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督Dū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江西之奉新、山西之忻州及吕梁地区有分布。《郑通志》、《续通志》 之 《氏族略》俱收载,为 “入声” 字。其源不一:
❶郑樵注云: “子姓。宋大夫华父督之后。” 此 “以名为氏”。
❷又云: “ 《后汉书》 巴郡蛮酋有督氏,与罗、朴、鄂、度、夕、龚为七姓。望出巴郡。”
❸ 《姓氏考略》注云: “督元,地名,或以地为氏。” 今河北涿县东有督元圾,疑即古之督元。
汉代有督琼,五原太守; 三国时蜀有督隆; 明代有督仲美,归善县丞。

督dū

❶監督。督率。黄香《九宮賦》:“謁五嶽而朝六宗,對祝融而督句芒。”又見“督郵”。
❷觀察,察看。鄒陽《几賦》:“眇者督直,聾者磨礱。”
❸姓。《後漢書》張衡《應間》:“斐豹以斃督燔書,禮至以掖國作銘。”《左傳·襄公二十三年》曰:“欒氏之力臣曰督戎,國人懼之。斐豹謂范宣子曰:‘茍焚丹書,我殺督戎。’宣子喜曰:‘而殺之,所不請於君焚丹書者,有如日。’乃出豹而閉之。督戎從之。踰隱而待之。督戎踰入,豹自後擊而殺之。”

中部督。掌管宿卫兵。

☚ 简拔   痛恨 ☛

读音d·u(-),为u韵目,属u—ü韵部。冬毒切,入,沃韵。
❶监督;督促。
❷大将。
❸姓。

上一条: 下一条:

督都dǔ

❶竖立(眠,奓)。例:立得端~~的在丢盹打瞌睡。
❍ 把人吓得颡上的毛发,奓地端~~地竖立!
❷正;矫正。例:人正~~的不做歪事。
❍ 歪~子理蛮多,说~不过他。
范寅《越谚》下:“督,越以眠者竖之为督。”又卷上:“黄头毛,直督起。”《尔雅》:“督,正也。”

督dū

刺激,逗引。〔例〕“哟!打人?我倒听说过,我还没瞧见你打过一回哪!”“我今儿个就打你一顿,你信不信?”“我不信,你瞧这儿平整,你打一下儿试试!”他把暴脾气的火儿给督上来啦!抡圆喽给了他一个大嘴巴。(传227)

督du2

(动)❶督促:让万兴爷坐在田埂边荫凉处,~到他们栽。(大众83.1.20)
❷催逼:他~倒我答应,不答应就不走。

督douk23[touɂ]

