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相对封闭原理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相对封闭原理

相对封闭原理

现代管理的基本原理之一。管理的封闭原理要求任何一个管理系统,其指挥中心、执行机构、监督机构和反馈机构必须形成一个连续闭合的回路,才能实现有效管理。而相对封闭原理则认为,封闭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不存在永恒的封闭回路。因为封闭系统并不是孤立的,每一系统都与周围的其它系统和环境之间存在着输出和输入的关系。因此,对于单个系统来说,有许多后果是无法预测的,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方显示出来; 即使有所预测,预测得正确与否以及采取的封闭措施是否正确有效,也要经过时间和运行实践的检验。所以,要随时对新发现的后果和不正确的措施进行封闭或重新封闭。管理系统是一个动态的封闭系统,在不封闭——封闭——不封闭的状态中随时调整,以实现管理的效能。

☚ 封闭原理   整分合原理 ☛
相对封闭原理

相对封闭原理

相对封闭原理,首先是指在一个行政系统内的管理中,必须构成一个连续封闭的回路,才能形成有效的行政管理运动。然而,对于系统外而言,这个闭合的系统又具有开放性,它与相关的系统有输入输出关系。在行政管理中,该原理适用于行政管理活动中的一切方面。尤其在机构设置和管理法规等方面,都要形成封闭的回路。
行政管理机构的设置,要形成封闭回路,一个行政管理系统包括决策机构、执行机构、监督机构和反馈机构。行政管理的特点是由决策机构向执行机构发出指令。为此,应有监督机构,监督执行指令的情况。为了检查执行情况的效果,还要有反馈机构,经过反馈机构的信息处理,比较效果与指令的差距以后,及时提出修正指令的正确意见,再将有关信息,退回决策机构,决策机构再根据新的情况做出新的决策,发出新的指令。这就是行政管理的封闭回路。
行政管理法规也要形成封闭回路。不仅要有尽可能完整的执行法,还要有对执行的监督法和反馈法。它包括对执行过程中产生矛盾的仲裁法,对执行发生错误的处理法等。法不封闭等于无法。只有构成一个封闭的法网,才能疏而不漏。例如,行政机关建立的岗位责任制,是一个行政管理法规,要是没有监督法规和奖励法规,它就不是封闭的法。执法与不执法无人过问,执法好坏没有赏罚,这个法就不封闭,宣传声势再大,也是流于形式。同时,法规的管理也要封闭。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知法犯法者罪加一等,诬陷乱法者也要受到应有的惩罚,这才能发挥法规的威力。
行政管理中的人也要形成封闭回路。要能一层管住一层,一层对一层负责。曾有一个时期,不少单位民主选举中层领导,当选的中层领导日子就不太好过。如学校民主选举系主任,当选的系主任就需要代表其选民意愿,可他上边有校长,当校长的意见和教职工的意见不相一致时,系主任该听谁的呢?听校长吗?教职工对他有意见,说民主选举是走形式,因为选出的人不代表民意;听教职工吗?校长是系主任的上级,下级服从上级是组织原则,不好违抗。真是左右为难。原因就在于管理中的人没有形成封闭回路。封闭的管理,应该是教代会民主选举校长,校长任命系主任,系主任任命教研室主任,一层对一层负责,校长对教职工代表大会负责,系主任对校长负责,教研室主任对系主任负责,这就构成了封闭回路,就可以消除行政管理中的扯皮推诿现象。
但是,在行政管理的实际工作中,目前行政管理不封闭的情况是存在的。首先,行政管理系统机构不封闭。一般只有执行机构和监督机构,缺乏反馈机构或反馈机构不完善,它的反馈职能由执行机构代行,变成自己执行自己反馈,这必然带来许多弊病: (1)执行者忙于日常行政事务,难以深入下层调查研究和分析评价。反馈的信息常常是片面的,以此为根据进行调节和控制行政活动,难免头痛医头,脚痛治脚,顾此失彼。(2)执行者自己检查执行情况,由于同自身利益有关,容易姑息自谅,报喜不报忧,造成假象,使决策机构不明情况,难以做出正确决策。(3)执行机构的功能不同于反馈机构,它必须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决策机构发出的指令,才能使行政系统正常运转,而反馈机构的任务是要根据调查情况对决策提出修正、补充或不同意见,二者任务各异,无法代替。其次,行政管理法规也是不封闭的。突出表现在还没有制定出完备的反馈法。对反馈人员的职责,反馈信息正误的奖罚,都无章可循。所以,根据行政管理的封闭原则,行政领导者在实施管理中,必须注意在管理机构和管理法规等方面封闭。通俗地说,搞好行政管理,必须做到有布置、有检查、有奖罚、有总结,一环紧扣一环。
在行政管理的实际工作中,运用封闭原理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封闭要有针对性。封闭总是针对行政工作中出现的某些问题或后果,采取相应的措施。这就要求我们在调查研究基础上,从后果评估入手,实施有针对性的封闭。评价后果的标准是目的,看后果能否达到预期目的。在现实生活中,后果与目的总是不完全一致,这就需要采取对策,加以封闭,杜绝偏离目的的后果: 即使可以达到目的,也应估计到它可能产生的副作用,也需要采取对策,使副作用尽量减少。这样才能实现有针对性的封闭。例如,有些企业实行职工代表大会,民主选举厂长,目的是为了改革干部管理制度,选出有才干,有指挥和组织能力,经营管理有方的人当行政领导。但是,由于派性的影响,由于选举者和被选举者利害关系的制约,可能会选出 “老好人”或“庸才”,导致后果与目的不一致,这就需要在选举中采取有针对性的封闭办法,使后果与目的一致。又如,单位发奖金的目的是为了调动人们的工作积极性,而后果也确实达到预期目的。但是,还应估计到它可能使人们产生“一切向钱看”的副作用,应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使副作用尽量减少。
第二,封闭要有超前性。就是对行政管理可能发生的偏离控制目标的各种后果,提前采取控制措施,防患于未然。这种超前性封闭是一种优化封闭,它有助于行政领导者掌握领导的主动权,避免不应有的损失和浪费。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分析和预测反馈控制的主导趋向,并采取相应的超前封闭措施。
第三,封闭要注意相对性,从空间上讲,封闭系统不是孤立的。每一个行政系统与其上下左右关系都有输入信息与输出信息的关系。从时间上讲,在后果评估中,许多后果是事先无法完全预测的,只有通过时间的检验,才能发现。即使有所预测,预测正确与否,采取封闭措施是否有效,也要通过实践来检验。所以,对新发现的后果中失误的地方必须进行新的封闭。同时,全封闭也应有固定的考核监督部门和信息反馈系统。有效的行政管理的要求是动态的,一劳永逸的封闭是不存在的。

☚ 反馈原理   能级原理 ☛
0000421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1:3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