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伤太息之愍怜兮,气于邑而不可止。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伤太息之愍怜兮,气于邑而不可止。 【集校】: 洪兴祖:伤太息之 校语:(愍怜)一作愍歎。 朱熹:同洪本。 校语:怜,一作歎。 黄省曾:伤太息之愍歎兮,气于邑而不可止。 明繙宋本:伤太息之 朱多煃、庄允益:同黄本。 汪瑗:同洪本。 毛晋:同洪本。校语:怜,诸本作歎。 刘梦鹏:怜,一作叹。 刘师培:慧琳《音义》八十七引作悯怜。 闻一多:伤太息之愍怜兮,气于邑而不止。校语:作“愍怜”者是也。 《九辩》曰“心闵怜之惨悽兮”,愍怜 慧琳《一切经音义》八九引此作悯怜,悯闵同。 一本作愍歎,盖涉王注“忧悴重歎”之文而 姜亮夫:《一切经音义》八九卷引此作“悯怜”,悯与愍同,愍怜犹今言怜悯,义较愍歎爲长。 沈祖緜:歎,洪本作怜。 苏雪林:愍怜,一作愍叹。上文旣言太息,则不应重複。仍以作愍怜爲是。愍怜 蒋天枢:同黄本。 校语:愍歎,《补注》本作“愍怜”,从黄本、夫容馆本作“愍歎”。 。【集释】: 王逸:忧悴重歎,心辛苦也。 气逆愤懑,结不下也。 洪兴祖:顔师古云:于邑,短气。上音乌,下乌合切。 一读皆如本字。 汪瑗:此章承上,言哀思之深,夜旣不寐,幸而至旦,已觉寤矣,将欲从容远游,聊寻乐以自娱,又复感伤,太息愍怜,以至于气之于邑而不可止焉。方自 故此章所以远游者,盖将欲寻访彭咸也。 直至下文“牉张弛之信期”,皆此意。 黄文焕:气不可止也,是日出而不穷者也。 钱澄之:承上章本未寐也,而此云寤,自赚自耳。 长夜不眠而思起行,从容周流,庶几足以逍遥乎?自恃者,恃其自能逍遥也。而于此时复不禁太息愍叹,心欲逍遥,而气自于邑,则将何所恃耶? 王夫之:而但自道其哽塞迷闷之如此,近死之哀鸣,与他篇抑别矣。 林云铭:日间虽强置不思,亦无不哀之时。 屈复:寤而于邑不止,尽日哀思也。 胡文英:于,音汙。邑,悒同。 我伤心太息其可悯怜之故,是以气于邑而不可止也。 刘梦鹏:止,叶音祗。 而又卒不可止,于邑不伸也。 陈本礼:及醒,固不能逍遥而入秦也。 胡濬源:言明发虽强自排解,而无如忧从中来,不可断絶也。 徐英:自“惟佳人之独怀”至此,自伤见废之 闻一多:《九辩》:“心闵怜之惨悽兮”,愍怜、闵怜同。《淮南子·览冥篇》:“孟尝君爲之增欷 文怀沙:伤太息之愍怜兮,伤心歎息,这满腔的悲悯啊。气于邑,呼息紧促。不可止,无法镇定。 (《屈原集》注) 黄孝纡:于邑,同郁邑,苦闷。 姜亮夫:愍怜,卽今怜愍之倒言。 于邑不止,言郁于不下也。 从容、周流、逍遥、太息、愍怜、于邑诸语,均详余《诗骚联绵字考》。此四句亦承上而言,此所谓寤,亦喻辞也。 谭介甫:朱骏声説:“于邑,犹郁抑也。”亦作 杨胤宗:太息,长叹息也。 吴孟复:在声则爲“呜咽”,在气则爲“于邑”。 蒋天枢:愍,痛也。 愍歎,痛恨己无良策,爲之长歎。于邑,犹“呜咽”。 不可止,不能自制。言观望形势之后,转爲之太息痛歎,呜咽不能自己。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