督促,监督
⊳伲囝读书着有大侬~(孩子学习得有大人督促)。

{}6507戳。赣语。江西新余〖〗。~一棍。江西宜春〖〗。~到口勒。客话。广东东莞清溪〖tuk22〗、从化吕田〖tuk22〗、中山南蓢合水〖tuk33〗。粤语。广东广州〖tok55〗、番禺市桥〖tok55〗、佛山〖tok55〗、南海沙头〖tok55〗。闽语。广东中山隆都〖〗。用棍棒的一端撞击。吴语。浙江宁波。应钟《甬言稽诂・释行事》:「今以物直捣曰~,投掷亦曰~,椎击亦曰~。」赣语。湖北蒲圻〖〗。他打杠子拿起来一~,那些小坏蛋就不敢拢身。捅。晋语。山西太原〖〗。西南官话。湖北武汉〖〗。吴语。浙江金华。赣语。江西南昌〖〗。客话。广东梅县〖〗。粤语。广东广州〖〗、阳江〖〗。督促;监督。西南官话。四川成都〖〗。让李大爷坐在一旁,~到他们栽。粤语。广东广州〖〗。细佬哥要~住佢至得㗎小孩要督促着他才行‖~实𠮶啲坏蛋要监督好那些坏蛋。催逼。西南官话。四川成都〖〗。他~倒我答应,不答应就不走。耸恿,激怒。北京官话。北京〖〗。几句话就~上他火儿来了。中原官话。河南洛阳〖〗。这孩不识~,谁要一~他,他反而不干活儿了。淋雨。吴语。江苏江阴。骂。吴语。浙江黄岩。配。闽语。福建福州。魏应麒《福州歌谣甲集自序》:「下渡虾鲜~󾢕滷。」假睡;立着睡。吴语。浙江绍兴。清茹敦和《越言释》:「越人以眠者竖之为~,~者直也。」闽语。广东汕头。翁辉东《潮汕方言・释身》:「俗呼假睡为~。」炖;煨。西南官话。贵州遵义〖〗。吴语。浙江湖州。扔;掷。吴语。江苏昆山。浙江宁波。点(头)。闽语。福建大田前路〖〗。细看。北京官话。北京。章炳麟《新方言・释言》:「《说文》『~,察也。』顺天谓视曰谯,不分近察、远望。俗字作瞧。又谓旁睐微察曰『~』,音如秋,俗字作瞅。」器物底层;尾端。赣语。湖北蒲圻〖〗。锅~儿。粤语。广东阳江〖〗。箩~‖袋~。广东南海。关祥《无督螺和煎㶶鲫鱼》:「无~螺和煎㶶焦鲫鱼是广东南海县两樵山的特产之一。」都。吴语。浙江黄岩。泡;口。粤语。广东广州〖〗。一~尿‖一~口水。

督dū

察看;监督;监管
 △ 监~|~导|~阵∣~学。

督dū


❶监管;察看:~察︱~促︱~办︱~率(shuai)︱~战︱~阵︱~师︱~军︱~学︱监~。
❷旧时指担任监督的官:~抚︱总~︱都~。

督dū

❶ 监督,监管,察看:督师│督战│督促│督办│监督。
❷ 姓。

督dū

激(怒)。如:几句话就~上他火儿来了。

督du

督办 督察 督促 督导 督抚 督军 督师 督学 督战 督阵 都督 基督 监督 总督 监督员

督dū


督dū

正也。《周禮·春官·大祝》:“禁督逆祀命者。” 鄭玄注: “督,正也。”

督dū

〖动词〗
督促,督率,指正(3)。《杨恽报孙会宗书》:蒙赐书,教督之所不及。——承蒙赐给我书信,教导、指正我没想到做到的。《种树郭橐驼传》:勖尔植,督尔获。——鼓励你们种值,督促你们收获。《徐文长传》:是时,公督数边兵。——这时候,胡公督率着数支边防军队。


督dū

〖名词〗
统率诸军的将领(1)。《诸葛亮前出师表》:是以众议举宠以为督。——因此大家推举向宠当中部督。

督dū

❶ 监督,监察。《盐铁论·刑德》:“法者所以~奸也。”《明史·海瑞传》:“遂改~南京粮储。”
❷ 统率,指挥。全祖望《梅花岭记》:“经略从北来,审知故松山殉难~师洪公果死耶,抑未死耶?”(审知:确凿地知道。)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时予方以讨贼~师桂林。”
❸ 责备,责罚。《论衡·寒温》:“父子相怒,夫妻相~。”
❹ 统率军队的将领。诸葛亮《出师表》:“是以众议举宠为~。”《赤壁之战》:“遂以周瑜、程普为左右~。”

*du

B6BD
❶监察;监管指挥:~察/~办/~率/~导/~促/~战/~学/~师/~军/监~。
❷〈文〉指执监督权的官或军中的统帅:总~/都~/以周瑜、程普为左右~(《资治通鉴》)。
❸〈文〉理;料理:子幼不能~家业。
❹〈文〉责;责罚:父子相怒,夫妻相~(《论衡》)/不敢以苛法~吏民。
❺〈文〉中央;中间:缘~以为经(《庄子》)。
❻中医学名词,指督脉,是“奇经八脉之一”,主要循行路钱,起于尾骨端下穴位,沿脊柱直上过颈项穴位入于脑部,越顶巅下行到鼻部(一说再下行到齿龈交止)。

