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目连戏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目连戏

目连戏

❶传统剧目中以目连救母为题材的大戏、小戏的统称。如明郑之珍《目连救母劝善戏文》、清张照《劝善金科》、四川高腔《目连传》、绍剧《救母记》、莆仙戏《目连救母》等。多以目连母被打入地狱,受到种种磨难、报应,目连不避艰险,遍游地狱寻母,求佛救母为主要情节,宣扬封建孝道、宗教迷信和因果报应。但也穿插了许多有价值的可以独立的民间故事短折戏,如《下山》、《哑子背疯婆》、《王婆骂鸡》、《赵花打老子》等。
❷又称“阳腔”。戏曲剧种。专演“目连救母”戏文。明初安徽南陵已有此剧种,后流行于安徽泾县、旌旧、宣城、太平,江苏溧阳、宜兴,浙江绍兴、新昌、开化,江西婺源以及湖南、四川、山西等地。演唱大都用高腔,以鼓击节,锣铙伴奏,唱腔有四平头、吊句子、念板、滚板等, 曲牌有《娥儿郎》、《新水令》、《红衲袄》等。后期受徽戏和民歌小曲影响, 兼唱部分昆曲、乱弹、徽戏等。

☚ 四大徽班   升平署 ☛
目连戏

目连戏

戏曲剧种。有狭义和广义两种解释。前者专指演出《目连救母》故事;后者除《目连救母》外,还兼演有关的宗教戏曲及无关的世俗戏曲,宗教戏曲如《梁传》、《香山》、《封神》、《东游》等,世俗戏曲如《岳传》、《三国》、《西征》、《水浒》等。有四十八本、七十二本之说。有的地方将《梁传》、《香山》称为前目连,《目连救母》为正目连,穿插演出的小戏如《蜜蜂头》、《侯七杀母》、《庞员外拾金》、《耿氏上吊》等为花目连,并有叙述目连、刘氏升天后故事的后目连。目连故事一说源自印度,最早见于佛经《盂兰盆经》,叙目连母刘青提开荤破戒,毁僧谤道,受到地狱惩罚,目连不辞艰辛,在佛指引下,终于下地狱救出母亲。唐五代有目连变文三种,北宋时有演出七天七夜的《目连救母》杂剧,金元两代亦有相关题材的院本、杂剧演出。明清则为目连戏曲、曲艺发展鼎盛时期,其中影响较大的有郑之珍的《目连救母劝善记》戏文及张照的宫廷大戏《劝善金科》。目连戏大多结合宗教仪式及民俗活动演出,并穿插武打、杂耍,如度索、翻桌、窜火、打叉等。一些小戏如《思凡下山》、《哑背疯》、《王婆骂鸡》则生活气息较强。音乐曲调以高腔为主,并用佛曲。昆曲、乱弹、梆子、皮黄也皆改调歌之。专演目连戏的剧种有南陵、高淳、绍兴、开化等地戏班,兼演的剧种遍布许多省市,有湖南湘剧、祁剧、辰河高腔,江西弋阳腔、东河戏,浙江绍剧、调腔、婺剧,四川川剧,福建蒲仙戏,安徽青阳腔以及河南豫剧,山西锣鼓杂戏,陕西汉调弹戏等。《目连救母》故事并流传到朝鲜、日本,日本亦有曲艺、戏剧演出。

☚ 南昆北弋东柳西梆   傩戏 ☛
目连戏

目连戏

民间小戏的一种。因主要演唱《目连救母》而得名。流行于安徽及江苏、浙江、湖南等省。起源于明代,主要腔调为民间山歌小调。后受徽剧影响,逐渐脱离民间小戏范畴。

☚ 叫卖调   田林壮戏 ☛
目连戏

目连戏

古老的民间剧种。主要是搬演佛门弟子目连僧入冥救母的故事。目连故事源于《经律异相》、《佛说盂兰盆经》等释典。它约从东汉初至明末,略经释典、变文、戏文的衍变,日趋完整而庞杂。它与各种艺术的崛起,及佛教的兴衰都曾发生过历史性的联系。作为较完整的目连戏剧出现,在《东京梦华录》中有记载北宋时东京(今河南省开封市)的演出盛况。明代曾禁演“驾头杂剧”,使目连戏几乎由浙、赣、皖、苏一带蔓延至全国。嘉靖年间,弋阳腔风靡之时传入皖南,产生了一个新的青阳腔。后来安徽的目连戏便专门用青阳腔演唱。明万历年间,徽州名士郑之珍一边参加演出目连戏,一边用传奇写法,润补为长达一百出的《目连救母劝善戏文》 (又名 《劝善记》)。安徽的目连戏又称“大戏”,有较为固定、戏文典雅的剧目,正统而丰富的唱腔,神奇而夸张的脸谱,行当俱全,讲求排场。目连戏中 “大戏” 占大半,“鬼戏” 占六分之一。它在表演艺术方面的特色多含于那些恐怖、迷信兼带诙谐的“鬼戏”之中。

☚ 沙河调   青阳腔 ☛
目连戏

目连戏

专门演《目连救母》戏文的戏曲剧种。
目连救母的故事源于佛教经典。到唐、五代时,已出现了多种有关目连的变文。讲叙的是善人傅相死后升天,他的妻子刘青提因不敬神明,坠入地狱之中,备受折磨。其子傅罗卜(即目连)去西天恳求佛祖超度青提,最终感动了神明,母子重逢,同升天界。目连戏多以目连母被打入地狱,所经受的种种磨难和目连遍游地狱救母为主要情节。宣扬了封建孝道和宗教迷信。戏中穿插了不少杂耍表演,如筋斗,跳索、跳圈、窜火等。还吸收了不少民间传说和故事,形成了许多可以独立演出的折子戏,如《王婆骂鸡》、《哑子背疯婆》、《尼姑下山》、《拐子相邀》等。
清康熙年间,宫廷中开始演目连救母传奇。乾隆年间,宫廷编演了《劝善金科》,全剧240出,10天才能演完。明初安徽出现以演目连戏为主的戏班。以后,江苏、浙江、江西、湖南、四川、山西等地都先后出现了目连戏班。其唱腔多为高腔,以鼓击节,锣钹伴奏。现在川剧、汉剧、婺剧、桂剧、绍剧、调腔、昆曲、湘剧等地方剧种中尚保留演出。

☚ 二人台   曲剧 ☛
00001121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1:1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