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龙1896—1969湖南桑植人 中共党员。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人和领导人。曾任红二方面军总指挥,八路军一二○师师长,西北军区司令员,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体委主任等职。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 原名:贺文常 字:云青、云清、云卿 化名:王国珍 代名:王玉 别名:平轩、贺文朝、贺常、振家 外号:胡子、黑胡子、贺胡子 贺龙1896—1969
贺龙 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始人之一,元帅。原名云卿或云清,湖南桑植人。1914年参加中华革命党,在桑植、石门县作兵运工作。1916年领导湘西暴动,后在桑植任讨伐袁世凯的民军总指挥。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参加北伐,历任国民革命军第九军第一师师长,第二十军军长,成为当时著名的左派将领。1927年率领二十军参加南昌起义,担任起义军总指挥,并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后回湘鄂西开展游击战争,建立以洪湖为中心的农村革命根据地。先后担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军长和前委书记,红二军团总指挥、红三军军长和中央分局委员等职。1934年红二、六军团会师,创造了以永顺、桑植、大庸为中心的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历任红二、六军团总指挥兼湘鄂川黔军区司令员和中共湘鄂川黔军委分会主席以及红二方面军总指挥等职。1935年参加长征。抗日战争期间,任八路军一二○师师长,率部挺进敌后,建立了晋绥根据地,担任晋绥军区司令员,陕甘宁晋绥五省联防军司令员等职。解放战争时期,历任西北军区司令员,中共中央西北局第二书记,指挥部队作战,发展后备兵团,为解放大西北做了大量工作。后又率部入川,协同第二野战军完成了解放大西南的任务。旋又组织部队进军西藏,为全国的解放作出了重要贡献。建国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西南军区司令员和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三书记。后调到中央工作,任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和国务院副总理,国家体委主任兼党组书记等职。在党的第七次和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党的八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和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文化大革命”中遭受残酷迫害,1939年6月9日病逝。贺龙我所见之贺龙将军 记贺龙 | 沙 汀 沙 汀 | 新时代出版社1950年版112页 中国青年出版社1958年9月版124页、 1978年4月2版131页,北京人民文学 出版社1960年2月版186页 | 贺龙·贺英·洪湖——重访湖北 | (新西兰)路易·艾 黎著 秋 莹译 | (香港)万源图书公司1977年6月版85页 | 贺 龙 | 沙 汀等 | (香港)广角镜出版社1977年10月版202 页 |
怀念敬爱的朱德委员长和陈毅贺龙同志 | | 人民体育出版社1977年11月编辑出版 458页 | 贺龙同志的故事 | | 湖南人民出版社1978年6月版250页 | 贺龙的脚印 长征前的贺龙同志 | 陈昆满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 学研究所现代史 组 | 湖北人民出版社1978年10月版148页 湖南人民出版社1978年11月版86页 | 忠诚的战士 光辉的一生——回忆贺龙同志 贺龙的故事 | 王 震等 周 言 | 人民出版社1979年1月版198页 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1979年5月版9s 页 | 回忆贺龙同志 | | 河南人民出版社1979年11月版174页 | 怀念贺龙同志 回忆贺龙 | 湖南人氏出版社编 中国社会科学院现 代革命史研究室 | 湖南人民出版社1979年11月版392页 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11月版705页、 续集1984年10月版253页 | 回忆贺龙同志 | | 人民文学出版杜1979年工2月版256页 | 纪念贺龙同志 从武汉到潮汕 我所认识的贺龙将军 | 革命文物编辑部编 黄 霖 刘达五述刘冠群 整理 | 文物出版社1981年8月版 人民出版社1982年3月版113页 文化艺术出版社1983年5月版100页 | 贺龙同志在晋绥 贺龙将军在冀中 贺龙用兵 贺龙元帅丰碑永存 | 李 吉等 王计祥 顾永忠等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 博物馆编 | 山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6月版287页 河北人民出版社1985年3月版135页 解放军出版社1985年5月版316页 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8月版376页 | 赤胆忠心 坚贞不渝——轸念贺老总 一曲“洪湖水”,涤情忆贺龙——贺龙同志第二 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在湘鄂西的部分革命斗 争实践活动 | 张献奎 | 陕西日报1974年6月9日 长江日报1977年6月9日 | 湘西人民永远怀念贺龙同志 | | 湖南日报1977年6月9日,新湘评论 1977年6期,一生为革命丰功万古存第 374页 | 战斗的晚年——纪念贺龙同志逝世八周年 | 何家为 | 新华日报1977年6月9日,一生为革命丰 功万古存第419页,光辉的榜样不朽的 业绩第483页 | 难忘的两个冬天——怀念贺龙同志 | 刘 林 | 新华日报1977年6月9日,一生为革命丰 功万古存第406页 | 武当山上红旗飘——贺龙同志和红三军在鄂西 北 | | 湖北日报1977年6月21日 | 军长与战士——贺龙同志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 争时期艰苦奋斗二三事 | | 湖北日报1977年6月21日 | 深切怀念贺龙同志 忠诚的战士 光辉的一生——纪念贺龙同志 | 洪湖县人民武装部 王 震 | 湖北日报1977年6月21日 人民日报、解放军报1977年7月28日,新 华月报1977年7期,一生为革命丰功刀 古存第318页,光辉的榜样不朽的业绩 第363页,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五 十周年第57页,伟大的历史创举第99 页 | 贺龙同志是一个好同志 | 廖汉生 | 新华日报1977年7月29日,一生为革命 丰功万古存第332页,光辉的榜样不朽 的业绩第378页,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 建军五十周年第70页 | 贺龙同志在洪湖 | 红 山 | 浙江日报1977年8月5日,光辉的榜样)F 朽的业绩第394页 |
贺龙同志在晋绥 | | 山西日报1977年8月6日,一生为革命丰 功万古存第410页,光辉的榜样不朽的 业绩第412页 | 贺老总虎威震敌胆 贺龙同志入党前后 | 白崇仁 | 吉林日报1978年1月21日 云南日报1978年2月24日,西藏日报 1978年7月3日 | 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回忆贺龙同志 前期革命活动 | 廖汉生 | 解放军报1978年7月28日,人民日报 1978年8月2日,新华月报1978年8 期 | 难忘的回忆深切的怀念——记贺龙同志的故 事 | 莫耶 | 甘肃日报1979年3月16日 | 贺龙同志在西南 缅怀功勋卓著的贺龙同志 忠心为国声名在一生堪称后世师——写在贺 龙同志逝世十周年 | 李达 王尚荣 廖汉生 | 人民日报1979年6月6日 人民日报、解放军报1979年6月8日 体育报1979年6月8日 | 忆贺龙同志 回忆我的舅舅贺龙同志 三次寻找党忠心鉴日月——纪念贺龙同志逝 世10周年 | 董东 向楚才 谷志标 | 天津日报1979年6月8日 四川日报1979年6月9日 光明日报1979年6月9日 | 英雄业绩与世长存——纪念贺龙同志逝世十周 年 | 余秋里 | 文汇报1979年6月11日 | 社会主义体育事业的创业者——写在贺龙同志 逝世十周年 | 荣高棠 | 体育报1979年6月11日 | 党要我怎样干,就怎样干——贺龙同志入党前 后 | | 人民日报1979年6月14日 | 滔滔澧水流不尽不及怀念亲人情——回忆我 的舅父贺龙同志 | 向楚才 | 天津日报1979年7月30日 | 贺龙同志领导创建的“黔东特区” 我所认识的贺龙 深切的怀念——悼贺龙舅舅 严格与爱——忆贺龙舅舅 贺龙骑马的故事 医疗工作上的好顾问——忆贺龙同志在晋绥边 区二三事 | 蒋国维蒋永康 贺庆积 向黑樱 向黑樱 赵勇田 曹鸿武 | 贵州日报1979年12月25日 辽宁日报1980年2月23日 新华日报1980年6月9日 重庆日报1980年6月9日 人民日报1980年7月7日 健康报1980年8月3日 | 元帅呵,我想念您! 元帅之死——贺龙同志被林、江反革命集团迫 害致死前后 | 丁玲 胡思升 | 人民日报1980年11月27日 人民日报1980年12月13日,新华月报 1980年12期 | 真理永存贺龙永生——看《元帅之死》,忆贺 龙叔叔 | 贺学周 | 羊城晚报1980年12月19日 | 贺龙同志二三事 贺龙入党 贺龙生平活动年表 | 吴先举 刘军等整理 | 人民日报1981年5月19日 解放军报1981年6月27日 解放军报1981年7月6日 | 贺龙同志在湘鄂西 崇高的精神——记贺龙同志的几件事 回忆贺龙同志二三事 贺龙同志与战斗剧社 贺老总在陈炉镇 | 胡远新等 李福印 任虎成 梁定商 王子文 | 杭州日报1981年7月26日 内蒙古日报1981年8月8日 贵州日报1981年9月1日 人民日报1981年10月22日 陕西日报1981年11月23日,陕西文史资 料选辑第12辑第116页 | 忆贺龙同志指挥卓资山歼灭战 | 蔡子萍口述党 清整理 | 内蒙古日报1981年12月16日 | 贺龙同志青少年时代的故事 | | 中国青年报1982年6月1日——7月20 日 | “咱们都听党的”——忆贺龙同志二三事 | 张琳 | 湖北日报1982年8月1日 |
将军和诗人 贺老总在前线 在前进中克服困难——贺老总钓鱼的故事 贾龙同志和剧社的“红小鬼”——纪念贺龙同志 诞辰八十九周年 | 王琳 黄忠学 刘正栋 刘伍等 | 人民日报1982年8月2日 文汇报1982年8月4日 人民日报1984年1月23日 光明日报1985年3月23日 | 转战晋绥,解放西北建伟功——贺龙同志在第 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 王震余秋里等 | 人民日报1985年4月8日 | 南昌起义与贺龙总指挥 贺龙将军印象记 | 陈昆满 沙汀 | 湖北日报1985年8月1日 文艺战线1939年创刊号,涓埃集第3 页 | 记贺龙将军 人民的将领贺龙 记贺龙 贺龙同志在湘鄂西的故事(上、下) 一曲“洪湖水”,慷概颂忠魂——贺龙同志战斗 在湘鄂西 | 沙汀 萧三 沙汀 张二牧 吴瀚闻 | 中国文化1940年创刊号 群众1946年12卷2期 中国青年1958年3期 湘江文艺1977年3、4期 革命文物1977年4期,一生为革命丰功 万古存第389页 | 南昌起义前后的贺龙同志 | 于兵 | 革命文物1977年4期,一生为革命丰功 万古存第366页 | 贺龙同志在湘鄂西 回忆贺龙同志 贺龙纪略 贺龙同志在冀中 | 吴瀚闻 齐玉墀李志明 陈靖 吕正操 | 武汉大学学报1977年4期 汾水1977年5期 思想战线1977年6期—1979年6期 战地增刊1978年2期,新华月报1979年 2期,难忘的记忆第85页 | 贺龙同志在兴县 贺龙同志在湘鄂西和湘鄂川黔的革命斗争 | 白蔚齐玉墀 | 汾水1978年4期 历史研究1978年8期 | 忆贺龙爷爷的亲切教诲 贺老总无限关怀运动队的成长 贺龙同志湘鄂边创业记 贺龙同志在贵州创建的革命根据地—“黔东 特区” | 贺兴洲 李梦华 皮明庥 蒋国维蒋永康 | 山西青年1978年8期 新体育1978年9期 华中师院学报1979年2期 贵阳师院学报1979年2期 | 记贺龙将军 敌后的模范歼灭战——记贺龙同志指挥的陈庄 战斗 | 陆诒 李金波 | 百科知识1979年3期 革命文物1979年4期 | 访贺龙同志在黔东战斗过的地方 贺龙在长征中 向党和人民的报告——忆贺龙同志遭受迫害的 