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眉县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眉县宝鸡市辖县。位于关中西部,秦岭脚下。县城东距西安市124公里,西离宝鸡市65公里。东接周至,西邻岐山,北与扶风县接壤,西南与太白县毗连。县城南北长39.8公里,东西宽37.5公里,总面积858平方公里,耕地41.9万亩。辖城关、齐镇、常兴、槐芽、马家5个镇和青化、横渠、汤峪、小法仪、金渠、营头、第五村7个乡。常住人口27.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6.1万人。汉族人口占99.95%,境内散居的少数民族有回、满、蒙古、藏、侗、傣、彝、壮等8个。 境内山河妖娆,人杰地灵。先秦时期,秦国有5位国君在眉县境内建都,历时85年。秦名将白起、宋代著名哲学家张载都出生于眉县。境内主要风景名胜有: 太白山、汤峪凤凰泉、斜峪湖、张子祠、张载墓、扶眉战役烈士陵园等。县城内遗存宋代七层古塔一座。“太白积雪六月天”为“关中八景”之一。新辟的“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纵深50公里,面积4.2万亩,是著名风景区。石头河水库(又称斜峪湖)坝高114米,最大蓄水量2.7亿立方米。扶眉战役烈士陵园内,安葬着在扶眉战役中牺牲的623名烈士。眉县土地肥沃,水源丰富,农业生产条件较好,是陕西省商品粮、油、辣椒、肉、蛋等农产品生产基地县之一。境内有水库9座,池塘99处,总蓄水量491万立方米。有抽水站69个,机井2436眼,有效灌溉面积29.4万亩,占耕地面积70%。农业机械总动力9.44万千瓦,大中小型拖拉机共4057台,机耕、机播面积分别占农作物总播面积的49%和56%;境内有变电站1个,水力发电站6个,农村用电普及到各村、组,年用电量5469万千瓦小时。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水稻、高粱、红薯、豆类次之。经济作物以苹果、油菜、辣椒、大蒜为主,瓜类、桃、花生次之。主要畜禽有牛、马、猪、羊、鸡、兔等。1990年,粮食总产13.4万吨,肉类总产量5731吨,牛羊奶产量2731吨,禽蛋产量1981吨,水果产量3.1万吨,其中苹果2.5万吨,占宝鸡市的51.8%;水产品产量471吨,居宝鸡市各县之首。农业总值1.99亿元,农副产品综合商品率661%。乡镇企业8338个,从业人员3.57万人,总收入1.93亿元。农村社会总产值4.29亿元,其中非农产业占52.6%。省、市、县属工业企业96个,农村乡镇工业企业2732个。1990年工业总产值3.09亿元,其中省、市属企业占7.1%。县办工业和乡镇工业有冶金、机械、造纸、建材、采矿、化工、服装、纺织、食品等近40个门类,产品700多种。其中太白酒获国家优质产品银奖,双螺旋制砖机、502粘合剂获国家专利,27种产品获部、省优质产品称号,13种产品出口。交通发达。陇海铁路和西(安)宝(鸡)公路南线、中线横贯东西,公路干、支线200多条。邮路里程212公里。商业网点1736个,1990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1.26亿元。普通中学20所,教师800人,在校学生1.34万人;职业中学2所,教师43人,在校学生313人;小学157所,教师1374人,在校学生3.19万人;幼儿园3所,教师194人;学龄儿童入学率99.3%。各类科技推广机构以及专业技术协会、学会33个,科研人员2781人。有文化事业机构10个,电影放映单位54个。医疗卫生机构23个,其中医院8个,病床672张,卫生技术人员507人。1990年,全县国民生产总值2.22亿元,国民收入1.99亿元,财政收入169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73元,职工年平均工资1577元。 眉县 眉县眉县位于陕西省关中平原西部,东距西安125公里,西距宝鸡65公里。总面积852平方公里,辖9镇1乡,30万人口。 ☚ 黄堡镇 党家村 ☛ 眉县宝鸡市辖县。位于陕西省宝鸡市东,黄河支流渭河南岸。陇海铁路经过境内。周为郿邑。秦置郿县,治所在今眉县东渭河北岸,属内史。西汉属右扶风。北魏太平真君六年(445年)改名平阳县,属武都郡。西魏改名郿城县。北周改为周城县,属岐山郡。隋开皇十八年(598年)又改名渭滨县;大业二年(606年)复名郿县,属扶风郡。唐武德三年(620年)移治今眉县,属凤翔府。金属恒州。元属奉元路。明清属凤翔府。民国初属关中道,1928年属陕西省。1958年废入盩厔县。1961年复置郿县。1964年改名眉县。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