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
副词 一、用于动词前,表示动作的施行或情况的出现是突然的。 义即“猛然”、“突然”。 ❶ 行十余里,广详死。睨其旁有一胡儿骑善马,广暂腾而上胡儿马。(《史记·李将军列传》)——详:通“佯”,假装死了。睨(nì):斜视。 ❷ 融去京师逾年,暂闻甚悲而乐之。 (《文选·马融:长笛赋》)——去京师:离开京城。暂闻甚悲而乐之:突然听到洛阳人的笛声很伤感却又极爱听此笛音。 二、表示动作行为的程度轻微。义即“一”、“稍”。 ❶ 昔齐桓一矜其功而叛者九国,曹操暂自骄伐而天下三分。(《资治通鉴·汉纪·献帝十三年》)——矜:骄傲自负。 暂自骄伐:一骄横自夸。 ❷ 真君谓贾玉曰:“汝家骨肉,几为鱼鳖也。今须速移,不得暂停。”贾玉仓促徙居。(《太平广记·神仙十四·许真君》)——几为鱼鳖:几乎被大水淹没。徙:迁移。 三、表示动作或情状是临时的或短时间的。义即“暂时”、“片刻”。 也作“蹔”。 ❶ 王子猷尝暂寄人空宅住,便令种竹。或问:“暂住何烦尔?”王啸咏良久,直指竹曰:“何可一日无此君?”(《世说新语·任诞》)❷ 时到幽树好石,蹔得一笑,已复不乐。(《柳河东集·与李翰林建书》)——时:有时。 ❸ 爱恶相攻,利害相夺,其势常也。若积水于防,燎火于原,未尝暂静也。(《文选·干令升:晋纪总论》)——句义:由于爱恶不同而互相攻击,由于利害冲突而互相争夺,这种情况是经常的,好像把水在堤岸旁积聚起来,把火在原野上点燃起来一样,不曾〔有〕片刻宁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