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鸭跖草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鸭跖草

中药名。

见《本草拾遗》。别名:鸡舌草,竹叶菜,淡竹叶,蓝姑草,兰花草等。

为鸭跖草Commelina communis L.的全草。

6~7月采收,晒干。拣去杂质,洗净,切断,晒干。味甘,性寒。

《泉州本草》:“入心、肝、脾、肾、大小肠诸经。”行水,清热,凉血,解毒。治水肿,脚气,小便不利,感冒,丹毒,腮腺炎,黄疸肝炎,热痢,疟疾,鼻衄,尿血,血崩,白带,咽喉肿痛,痈疽疔疮。内服:煎汤,9~15克(鲜者60~90克,大剂可用150~210克);或捣汁。外用:捣敷或捣汁点喉。《泉州本草》:“脾胃虚弱者,用量宜少。”
❶ 治小便不通:竹鸡草30克,车前草30克。捣汁,入蜜少许,空心服之(《濒湖集简方》)。
❷ 治五淋,小便刺痛:鲜鸭跖草枝端嫩叶120克。捣烂,加开水1杯,绞汁调蜜内服,每日3次。体质虚弱者,药量酌减(《泉州本草》)。
❸ 治赤白下痢:蓝姑草,煎汤日服之(《活幼全书》)。
❹ 治黄疸性肝炎:鸭跖草120克,猪肉瘦60克。水炖,服汤食肉,每日1剂(《江西草药》)。
❺ 治高血压:鸭跖草30克,蚕豆花9克。水煎,当茶饮(《江西草药》)。
❻ 治水肿、腹水:鲜鸭跖草30~90克。水煎服,连服数日(《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❼ 治吐血:竹叶菜捣汁内服(《贵阳民间药草》)。
❽ 治小儿丹毒,热痢以及作急性热病的退热用:鲜鸭跖草30~90克(干的30克),重症可用150~210克。水煎服或捣汁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❾ 治喉痹肿痛:鸭跖草汁点之(《袖珍方》)。现代临床用于感冒:鸭跖草30~60克(鲜草60~120克),水煎服2次分服。世有用于治疗流行性腮腺炎并发脑膜炎的取鸭跖草每天60克,煎服。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0:2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