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省察克治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省察克治

省察克治Xingcha kezhi

明代哲学家王守仁提出的道德修养方法。意指时时反省、寻察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克服、清除一切违背封建道德的“私欲邪念”,达到“良知”纯备。王守仁把仁义礼智等封建伦理道德规范视为“天理”,并从“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观点出发,认为“良知”就是“心”、“天理”。他说进行道德修养的根本内容和目的,“不过欲去此心之人欲,存吾心之天理耳。”(《传习录上》)而“天理人欲,其精微,必时时省察克治方可渐有见”(同上)。所谓“省察克治”,“即是常提不放之功,即是必有事焉。”(《答陆原静书》,《王文成公全书》(卷二),“即是思诚,只思一个天理,到得天理纯全。” (《传习录上》)他认为“良知”虽在心中,但受私欲蒙蔽着,要保存和恢人固有的“良知”,克除私欲。其去欲的功夫要像消灭盗贼那样坚决,像猫捕老鼠那样迅速,使私欲“一毫不存”。他说:“省察克治之功,则无时而可间”,“如去盗贼,须有个扫除廓清之意。无事时将好色、好货、好名等私逐一追究搜寻出来,定要拔去病根,永不复起,方始为快。常如猫之捕鼠,一眼看着,一耳听着,终有一念萌动,即与克去。斩钉截铁,不可姑容与它方便,不可窝藏,不可放它出路,方是真实用功,方能扫除廓清,到得无私可克”。

☚ 以理导欲   知行合一 ☛

省察克治

儒家道德修养论。明王守仁发挥孔子内省、内讼方法而成,《传习录上》:“省察克治之功,则无时而可间。”省察,反身而诚的内省,寻找病根;克治,除去病根,即“去得人欲,便识天理”。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21:4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