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世界粮食生产和贸易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世界粮食生产和贸易world food produc-tion and trade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 世界粮食生产增长2倍, 粮食的国际贸易量增长4倍。但世界粮食生产很不平衡,一些发达国家粮食生产过剩, 而相当一部分发展中国家缺粮, 日益依赖进口。
发展中国家占世界人口的3/4,只生产世界粮食总产量的一半左右, 生产不足, 供应短缺, 成为当今世界经济中的一大问题。据分析150个发展中国家80年代以来的粮食状况, 大体可以分为五类: ❶阿根廷、泰国、土耳其等5国, 粮食生产自给有余, 但其粮食出口贸易在发达国家的激烈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❷中国、印度、巴基斯坦、肯尼亚、苏里南等17个国家, 近年来粮食生产发展较快, 已经做到粮食自给或基本自给。这类国家占发展中国家人口的一半以上, 粮食生产和消费水平都还较低, 且不稳定,丰收时可以自给,有时还出口或储备一些,歉收时则需进口; ❸巴西、哥伦比亚、马来西亚、利比里亚等68个国家, 粮食生产不足, 但大都可以出口经济作物、矿产品和其他加工产品, 换取外汇收入,然后进口粮食和农业生产资料,但进口粮食也碰到不少困难; ❹伊朗、伊拉克、利比亚、委内瑞拉、新加坡等17个石油出口国或新兴工业国, 其粮食生产虽然不足, 但有较多的外汇收入, 有能力进口粮食; ❺孟加拉、柬埔寨、海地、埃塞俄比亚、乍得等43个国家, 大多是低收入、最不发达国家,粮食生产短缺, 又无力进口, 是当今世界上粮食问题最为严重的一些国家。 贸易概况 商品粮食生产和商业、交通、电讯等事业的迅速发展,以及沿海大中城市人口的急骤增加,促使谷物的国际贸易出现了新的局面。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的谷物贸易,主要在区域内的邻近各国之间进行;战后,美国粮食大量销往西欧和日本,洲际贸易的比重逐渐上升。1950年,国际谷物的出口量占当时世界谷物总产的6.7%;80年代初期,一度上升为14%。世界粮食出口贸易的发展状况见表2。
注: 1985年薯类、豆类数字系1984年统计数字。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粮食市场价格稳步上升。以小麦为例,70年代初期,每吨60美元左右;在国际市场供应比较紧张的1974和1980年, 曾一度上升到200美元以上。至1985年稳定在130~150美元之间。 出口粮食的国家,主要为美国、加拿大、法国和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1984年,这四国的谷物出口量占世界谷物出口量的7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粮食进口贸易有较大的变化。到60年代中期,主要的粮食进口国是西欧各国、日本和印度,其进口量曾占世界粮食进口贸易量的70%以上。此后,发展中国家开始大量进口粮食,到1985/86年度,其净进口量已达6 260万吨, 占世界谷物进口总量的52%。苏联和东欧的谷物进口也有增加, 占22%。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