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鸭跖草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鸭跖草 【概况】: 异名 鸡舌草、碧竹子(《本草拾遗》),竹叶菜、淡竹叶(《纲目》),竹鸡草(《濒湖集简方》),地地藕(《滇南本草》),鸭仔草(《福建中草药》),竹节菜(《救荒本草》)。 基源 为鸭跖草科鸭跖草属植物鸭跖草的全草。 原植物 鸭跖草Commelina communis L. 历史 本品始载于《本草拾遗》:“鸭跖草生江东淮南平地,叶如竹,高一二尺,花深碧色,有角如鸟嘴,北人呼为鸡舌草,亦名鼻斫草。吴人呼为跖、斫声相近也,一名碧竹子,花好为色。 ”《纲目》:“竹叶菜,处处平地有之。三四月生苗,紫茎,竹叶,嫩时可食,四五月开花,如蛾形,两叶如翅,碧色可爱。结角,尖曲如鸟嘴,实在角中,大如小豆,豆中有细子,灰黑而皱,状如蚕尿……”。《植物名实图考》载:“鸭跖草《拾遗》始著录,《救荒本草》谓之竹节菜,一名翠蝴蝶,又名笪竹叶,可食,今皆呼淡竹,无竹处亦用之。”再对照其图,实属本品,记载于《中国药典1985年版》一部中。 形态 一年生披散草本,高15~50cm。茎下部匍匐生根,长可达1m。叶互生;叶鞘边缘具毛;叶片披针形至卵状披针形,长3~8cm,宽1.5~3cm,先端渐尖,基部圆而下延呈膜质的鞘。聚伞花序有花数朵;总苞片佛熖苞状,有长1.5~4cm的柄,心形,稍呈镰刀状弯曲,内折,长约2cm,边缘常有硬毛;花两性;萼片,膜质,长约5mm,内面2枚基部合生;花瓣深蓝色,有长爪,长近1cm;雄蕊6,3枚能育而长,3枚退化雄蕊顶端成蝴蝶状,花柱无毛。 蒴果椭圆形,长5~7mm,2室,2瓣裂,有种子4枚,种子长0.2~3mm,具不规则窝孔。花期8~9月,果期10月。(图见《中国植物图鉴》.第五册.402页.图7634) 生境与分布 生于山坡、路旁、溪边阴湿处。分布于中国各地。 越南、朝鲜、日本、原苏联远东地区及北美也有。。【生药】: 栽培 宜温暖而较阴湿的环境。 适于湿润的砂质壤土中生长。种子繁殖,于春季播种育苗,条播,覆上薄细土。扦插繁殖,剪下植株,剪成10~13cm长的小段,每段带3~4个芽,插入苗床。亦可在春季,将母株分成几小株,进行分株穴栽。生长期间注意浇水和除草、追肥。 采集 夏、秋季采收全草,除去泥土杂质,晒干,切段。 药材主产于中国东南部地区。 鉴别 性状 全草长可达60cm,全体黄绿色。 老茎略呈方形,直径约2mm,表面光滑,具数条纵棱,断面坚实,中部有髓,节膨大,基部茎的节上常有须根。 叶互生,黄绿色,皱缩或破碎,完整者宽披针形或披针形,全缘,具柄,基部具膜质鞘,包茎,质薄而脆。 茎上部花序与叶对生,聚伞花序可见心状卵形的总苞和白色膜质的萼片,以及蓝黑色的花瓣,但花多脱落。气微,味甘、淡。 显微 叶表面观:上、下表皮细胞均略呈方形或长方形,散有众多细小的草酸钙针晶,长7~12μm,气孔略突起于表皮,副卫细胞平列4胞型,其4个副卫细胞上、下、左、右平行。上、下表皮均无非腺毛。(图见《中药志》.第4册.第2版.564页.图549) 贮藏 置干燥处。。 【化学】: 含生物碱类[1]、游离糖、有机酸类[2]、葡萄糖和淀粉[3]、磷酸烯醇丙酮羧酸化酶[4]。 花含黄鸭跖草甙(Flavocommelin)[5,8]、蓝鸭跖草甙(Commelinin)。鸭跖草变种(Commelina communis var.hortensis)的花瓣含鸭跖兰素(Commelinin)为一种含镁的兰色的花色甙,可能系由四个分子为p-香豆酰飞燕草甙(又名Awobanin)围绕一个镁原子所组成。飞燕草甙(Delphin)是飞燕草素(Delphinidin)-3,5-二葡萄糖甙[6,7]。 参考文献 [1] CA 1980;92∶37801n [2] CA 1977;87∶197386f [3] CA 1981;94∶136372w [4] CA 1981;95∶129715c [5] CA 1967;67∶99951d [6] CA 1960;54∶25084a [7] CA 1960;54∶2501i [8] 中草药学.下册.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1269。 【药性】: 性味 甘,寒。 ❶ 《本草拾遗》:“苦,大寒。” 归经 《泉州本草》:“入心、肝、脾、肾、大小肠诸经。” 功效 行水,清热,凉血,解毒。 主治 水肿,脚气,小便不利,丹毒,感冒,腮腺炎,黄疸肝炎,热痢,疟疾,鼻衄,尿血,血崩,白带,咽喉肿痛,痈疽疔疮。 ❶ 《本草拾遗》:“主寒热瘴疟,痰饮,丁肿,肉癥涩滞,小儿丹毒,发热狂痫,大腹痞满,身面气肿,热痢,蛇犬咬,痈疽等毒。” ”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鲜品60~90g,大剂量可用150~210g);或捣汁。 外用:捣敷或捣汁点喉。 使用注意 《泉州本草》:“脾胃虚弱者,用量宜少。”。【临床应用】: 配伍应用 ❶ 配黄连、藿香、马齿苋,治痢疾。 ❷ 配车前子、瞿麦,治小便不利。 方选和验方 ❶ 《濒湖集简方》:“治小便不通:竹鸡草、车前子各30g。捣汁,入蜜少许,空心服之。 ” 单方应用 ❶ 《活幼全书》:“治赤白下痢:鸭跖草煎汤服之。” ” 食疗 《江西草药》:“治黄疸性肝炎:鸭跖草120g,猪瘦肉60g。水炖,食肉及汤,日1服。”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