那些日日夜夜 | 罗邦武等 纪希晨 薛明 | 革命文物1979年4期 汾水1979年6期 中国青年1979年7期 | 青少年时期的贺龙同志 万里长征跟贺龙 贺龙同志二三事 贺老总和群众剧团 艰苦征程耿耿丹心——记贺龙同志在湘鄂西 及湘鄂川黔边革命根据地和党内机会主义路 线的斗争 | 贺学祥 陈文科 王金水 尚爱仁 谷志标 | 北京文学1979年8期 星火燎原1980年2辑 革命文物1980年2期 陕西戏剧1980年4期 党史研究1980年5期 | 怀念贺老总 难忘的教诲——怀念大叔贺龙同志 师长——忆贺龙 永远飘扬在人们心中的一面红旗——回忆贺龙 同志的片断 | 力群 贺胜妹 吴微 师哲 | 汾水1980年6期 新湘评论1980年6期 广西文学1980年8期 人文杂志1981年1期 | 贺龙同志的早期活动 贺龙同志与我国的体育事业 贺龙为何没有去苏联学习? | 王庆澜 吴礼文等 刘树发 | 贵州文史丛刊1981年3期 北京体育学院学报1981年3期 党史研究资料1981年5期,党史研究资料 第3集第583页 |
大无畏——忆贺龙军长 | 谭友林 | 星火燎原1981年5辑,中共六十年纪念文 选第401页 | 黎明前的战斗——贺龙元帅生活片断 | 王凯口述、冯淑 梅整理 | 江城1981年7期 | 贺老总的亲属谈贺老总——访贺兴桐 | | 支部生活(上海)1981年8期 | 忆贺老总二二事 贺龙和中甸藏经堂 贺龙在板粟堰战斗中 贺龙(1896—1969) | 郑英 曹达伟 李甲清 关国煊 | 山西青年1981年11期 民族文化1982年1期 年轻人1982年2期 *传记文学1982年40卷2期,*民国人物 小传第5册第328页 | 贺龙军事活动大事摘要 刀架在脖子上也要走革命的路——南昌起义前 夕的贺龙同志 | 《贺龙传》编写组 《贺龙传》编写组 | 星火燎原1982年3期 星火燎原1982年3期 | 跟随贺龙将军北伐 贺龙将军在武汉(1926—1927) 大革命时期贺龙在河南 贺龙识字 贺龙将军 贺龙在“八一”起义之前 贺龙镇守澧州 贺老总爱兵的故事 有关贺龙一则史实的考辨 北伐战争时期的贺龙同志 贺总奇谋战卓资 赤溪河畔巧布阵—贺龙同志的故事 关于贺龙、周逸群等赴湘鄂边建立党组织问题 的史实考 | 刘应铭 刘冠群 刘继增等 李奇中 萧三 毛继增等 朱泽云刘雁声 宁政和口述段 扬整理 曾成贵 刘继增等 黄新庭 覃葛 刘树发 | 贵州文史丛刊1982年3期 武汉春秋1982年4期 燎原1982年6期 星火燎原1983年1期 时代的报告1983年2期 武汉春秋1983年4期 星火燎原1983年5期 星火燎原1983年5期 党史研究资料1984年2期 历史教学1984年4期 星火燎原1984年5期 民族团结1984年6期 党史研究资料1984年8期 | 贺龙传略 十年内战期间贺龙革命大事记(1927.8— 1937.7) | | 党史通讯1984年11期 湖南党史通讯1984年12期 | 贺龙年谱 关于贺龙入党的介绍人等 | 刘树发 | 湖南党史通讯1985年1—11期 人物1985年2期 | 回忆贺龙同志 对贺龙任晋绥军区司令员的时间的订正 《贺龙年谱》序言 贺龙领导创建黔东特区革命根据地的概况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著名武装起义的主要领导人 简介:贺龙(1896—1969) | 牛荫冠 黎连荣袁伟 王震 刘树发 孙璞方姚仁隽 | 山西革命根据地1985年3期 党史研究1985年3期 党史研究1985年4期 历史教学1985年4期 人物1985年4期 | 贺龙挥师进晋中 抗战中的一二○师师长贺龙 贺龙 深切悼念亲爱的爸爸 | 金江刘桐树 裴周玉 王晓钟 贺鹏飞等 | 星火燎原1985年4期 纵横1985年6期 一九五五年授衔的元帅大将上将第9页 一生为革命丰功万古存第424页,怀念敬 爱的朱德委员长和陈毅贺龙同志第377 页 | 贺 龙 怀念贺龙 贺龙同志与晋绥解放区的创立 跟随贺龙转战冀中 贺龙与士兵同甘共苦—例 贺龙同志二三事 牢固的枢纽,坚强的屏障——回忆贺龙同志创 建晋绥抗日根据地的活动 | 王余杞 庄东晓 庞怀志田子俊 王宝玉 朱崇廉 陈正斌 马森 | 八路军七将领第60页 广东文史资料第32辑第223页 山西文史资料第13辑第22页 山西文史资料第25辑第10页 山西文史资料第25辑第21页 山西文史资料第35辑第124页 山西革命回忆录第1辑第250页 |
贺龙同志二三事 贺龙(1896—1969) | 吴清泉 王凌云 | 风展红旗(4)第17页 中外历史名人传略(中国近现代部分)第 276页 | 农民将军贺龙 龙马精神的贺龙 贺龙 贺龙 贺龙(1896—1969) | 普人 钱塘 姜宗伦 | 中共人物小史第11页 中共六将星 中华英杰第300页 中共党史人物第2卷第126页 中共党史事件人物录第624页 | 贺龙(1896—1969) | 星火燎原编辑部 | 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帅名录第1集第14 页 | 贺龙(1896—1969) 贺龙 贺龙(1896—1969) 记贺龙 | 王鼎华 胡 民 张敏孝 (美)海伦·福斯 特·斯诺著江 山碧译 | 中国大百科全书(体育)第127页 中国历史上的名人第273页 中国民主革命时期人物简介第346页 *中国老一辈革命家第276页 | 回忆在贺龙同志身边工作的日子 | 周龙 | 戎马春秋第91页,青海文史资料选辑第 10辑第1页 | 贺龙将军印象记 站在党旗下 记贺龙将军 | 刘漠冰 刘炳之等 何其芳 | 延安文萃(下)第976页 先驱者之歌第21页 老战士诗文集第2集第190页,何其芳文 集第2卷第290页 | 深切的怀念——纪念敬爱的爸爸贺龙同志 我想起您,我们的司令员——怀念贺龙同志 贺龙在川黔边的故事 怀念贺龙同志 回忆贺龙同志 回忆贺龙同志在冀中 贺龙记 贺 龙(1894—1969) 虎将贺龙 我跟贺龙闹革命 难忘的记忆 贺龙同志讲党课 红军时期贺龙同志的几个故事 贺龙(1896—1969) 贺龙同志在赤溪河畔 贺龙同志入党前的几件事 贺龙将军(一、二) | 贺鹏飞等 何其芳 祁天运 何世炀 周士第 韩守营萧志 王唯廉 戴晋新 郭桐 柯云阶遗作德 峰整理 王云开口述徐文 仲整理 潘显忠 赵本洛 陈涛周林宝 赵清学等 许和钧 萧三 | 光辉的榜样不朽的业绩第451页 光辉的榜样不朽的业绩第466页 酉阳文史资料选辑第4辑第9页 酉阳文史资料选辑第4辑第80页 周士第回忆录第191页 河北文史资料选辑第10辑第1页 现代史料第1集第148页 *环华百科全书第9册第433页 *国共风云名人录第4集第24页 征途(1)第134页 征途(4)第238页 星火(4)第14页 星火(6)第1页 将帅录第43页 追求真理的足迹第147页 革命回忆录第8集第51页 萧三文集第18页、第29页,珍贵的纪念第 71页、第83页 | 贺龙同志在晋绥 贺龙同志战斗在洪湖 对“贺龙同志战斗在洪湖”一文的质疑 | 萧三 | 萧三文集第39页 湖北文史资料第1辑第1页 湖北文史资料第5辑第196页 | 贺龙在成都 南昌起义前的贺龙资料选编 悲痛忆元勋——记贺龙同志二三事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西北军区司令员贺龙 贺龙(1896—1969) | 马识途 赵铦平 周末报编委会编 | 景行集第9页 湖南文史资料选辑第21辑第218页 湘潭文史资料第1辑第97页 *新中国人物志(上)153页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第3卷第730页 | 贺龙 我追随贺龙将军北伐 贺龙的故事 | 刘雁声 刘应铭 伍学生 | 解放军将领传(2)第297页 黔东南文史资料第4辑第134页 燎原(4)第52页 |
