見記》:“秦漢以來,帝王陵前有石麒麟、石辟邪、石象、石馬之屬;人臣僚前有石羊、石虎、石人、石柱之屬,皆以表飾墳壠如生前之象儀衛耳。”明洪武三年對功臣殁後塋地設石像生有如下規定:設石人四,文武石人、石虎、石羊、石馬、石望柱各二。石像生對研究中國古代雕塑藝術具特殊意义。 古代名物 > 禮俗類(上) > 喪葬部 > 碑志 > 石像生 石像生 shíxiàngshēng 指置於帝王或名臣墓前之石雕人獸像。本爲避邪鎮墓之物,後漸繁富,如生前之儀仗。各朝所設種類與數目略有不同,一般爲獅虎(表威儀)、獬豸(表正直)、羊、麒麟(表吉祥)、馬(示征伐)、大象、駝鳥、駱駝(示統治疆域之廣)以及翁仲(代表文武百官)等。每種多爲二至四個,對稱排列於神道兩側。西漢名將霍去病墓前所存之石虎、馬踏匈奴等十四件實物,爲今所見最古者。唐宋以前的石像生,今殘存者亦爲數不少。明清兩代大都保存完好,猶以清十三陵最具代表性。唐·封演《封氏聞見記·羊虎》:“秦漢以來,帝王陵前有石麒麟、石辟邪、石象、石馬之屬,人臣墓則有石羊、石虎、石人、石柱之屬,皆所以表飾墳壟如生前之儀衛耳。” 石像生 石像生立于陵墓前的人或动物的石雕像。大约自汉代开始就有在帝王陵神道旁立石像生的作法。动物石像生主要有狮、獬豸、骆驼、象、麒麟、马等;人物石像生一般为武臣、文臣、勋臣等。意在显示死者生前的威仪和守护死者安息。以后历代帝王陵均相沿此制。 ☚ 神道 石翁仲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