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眶底爆折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眶底爆折 眶底爆折当眼部被钝器击伤时,眼球向后推移,眶内压力急剧增加,致使眶下壁薄弱处(厚约0.5~1mm)爆炸骨折,骨折片和眶内软组织,多随之陷入上颌窦中,这种情况称为眶底爆折(blow-out fracture)。 眼部钝器伤,发生眶底爆折 伤后上下睑多呈青紫色。由于眼下直肌、下斜肌嵌顿于骨折缝中,复视为常发的主要症状。眼球向上、下运动受限制。眼部肿胀消退后开始出现眼球塌陷,其发生原因为 ❶眶骨膜破裂,眶内脂肪进入上颌窦中。 ❷眶内容积增大。 ❸眶内血肿压迫和炎症病变使眶内脂肪发生坏死。 ❹眼肌退缩和纤维化,使眼球固定于后位。眼球塌陷常伴有上睑假性下垂、睑板上陷窝加深及眼裂横径缩短等病象。此外常有眼部皮下气肿,眶下神经分布区麻木。X线检查对此病的诊断很重要,常用鼻颏位片,必要时也可作断层X线照片,对骨折定位有重要意义。 X线照片常显示: ❶眶底下移。 ❷骨折处呈“天窗”形。 ❸上颌窦上部有“悬滴”形阴影。 ❹上颌窦腔内混浊。 ❺常合并有颧骨及上颌骨骨折。 眶底爆折常伴发眼部损伤,除复视外常见有: ❶视力减退,为骨折和血肿压迫损伤视神经所致。 ❷视网膜剥离。 ❸玻璃体积血。 ❹晶状体脱位,继发性白内障。 ❺虹膜破裂,以致瞳孔固定、继发青光眼。 ❻角膜外伤和溃疡。 眶底骨折并有眼部症状者,应予手术治疗。治疗目的为使游离脱出的组织,回纳于眶内; 使骨折片复位,缺损较大者,应重建眶底,使眼内容物有所支撑。 手术复位以伤后7~10日为适当。手术进路有 ❶从下睑下切口径路。 ❷上颌窦根治手术径路。 ❸以上二者联合径路。宜根据病情作出决定。 下睑下切口径路: 此种手术进路的优点为 ❶适用于眶底骨折不重者。 ❷能直接看清骨折病变,松解嵌顿组织及使骨折复位较易。 ❸陈旧性骨折用此种手术方法较易整复。 ❹如眶底骨缺损较重,可行眶底重建术。 方法为于患侧下睑缘之下3mm处做一横切口,暴露眼轮匝肌,并在皮肤切口下3mm处按肌纤维方向将此肌分开并向下分离至眶下缘。切开骨膜,用小骨膜剥离器分离眶底骨膜,暴露骨折处。详细检查眶底骨折病变,游离脱入上颌窦的软组织,使其向上回纳于眼眶内。应特别注意松解已嵌顿的眼下直肌,然后使骨折片复位。如遇眶底骨缺损较大,宜设法重建眶底。多需植入移植片以作修复,可取自体髂骨内侧部、上颌窦前壁或内侧壁、鼻中隔的筛骨正中板或肋骨片等以作移植。亦有采用聚氟乙烯及硅胶片以作眶底修补,对组织刺激很小,效果良好。 上颌窦根治手术径路:其优点为 ❶可直视骨折处。 ❷可使眶内组织及骨折复位,对眶部的损伤较小。 ❸可以从窦内支撑骨折处,使其固定。 ❹可清除窦内血块,并在下鼻道凿对孔,借以减少感染机会。 ❺面部无切口。 ❻可同时治疗其他面部的骨折。依Caldwell-Luc手术进行,但上颌前壁凿孔应稍大,以能伸入一指头为度。凿开上颌窦后,清除其中血块、血液,详细检查其顶部骨折处,并将眶内脱出物向上回纳于眶内。应注意松解嵌顿的眼下直肌,可于巩膜在此肌的附着处,用丝线贯缝一针,将丝线向上牵引,可助此肌的松解。然后用手指或钝头器械将骨折部复位。 ☚ 鼻窦外伤 脑脊液鼻漏 ☛ 眶底爆折 眶底爆折眼部受钝性暴力后,眶内压突然升高,致眶底 (上颌窦顶壁)骨折下移,称为眶底爆折。仅眶底部骨折,称为单纯性眶底爆折;如合并有眶下缘或其它面骨骨折,则称为复杂性眶底爆折。 ☚ 鼻窦战伤 鼻窦气压性损伤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