贺龙贺龙年谱 贺龙在川东南 | 《贺龙年谱》编写组 中共四川省涪陵地 委党史工委编 |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8年版457页 解放军出版社1988年版525页 | 往事追寻忆贺龙 | 中共桑植县委党史 办主编 |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83页 | 贺 龙 贺龙传 中国元帅贺龙 贺 龙 | 刘 允编 《贺龙传》编写组编 水 工 黎 白 | 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492页 当代中国出版社1993年版677页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5年版426页 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248页 |
早年贺龙 贺龙年谱 将军心目中的贺龙元帅:纪念贺龙同志诞辰一 百周年 | 向同伦 李烈主编 纪念贺龙同志诞辰 一百周年组织委 员会等编 | 红旗出版社1996年版391页 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809页 岳麓书社1996年版391页 | 贺龙与战斗剧社 | 陕甘宁晋绥联防军 抗日战争史编审 委员会编 | 军事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335页 | 贺龙与四川 毛泽东与贺龙 我与贺龙 | 陈文书 宁志一编 王福生等 翁淑馨述 吴如嵩 文 | 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355页 北京出版社1998年版384页 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160页 | 贺 龙 贺龙与程砚秋 贺龙大传(上、中、下) 共和国元帅:贺龙 体育战线拨乱反正的一件大事,中央批准撤销 “五·一二命令”,推倒强加给贺龙等同志的 一切诬蔑不实之词 | 谢武申 谢武申 刘秉荣 李庚辰主编 | 昆仑出版社1999年版201页 华文出版社1999年版314页 同心出版社1999年版3册 长征出版社2000年版2册 人民日报1979年2月13日 | 贺龙与贺龙中学——纪念贺龙同志诞辰九十周 年 | 钟师统等 | 光明日报1986年3月21日 | 三九年前线访贺龙 丰功伟绩、典范永存——纪念贺龙同志诞辰九 十周年 | 陆 诒 中共湖南省委党史 资料征集研究委 员会 | 上海政协报1986年3月21日 湖南日报1986年3月22日 | 武将爱文才,元帅重教育——纪念贺龙同志诞 辰九十周年 | 钟师统 | 人民日报1986年3月22日 | 贺龙同志在抗战初期 党的武装,党的战士——忆抗战和解放战争时 期贺龙同志二三事 | 裴周玉 栗光祥 | 人民日报1986年4月13日 解放军报1987年7月27日 | 往事追寻忆贺龙 贺龙上书孙中山考辨 孙中山与贺龙 新中国体育事业的奠基人——亚运前夕怀念贺 龙同志 | 薄一波 向同伦 向 超 北京体育学院部分 师生 | 人民日报1989年3月9日 团结报1989年8月5日 团结报1990年1月6日 人民日报1990年6月21日 | 贺龙与红军中的美国战士 贺龙将军的脚印 中共中央关于为贺龙同志彻底平反的决定 | 向 超 汪文亚 | 人民政协报1990年6月22日 解放军文艺1955年8期 党史资料通讯1982年21期 | 贺龙与武当山 | 武当山武当拳法研 究会 | 武当1983年1期 | 贺龙究竟是何时任晋绥军区司令员的 贺龙与战斗剧社(2、3) 怀念贺老总 贺龙在黄石整军建团的情况补遗 介绍一组新发现的反映贺龙早期活动的史料 论贺龙的体育思想——张彩珍在贺龙的体育思 想讨论会上的发言 | 袁 伟 鱼 讯 田麟勋 曹伯卿 田茂德等 | 党史文汇1985年2期 延安文艺研究1986年1、2期 云南党史通讯1986年1期 湖北党史通讯1986年2期 湖南党史通讯1986年2期 安徽体育史料1986年2期 | 新中国体育事业的开拓者——纪念贺龙同志诞 辰九十周年 | 李梦华 | 湖南党史通讯1986年2期 | 贺龙一家气贯长虹 贺龙的足迹 贺龙抗战时期体育思想初探 战功赫赫的元帅——纪念贺龙诞辰九十周年 | 赵清学 刘雁声 王增明 刘金田 | 名人传记1986年3期 文献和研究1986年3期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1986年3期 军事史林1986年3期 |
对贺龙北伐时几件史实的订正 贺龙被害内幕——“文化大革命”期间林彪、江 青一伙迫害贺龙元帅纪实(上、中、下) | 刘继增 杨金路等 | 江汉论坛1986年8期 法律与生活1986年10、12期 | 贺龙同志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 关于贺龙同志体育思想形成的探讨 贺龙与“神兵” 贺龙斗说客 晋西北开创与贺龙 试论贺龙世界观的转变 贺龙同志在南昌起义前后 贺龙参加“八一”南昌起义前的三次重大抉择 ——兼述贺龙在河南 | 路燕林 潘靖五 梅兴无 梅兴无 马云 刘小康 刘雁声 张 绛 | 山西革命根据地1987年1、7期 四川体育科学学报1987年1期 军史资料1987年3期 名人传记1987年5期 山西地方志1987年5期 湖南党史通讯1987年5期 四川党史研究资料1987年8期 河南党史研究1988年1期 | 贺龙司令员二三事 贺龙将军在文水中学 简论贺龙的体育思想 抗日战争时期贺龙革命活动大事年表 最初的脚步——贺龙早期革命斗争历史考察 