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直隶总督署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直隶总督署

直隶总督署

我国目前保存最完好的清代总督衙署。位于河北省保定市中心,面积约3万平方米,创建于清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直隶总督署是严格遵守清代省级衙署的有关规制修建的,坐北朝南,东西长130余米,南北深220余米,由东、中、西三路建筑群组成。主体建筑集中在中路(即中轴线上),有大门、仪门、大堂、二堂、官邸、上房等五进院落,各院配有左右耳房,后三进还各具跨院。东、西两路建有花厅、办事厅、杂吏居住所等。大堂是举行隆重庆典和重大政务活动的地方,由五开间的正堂和两间左耳房、四间右耳房组成,二堂是总督会见外地官员,召见僚属及议事之所,由五开间的正堂、左右耳房(各两间)、左右厢房(各三间)组成。官邸(又称签押房)是总督处理日常政务之所。上房是总督及眷属日常生活居所。官邸和上房均为五开间正房,左右耳房(各两间),左右厢房(各三间)组成。整个衙署现有105间五脊硬山顶、上铺瓦的房屋,并存有两通碑刻,一对石狮。直隶总督署布局严谨,基本上保存了清雍正时期的建筑特色,为研究清代衙署及建筑,提供了实物资料。1988年,它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避暑山庄   隆兴寺 ☛
直隶总督署

直隶总督署

原建筑建于明代的直隶总督署,坐落于保定市中心,为明、清至民国初年的历代官署衙门所在地。
今天的直隶总督署旧址,是清代雍正年间重建的。坐北朝南的大院中,沿中轴线往北,共有大门、仪门、大堂、二堂、官邸、上房等五进院落。各院均有厢房,后三进院落有跨院,各跨院里又有花厅和办事厅,四周有游廊相连。
整座总督署共有建筑105间,均为五脊硬山顶,上覆布瓦。此外,总督署内还存有清代遗留下来的碑刻两通, 门前另有石狮、旗杆各一对。
直隶总督署从建筑布局到建筑形式,都为中国古代北方官署的典型代表。它的保存,为研究中国古代官署建筑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1988年该建筑成为国务院公布的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 清远楼   开元寺钟楼 ☛
直隶总督署

直隶总督署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市中心。始建于明代洪武年间,现存建筑为清雍正年间重建。明永乐年间为大宁都司署。自清雍正八年(1730)直隶总督署驻此,至宣统三年(1911)清王朝覆灭,一直为直隶省的军政枢纽。驻此署的直隶总督先后有曾国藩、李鸿章、袁世凯等59人66任。总督署坐北朝南,占地约2万平方米,共有五进院落,房舍105间。中轴线上有大门、仪门、大堂、二堂、官邸、上房,各院均有厢房。后三进院落又各有跨院,跨院内有花厅及办事厅。门前有石狮、旗杆各一对,署内存碑刻二通。大堂面阔五间,带三间抱厦,气象森严。整座建筑宏伟庄重,为迄今保存最为完好的古代衙署建筑群。

☚ 1. 保定市   古莲花池 ☛

直隶总督署

❶清同治九年(1870)十月,清政府裁撤三口通商大臣,设北洋通商大臣,由直隶总督管理洋务、海防等事宜。直隶总督移驻天津,将设于城东北隅旧盐政衙门的三口通商衙署改为直隶总督署。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占领天津的八国联军建立“都统衙门”,将直隶总督署作为“都统衙门”署。
❷光绪二十八年(1902)七月十二日,直隶总督袁世凯与“都统衙门”举行交还天津接交仪式后,即在坐落河北的原海防公所视事办公,海防公所成为直隶总督新衙署。直隶总督署由保定移驻天津,天津始成为直隶省省会。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8:4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