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王懋德
极目沧溟浸碧天①,蓬莱楼阁远相连②
。东吴转海输粳稻③,一夕潮来极万船④。
【题解】
天津港在天津市的东南,是我国最大的港口之一,金元时期称直沽,为天津聚落最早兴起之地,当时南北漕运和海运的咽喉。此诗以简练的语言写出了天津港天水一色之壮观与万船云集的繁忙。
【作者】
王懋德,元代诗人。字仁父,高唐(今属山东)人,曾任中书省掾、户部主事,元英宗至治元年(1321)为南台御史、左司都事,又为河南、燕南两廉访副使,拜治书侍御史,出为淮南廉访使,官至中书左丞。《元诗选》选其《仁父集》诗12首。
【注释】
①沧溟:大海。②蓬莱楼阁:谓山东半岛上蓬莱县之蓬莱阁,与天津港隔渤海相望,故日“远相连”。③东吴:指古吴国所在的江浙一带。转海:海运。④极:至,到达。
直沽
金、元时期以北运河与南运河二河汇合处为直沽。在今河北天津市内。元延沘三年(1316年)置海津镇,取“海滨津渡”之义。明永乐二年(1404年)筑天津城,置天津卫,因成祖于此率军南下,夺得皇位后,以此为天子所经之津渡意,故名。当时为南北漕运和海运的咽喉。清雍正年间设天津县,为天津府治,咸丰十年(1860年)据中英《北京条约》和中法《北京条约》,帝国主义强迫辟为商埠。1928年置天津特别市,1930年改称天津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中央直辖市。
直沽
直沽之名,首见于《金史·完颜咬住传》:“完颜佐本姓梁氏,初为武清县巡检。完颜咬住本姓李氏,为柳口镇(今杨柳青)巡检。久之,以佐本为都统,咬住副之,戍直沽寨”。直沽之名至今不废,为天津地区之通称,但直沽寨县体坐落地点,今尚不能确指。又,直沽又有大、小之称。小直沽,即海河三汊口附近地区,其名今已湮灭;大直沽则在小直沽东南十里许,其名今仍习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