无高不可攀——贺龙与新中国的登山运动 贺龙的故事 贺龙在停战前后 贺龙军事思想初探 贺龙和黔军将领杨其昌 贺龙在川东南的统战工作 贺龙在云南 对《贺龙年谱》一份电报日期的订正 论贺龙在湘西北坚持八年武装斗争的历史条件 贺龙在文革中含冤而死 | 王树森 田红海 谢香道 张宝贵 尚立昆 谢武申 田映兵等 刘秉荣 顾永忠 胡奇明 向同伦 菡 芳 于化民 郑 立 中共《贺龙传》编写 小组 | 山西老年1988年1期 山西地方志1988年34期 江西大学学报1988年3期 贵州档案史料1988年3期 军事资料1989年3期 党史文汇1989年5期 中华英烈1990年1、2期 名人传记1990年1期 军事历史研究1990年3期 四川统一战线1990年8期 四川统一战线1990年10期 名人传记1990年12期 档案史料与研究1993年1期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1994年1期 *传记文学1995年66卷1期 | 关于贺龙出身及其他 对贺龙生平研究中的若干问题的辨析 贺 龙 贺龙元帅大型生平画册出版 贺龙元帅逝世20周年、军事文选出版 贺龙已故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九十七周年诞辰 传记出版 | 苏 姗 刘树发 黄震遐编著 李方诗等主编 李方诗等主编 李方诗等主编 | *传记文学1995年66卷1期 湖湘论坛1997年2期 *中共军人志第460页 中国人物年鉴(1989)第289页 中国人物年鉴(1990)第311页 中国人物年鉴(1994)第328页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贺龙 | 中国人物年鉴社编 辑 | 中国人物年鉴(1999)第13页 | 纪念人物: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贺龙大传》出 版 | 李维民主编 | 中国人物年鉴(2000)第422页 | 贺 龙(1896—1969) | 廖国良 田园乐编 写 | 中国工农红军事件人物录第477页 | 贺 龙(1896—1969) 贺 龙 | 范济国 《毛泽东交往百人 丛书》编委会 | 中国革命史人物传略第258页 毛泽东交往百人丛书·军事人物篇第272 页 | 和肖克密切而持久的战斗情谊 | (美)哈里森·索尔 兹伯里 | 外国人眼中的中共将领第100页 | 他活像《水浒传》里的绿林好汉 他有着最动人的个人生活 父亲、大姐和堂弟 | (德)王安娜 (美)尼姆·韦尔斯 (新西兰)路易·艾 黎 | 外国人眼中的中共将领第105页 外国人眼中的中共将领第108页 外国人眼中的中共将领第117页 | 华北抗日战场上的一个“侧影” | (美)埃文斯·福代 斯·卡尔逊 | 外国人眼中的中共将领第121页 | 洛阳归来二三事 | (英)詹姆斯·贝特 | 外国人眼中的中共将领第124页 |
深情话洪湖 | (新西兰)路易·艾 黎 | 外国人眼中的中共将领第127页 | 他又高又壮,人、鬼、猛兽一概不怕 | (美)艾格妮丝·史 沫特莱 | 外国人眼中的中共将领第96页 | 贺龙之死 贺龙(1896—1969) 贺龙(1896—1969) 贺龙(1896—1969) 贺龙(1896—1969) | 杨金路 江海洋 马洪武等编写 廖盖隆等主编 京声 溪泉 刘雁声 | 名人之死(二)第312页 抗日战争事件人物录第164页 现代中国政界要人传略大全第696页 新中国名人录第111页 解放军将领传第二集第297页 |
贺龙 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始人之一。原名文常,字云卿,湖南桑植人。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历任国民革命军师长、军长等职。1927年8月1日参加南昌起义,任起义军总指挥。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回湘鄂西地区组建革命武装和开辟革命根据地。1930年任红军第二军团总指挥。1931年3月红二军团改编为红三军,任军长。1934年10月率部在贵州东部与红六军团会师,红三军恢复红二军团番号,成立红二、六军团总指挥部,任总指挥,开辟了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1935年参加长征。1936年7月任红二方面军总指挥,同张国焘的右倾分裂主义错误进行了斗争。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师师长,率部深入敌后,创建晋绥抗日根据地。后任陕甘宁晋绥五省联防军司令员和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统一领导陕甘宁和晋绥两地区的军事指挥和财政经济建设。解放战争时期,任西北军区司令员、中共中央西北局第二书记。建国后,历任西南军区司令员、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三书记、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主任。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中共第七次、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当选为中央委员,后当选为第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由于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迫害,于1969年6月9日病逝。 贺龙1896~1969He Long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国家体委主任。新中国体育事业的主要开创者。湖南省桑植县人。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1927年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南昌武装起义,任总指挥。1935年参加长征,是中国工农红军创始人之一。抗日战争中任一二○师师长时,组织了著名的“战斗”篮球队,他积极提倡开展部队体育活动。1949年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西南军区司令员、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1952年11月兼任国家体委主任。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衔。他积极提倡开展群众体育活动,重视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运动技术水平;重视建设优秀运动员队伍,培养出屡建功勋的中国乒乓球队和中国登山队;重视加强体育运动的宣传工作,关心大型体育场馆的建设,创建了培养体育人才的体育学院多所。 