察看

察看

省(省视;省观;省相;~方视民)胗 观(观觇) 望 督 睹 瞻(瞻眄) 监(监阅) 展 相验 简阅 简较 视察 验看 诊视 按视 覆看 看视 视候 临睨 观察 打料 踏行
观察,察看:占察
守望,察看:伺望 候望
 窥探,伺望:侦伺
 窥察伺望:觇伺
监督察看:监察 监看
亲自察看:自相
 亲临察看:临阅
 降临察看:降省
仔细察看:察 审视 审顾 禘视 省阅
 监督审视:董督
 详细察看:详视 详窥
对周围事物打量察看的样子:左顾右盼 左顾右眄
(为了解情况而仔细看:察看)

另见:仔细 观察 审视 观看

☚ 察看   查看 ☛

监视

监视

护 看 视 督(督视) 钉
监视和管理(犯人):看守 看管
监视考场:监场
监视军队:护兵
互相监视:相察
审察,监视:鉴临
警戒监视:警视
从高处或远处监视敌情:了望 探望 睎望
 看守了望:守望(~相助)
 警戒,守望:警候
 策应,守望:策望
暗中跟踪监视:盯梢 黄雀伺蝉
(从旁严密注视、观察:监视)

另见:旁边 严密 注视 观察 察看 监督

☚ 监视   监察 ☛

中间

中间

间(之~;其~;当间;居~;行~) 际(空~) 中(中央;~心~层;~流;当中) 督(~脉) 半(~途) 次 当央 当腰
在中间:半(~山;~腰;~途)
那中间:之中
在一定范围的中间:居中
中心点:心(核心;当心) 核 督 衷 黄庭
正当中:正中 当中 当间 当央
大地之中央,正中:坤维

另见:位置 要地 好地方

☚ 里   向着 ☛

大将

大将


对中国人民解放军某些高级将领的尊称:老总
统率指挥军队的大将:督师
国家所依赖的大将:万里长城
(高级将领:大将)

☚ 不好的将官   统帅 ☛

督促

督促

督(督切;督催;督趣) 敦 课(课工;课督;课笃) 趣(趣督)策 鞭(鞭策;鞭辟) 击叩 击扣
督促前进:督进
督促造就:监就
教育督促儿子读书:课儿 课子
 母督子勤学:断织
督促僮仆:课僮
督促耕作:课耕
督促劝酒:监劝
暗示、督促:讽厉 讽励
检查督促:校督 检促
指挥督促:指督
教导督促:教督
劝勉督促:劝督
催促,督促:催督
催赶,督促:催趱
严加督促:肃督
 严限督促:煎督
严格督促能力差的人,使之刻苦努力,勤奋不息:鞭驽策蹇
(监督催促:督促)

另见:监视 监察 督促 催促 驱赶

☚ 督促   监督 ☛

纠正

纠正

纠 矫(矫正;矫匡;矫揉;矫拂)绳(绳正;绳劾;绳督) 督(督正) 匡(匡正;匡直;匡纠;匡矫) 救(救正;正救) 捄(捄正)革正 弹正 讥正 折正 格正 桥饰
互相矫正:辅檠
告诫纠正:警拂
监督纠正:董正 督正
 督责纠正:纠逖
 督察纠正:纠绳
省察纠正:考正
审议纠正:详正
裁截矫正:鎃摫
制裁纠正:裁正
审理纠正:鞫正
恢复纠正:还正
纠正偏差做得过了头:矫枉过正 矫枉过当 矫往过中 矫往过直 挢枉过正 枉矫过激
强行纠正:挢拂
自己身子不正,倒去矫正别人:枉己正人枉己直人
彻底矫正:痛矫
(改正缺点、错误:纠正)

