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始于20世纪50年代。1955~1965年10月十年间下乡知识青年达129万人。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的十年中,城市中大学、高中、初中的毕业生安排上山下乡达1700多万。国家为此支出50亿元人民币。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20世纪50年代,天水专区接待安置北京、天津、上海一批高、初中毕业生来天水参加社会主义建设。1964年7月,天水专区动员组织城镇16岁以上历、应届中学毕业生和待业人员920人到农村、国营农场安家落户。至1966年,全区插队劳动回乡的知青3210人。1968年6月,天水地区革命委员会生产指挥部内设安置工作办公室。同年,全区动员城镇历、应届高、初中毕业生(包括中专、技校),大学生,社会青年801人到农村插队,接收上海市半工半读、中专、技校毕业生1999人,有4001名农村知识青年回乡参加农业生产。1969年,全区有1284名城镇知青上山下乡,其中兰州市知青133人。同年,2335名农村知青回乡劳动。1970—1972年,部分城市高、初中毕业生留城就业,三年内有1449名(其中兰州市401人) 城市知青上山下乡,45323名农村知青回乡劳动。1973年9月,天水地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办公室成立。同年,有3091名城市知青下乡上山。1974—1978年,全区插队知青16603人,其中回乡知青201人,通过招工、参军、上学、返城,至1978年12月,全区实有插队知青10347人。1979年,全区城市中学毕业生单一的上山下乡,改为上山下乡、进学校、支援边疆、城市就业。当年上山下乡的城镇知青3040人。1980年,知青上山下乡停止。 ☚ 职工精简 固定职工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