贺龙为运动员陈镜开颁奖
贺龙1896~1969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之一。原名文常,号云卿,湖南桑植人。早年参加中华革命党。任湘西护国军营长。到四川后任靖国军团长、旅长。1923年被孙中山委任为四川讨贼军第一旅旅长。后任湘西镇守使、建国川军师长等。1926年参加北伐,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师师长、独立第十五师师长、第二十军军长。1927年参加领导南昌起义,任起义军总指挥。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与周逸群等到湘西开辟根据地。历任红四军军长、中共中央湘鄂西分局委员、红二军团总指挥、红二军团和红六军团总指挥兼湘鄂川黔军区司令员。1935年11月率部长征,途中任红二方面军总指挥,曾同张国焘右倾分裂主义进行斗争。参加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历任八路军第一二○师师长、晋绥军区司令员、陕甘宁晋绥五省联防军司令员、中共第七届中央委员、西北军区司令员、中共中央西北局第二书记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西南军区司令员、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三书记、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体委主任、中共第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等。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文化大革命” 中受残酷迫害,病逝于北京。 贺龙中国军事家。元帅。1896年3月22日生,1969年6月9日去世。1914年参加中华革命党。20岁时,曾率21名青年持菜刀组织农民武装。1918~1925年任湖南靖国军营长、团长、旅长、师长。1926年任国民革命军第8军6师、第9军1师、15师师长,第20军军长。1927年8月1日任南昌起义总指挥。1928年后任红4军、红3军军长,第二方面军总指挥。八路军第120师师长,西北军区司令员。1954年任国务院副总理、国防委员会副主席。1959年任中央军委副主席。1952年起兼任国家体委主任。是中共第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文化大革命”时遭迫害。 贺龙 164 贺龙1896—1949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原名贺文常,字云卿,湖南桑植县洪家关人。曾任护国军、四川讨贼军营、团、旅长,国民革命军师、军长等职。1927年8月,参加领导了南昌起义,9月在瑞金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军长、中共湘鄂西前敌委员会书记、红二军团总指挥、红二方面军总指挥,领导创建了洪湖湘鄂边革命根据地及红二、六军。对“左”倾冒险主义错误领导作了严肃的斗争,在“肃反”中保护了一批干部。长征中,坚决贯彻遵义会议决议,对张国焘的分裂主义活动进行了斗争。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师师长、晋西北军区司令员、晋绥军区司令员、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司令员等。率部配合忻口战役,建立并扩大了晋西北抗日根据地;打破日军对冀中的围攻,巩固了冀中抗日根据地;领导晋绥军民粉碎日伪的扫荡、蚕食,切断日军交通线,不断巩固扩大了晋绥抗日根据地,屏障了陕甘宁边区;后指挥所部参加对日大反攻。解放战争时期,任西北军区司令员兼晋绥军区司令员、兼西北军政大学校长、西安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中共中央西北局第二书记。此时,与聂荣臻共同指挥、组织发动绥远、晋北、西北、大同、卓资山、集宁等战役。并与晋冀鲁豫军区一部发动晋南战役。率18兵团等部进军大西南,协同第二野战军发起成都战役,解放西南广大地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西南军区司令员、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三书记、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领导对国民党军起义、投诚部队和被俘人员的整编及改造工作;指挥部队肃清国民党残余武装和土匪,稳定了西南局势;指挥了昌都战役,促进了西藏的和平解放。1954年6月后,先后任中央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共中央国防工业委员会主任、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主任。1955年9月,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一级八一勋章、独立自由勋章、解放勋章。曾当选为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第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在林彪反革命集团迫害下,1969年6月9日于北京病逝。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予以彻底平反昭雪。著有《关于整军问题》、《论甄家庄的歼灭战》、《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民主传统》等。 ☚ 胡宗南 罗炳辉 ☛