另见:改正 缺点 错误 做人

☚ 纠正   匡正 ☛

督dū

冬毒切,入沃。
❶责,责罚。《盐铁论·刑德》:“令者,所以教民也;法者,所以~奸也。”
❷观看,察看。王褒《圣主得贤臣颂》:“离娄~绳,公输削墨。”
❸统率,指挥。《资治通鉴·晋太元七年》:“姚苌为龙骧将军,~益梁州诸军事。”
❹中间,正中。《周礼·考工记·匠人》:“堂涂十有二分。”贾疏:“名中央为督。督者,所以督率两旁。”

〖督〗 粵 duk1〔篤〕普 dū

❶ 監督,督察。許慎《說文解字》:「〜,察也。」《管子.心術上》:「故事〜乎法,法出乎權。」
❷ 統率諸軍的將領,如周瑜為三國時期吳國的「大都督」。諸葛亮《出師表》:「將軍向寵……先帝稱之曰能,是以眾議舉寵為〜。」
❸ 責備,責罰。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聞大王有意〜過之,脫身獨去,已至軍矣。」(大王:指項羽。之:指劉邦。)
❹ 人體「奇經八脈」之一,即「〜脈」。莊周《莊子.養生主》:「緣〜以為經。」(這裏比喻為清靜無為之正道。)

一作“督比”。傣语音译, 一般译作“佛爷”。云南西双版纳地区傣族和布朗族佛教僧侣的级别之一。年满二十岁的和尚对佛教教义和戒律有一定知识和修养,经寺院住持(大佛爷或祜巴)认可,通过一定仪式,即可升入此等级。有“督囡”(佛爷)和“督弄”(大佛爷)之分,后者可任佛寺的住持。如所在佛寺属“勐”一级,则尊称“督弄勐”。

督dū

监督,监管,察看。如:督战,督办,督促。

督dū

Ⅰ  (监督指挥) superintend and direct:~ 战 supervise operations Ⅱ  (姓氏) a surname:~ 瓒 Du Zan
◆督办 (督促办理) supervise and handle;(主管官员) supervisor;
督察 (监督察看) superintend;supervise;inspector-general;(官名) supervisor;
督促 supervise and urge;press;push forward;
督抚 [旧] civil and military governors 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督军 provincial military governor in the early days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督励 urge and encourage;spur on;
督学 educational inspector

傣语音译,一作督比,一般译成“佛爷”。云南西双版纳傣族、布朗族小乘佛教僧侣的级别之一。男孩七八岁入佛寺当和尚,年满20岁后,如不还俗,且对佛教教义和戒律已有一定知识和修养,经佛寺住持(大佛爷或祜巴)认可,通过一定仪式,即可升为“督”。有“督囡”(佛爷)和“督弄”(大佛爷)之分。后者可任一般佛寺的住持,进一步深造,可升为“祜巴”,成为一个地区的宗教领袖,称为“祜巴勐”,作了祜巴以后一般不再还俗。佛爷还俗,可得到“康朗”称号,大佛爷称“康朗弄”,个别特殊原因还俗的祜巴,称为“康朗厅”。“康朗”是不同学识修养、宗教地位的一种标志,在社会上也可居于不同层次的等级地位。

督dū

官名。1、皇帝特派官员。东汉皇帝特派御史视察、监督某事,或派中郎将等出督某州郡军事。属临时性差遣。 2、统帅。《三国志·魏书·夏侯渊传》:"太祖征孙权还,使渊督诸将击庐江叛者雷绪。" 3、指督军大将。《后汉书·郭陈列传》:"军征,校尉一统于督。"注:"督谓大将。" 4、地方军事长官,掌屯兵驻守。如三国吴置的两陵督、夏口督、武昌左右部督等。 5、各类统兵官的总称。如三国吴统领近卫军营兵的无难督、前烦督、绕帐督;另外还有水军督、京下督等。 6、督盗贼的简称。东汉大司马、大将军等府属吏中有督盗贼一官,简称"督"。 7、加官名。北魏的刺史加"督"或"都督",则兼掌军事。

