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知晓权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知晓权 知晓权又称“获知权”、“知事权”、“了解权”。指民众了解其政府工作情况及其他各种信息的权利。“知晓权”这一具体概念出现在20世纪20年代以后,但它的含义在18世纪的一些国家的法律文献中已经有所规定,如1766年瑞典的《新闻法》、1789年法国的《人权宣言》。这个概念在西方国家出现时,主要指新闻记者了解政府工作情况的权利。198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代表大会报告中指出的“重大情况让人民知道”,在一定程度上是中国式的对知晓权的表述。根据1980年联合国国际交流问题研究委员会及一些学者的论证,对知晓权有以下几点概括: ☚ 接近权 新闻媒介 ☛ 知晓权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美国,尤其是在1971年越南秘密文件事件后广泛使用。指公民能够不受阻挠地获得有关国家政务的信息,或者通过积极要求提供信息以了解国家政务的权利。在广义上还指公民接近大众传媒产业及军事产业、公害产业所拥有的信息的权利。见“信息公开性”。 知晓权 知晓权又称“获知权”、“知事权”、“了解权”。指民众了解其政府工作情况及其他各种信息的权利。“知晓权”这一具体概念出现在20世纪20年代以后,但它的含义在18世纪的一些国家的法律文献中已经有所规定,如1766年瑞典的《新闻法》、1789年法国的《人权宣言》。这个概念在西方国家出现时,主要指新闻记者了解政府工作情况的权利。20世纪60年代以后,这个概念被扩大解释为一种广泛的社会权利。198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代表大会报告中指出的“重大情况让人民知道”,在一定程度上是中国式的对知晓权的表述。根据1980年联合国国际交流问题研究委员会及一些学者的论证,对知晓权有以下几点认识:(一)它是民主宪政的固有因素。民众是国家的主权者,政府是实现民意的机关。因此,民众有权了解政府工作的一切情况。只有这样,民众才能作出明智的判断,选举自己的政府并对之进行有效的监督或罢免。(二)它是人们的言论自由权的重要前提。获取信息资料是行使这一权利的客观基础,否则人们将无话可说,言论自由变得没有意义。(三)它是监督政府工作,防止出现“坏政府”的重要手段。(四)在信息时代,它又是一项公众的社会权利和政治权利。普通民众不可能仅靠个人力量收集广泛的信息资料,因而知晓权赋予在客观上处于社会信息流通中心的政府以义务,帮助民众获得需要的信息。 ☚ 知识税 空间性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