贺龙 177 贺龙1896—1969湖南桑植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体委首任主任。抗日战争时期在艰苦条件下,就很重视在部队和群众中开展体育活动,所部一二○师战斗篮球队,誉满八路军和新四军。在任国家体委主任期间,以其崇高威望取得国家领导及有关部门支持,建立基层体育组织;在开展以广播体操为中心的多样化经常性群众体育与国防体育,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上取得重大成就; 并培养出中国乒乓球队、登山队这样两个先进体育集体。 ☚ 甘风池 董守义 ☛ 贺龙 贺龙1896—1969He Long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人和主要领导人之一。原名贺文常,字云卿。湖南桑植人。出身贫苦。早年参加孙中山领导的革命。1916年率青年农民持菜刀袭击芭茅溪盐局,夺取枪支组织农民武装。1922年,曾被孙中山任命为四川讨贼联军第九混成旅旅长。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历任国民革命军第八军第六师师长兼湘西镇守使、第九军第一师师长、第二十军军长等职。 大革命失败后,贺龙率部毅然参加了八一南昌起义,任起义军总指挥。从此开始了创建人民军队和开辟革命根据地的斗争。1927年9月,在起义军南下途中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底,奉命回到湘鄂西地区组织和领导武装斗争。1928年初,在湘鄂西相继领导了监利、石首、华容、南县等地的年关暴动和桑植起义。后在湘鄂西创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任军长。至1929年夏,初步形成了以桑植、鹤峰为中心的湘鄂边革命根据地。1930年秋,率部去洪湖地区,与周逸群、段德昌领导的红六军合编为红二军团,任总指挥,并使湘鄂边、洪湖两根据地连成一片。1932年秋,由于“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指导被迫退出洪湖地区,返回湘鄂边。1934年6月,率部进入贵州,创建了黔东革命根据地。同年10月,与任弼时率领的红六军团会师,任红二、红六军团总指挥。随后又创建了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并兼任中共湘鄂川黔军分会主席和湘鄂川黔军区司令员。1935年11月率部撤离湘鄂川黔根据地开始长征。1936年9月,红二、红六军团与红三十二军合编成红二方面军,任总指挥。在长征途中,与张国焘的分裂活动进行了斗争,维护了党和红军的团结。 抗日战争爆发后,贺龙任八路军第一二○师师长,率部深入敌后开辟了晋西北抗日民主根据地。1938年12月率部挺进冀中,打破日军多次“扫荡”,巩固了冀中抗日根据地。1940年2月率部返回晋西北。6月,连续进行了 一个月的反“扫荡”战斗,作战250余次,歼敌4500余人。同年11月,成立晋西北军区,任司令员。1942年6月任陕甘宁晋绥五省联防军司令员。 解放战争时期,贺龙历任晋绥军区司令员、西北军区司令员、第 一野战军第 一副司令员等职,参与指挥了绥远、晋北、大同、集宁,晋南等战役, 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立下了不朽功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贺龙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西南军区司令员、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三书记、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主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共中央国防工业委员会主任等职。1964年起主持中共中央军委日常工作,对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正规化现代化,对新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1955年贺龙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在中共第七次、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在中共八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文化大革命”中,遭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诬陷和人身摧残, 1969年6月9日被迫害致死。著有《南昌起义与我军建设》、《湘鄂西初期的革命斗争》 等。 ☚ 朱德 刘伯承 ☛ 贺龙 贺龙1896—1969He long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原名贺文常,字云卿。湖南桑植人。生于1896年(光绪二十二年)3月22日。早年参加孙中山领导的中华革命党。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1927年参加领导南昌起义,任起义军总指挥,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军长、中共湘鄂西前敌委员会书记、红二军团总指挥、红二方面军总指挥、八路军一二○师师长、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司令员、西北军区司令员、中共中央西北局第二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西南军区司令员、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三书记、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主任、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央军委国防工业委员会主任、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是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第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1969年6月9日在北京逝世。 ☚ 罗章龙 叶挺 ☛