板楯蛮姓氏。为其七姓之一。

(1)官员任用类别之一。东汉时朝廷派员督导地方军事,多称为督,始于光武时权置的督军御史,汉末常因军事而派督导之使。《后汉书·张焕传》记“拜涣为护匈奴中郎将, 以九卿秩督幽、并、凉三州及度辽、乌桓二营。”至曹操为相,则由大将军都督军事兼领政务而演变成地方高级军政长官。(2)武官名。以督为称的武官,可分为三类:一是称都督之权轻者。三国吴于濒江及要地皆置都督, 权轻者但称督, 有京下督、都下督、西陵督、公安督、巴邱督、信陵督、夷道督、蒲圻督、武昌督、武昌左右部督、夏口督、江陵督、沔中督、乐乡督、中夏督、柴桑督、半州督、吉阳督、徐陵督、濡须督、芜湖督、牛渚督、扶州督、皖口督、吴郡督、虎林督、左督、广州督、交州督、二是称领营兵者。三国吴有无难督、右部督、解烦督、左右部督、绕帐督、五校督、马闲右部督、水军督、军中督、前部督、左右督、外部督、五营督、营下督、开城督、魏有骑督、骑副督、部曲督、新附督。三是称将军僚属。三国将军僚属领兵或不领兵的多以督为称,如魏车骑将军所属即有门下督、营军督、剌奸督、帐下督、记室督等。

甲骨文;金文;篆dū

[目(意符)+ 叔(聲符)→督(《説文》:“督,察也。一曰:目痛也。從目,叔聲。”甲骨文督,像康殷先生所説“砍取日光”,會意爲光天化日,便於觀察。督,察看;監管〈監督、督辦、督導、督察、督促、督師、督率、督戰、督學〉。)]
巴金 《還鄉》:“這些喊聲像千軍萬馬一般對着督察的耳朵奔騰過來。督察的臉色馬上變了。”

督dū

(13画)

【提示】叔,左下是小,中间是一竖钩,位于字上时改为不带钩; 小的第二笔宋体是撇,楷体是撇点。目,中间两横宋体与两边相接,楷体与左边相接,与右边相离。

*督dū

13画 目部 
(1) 监管;指挥: ~察|~工|~学|~战|监~|~导员。
(2) 军帅或掌握监督权的官吏: 总~|都~。

督()


秦印文字彙編
督光。

居延新簡EPF22.69,西漢
從事督察,如律令。
按: 叔旁草書楷化。

漢印文字徵
渭閣陽督邸印。

西狹頌,東漢
督郵部職,不出府門,政約令行,强不暴寡,知不詐愚。

司隸校尉魯峻碑陽,東漢
督司京師。

胡明相墓誌,北魏
散騎常侍征虜將軍都督并州諸軍事,使持節并州刺史陰槃伯樂世之女。

元定墓誌,北魏
使持節侍中征南大將軍都督五州諸軍事,青雍二州刺史、故京兆康王之第四子。

暴永墓誌,隋
興和之季,龍戰中原,烽火夜馳,華蕃擊柝,爲當郡大都督,行壺關、樂陽二縣。

元鍾墓誌,隋
起家襄城開府參軍督護。

唐直墓誌,唐
君幼含岐嶷,早播英猷,文德有門,無墜斯在,起家大學生,尋以明經被薦,蒙授越王府記室,仍加内史,治都督。
《説文》: “督,察也。一曰目痛也。从目叔聲。”
“督”字聲符多因草書楷化而生變異,漢簡已見,後世歷代傳承,釋讀當留意。

☚ 眷   睎 ☛

督dū

古代形声字。从目,叔声。声母舌尖音分化为翘舌音,同叔俶(chù,掉义)、赎读、谁堆例。察看义。引申为监督、监管义。如:督战|督促。

督★常◎常


dū形声,从目,叔声,本义为监察、审视,引申为监督、执掌监督权的官员等。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7:4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