贺龙 贺龙1896—1969Helong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始人与杰出领导人之一。生于湖南省桑植县的贫农家庭。本名文常,字云卿。1914年加入中华革命党。1922年曾被孙中山任命为四川讨贼联军第九混成旅旅长。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 历任国民革命军第八军第六师师长、第九军第一师师长、独立第十五师师长、第二十军军长。1927年参加领导“八一”南昌起义,任起义军总指挥。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初与周逸群等进入洪湖地区,组建了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任军长兼前敌委员会书记,后经艰苦转战创建了湘鄂西革命根据地,1930年任红军第二军军长兼第二军团总指挥、中共湘鄂西分局委员。1931年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工农兵代表大会第一届中央执行委员。1934年在贵州印江与任弼时、王震领导的红六军团会合后, 开辟了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任红二、六军团总指挥兼湘鄂川黔军区司令员、中共湘鄂川黔军委分会主席、红二方面军总指挥。坚决抵制党内 “左”倾错误路线。对工农红军的创建和发展,对革命根据地的开辟和巩固,做出了贡献。1935年参加红二方面军长征, 同张国焘右倾分裂路线进行了坚决斗争。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师师长,创建了晋绥抗日根据地。1940年任晋北军区司令员。1942年任晋绥军区司令员、陕甘宁晋绥五省联防军司令兼财经委员会副主任。解放战争时期, 任西北军区司令员、中共中央西北局第二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西南军区司令员、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三书记、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主任。他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国防与体育建设以及解放军的革命化、现代化建设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他是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第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他历尽艰险、大公无私、党性纯、风格高,主动承担艰苦任务,一切服从党的决定、艰苦朴素,平易近人,倍受全党全军全国人民的尊敬和爱戴,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到残酷迫害。但他顾全大局,宁死不屈,爱憎分明,同反革命集团进行坚决的斗争。1969年6月9日在北京逝世。1974年党中央指示,为贺龙平反昭雪, 恢复名誉。 ☚ 叶挺 茅以升 ☛ 贺龙1896—1969字云卿,湖南桑植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南昌起义军总指挥、红二军团总指挥、红二方面军总指挥、八路军120师师长、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副司令员、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体委主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共第七、第八届中央委员,第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文革”中受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诬陷迫害,1969年6月9日逝世。参见“军事”中的“贺龙”。
贺龙中国无产阶级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始人之一。1926年参加北伐。1927年参加领导南昌起义,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军团总指挥,红军二、六军团总指挥,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20师师长。解放战争时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晋绥军区司令员、西北军区司令员、西南军区司令员、中央军委副主席。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曾指挥过著名的文家墩、陈家河、忠堡、田家会战斗和进军大西南作战。著有《南昌起义与我军建设》、《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民主传统》等军事著作。参见“历史”中的“贺龙”。 贺龙1896~1969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事家。湖南桑植人。1916年率21名青年持菜刀夺占芭茅溪盐局,开始了武装斗争活动。曾两次参加北伐战争,升任国民革命军第20军军长。1927年参加领导了南昌起义,任起义军总指挥。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起义军失利后回湘鄂西发动和领导武装斗争。从1928年7月起,先后任中国工农革命军第4军军长,红2军团总指挥兼第2军军长,红2、6军团总指挥兼湘鄂川黔军区司令员,红二方面军总指挥等职。长征中,对张国焘分裂党和红军的活动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先后指挥了抢渡金沙江战役、甘南战役、山城堡战役等。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第120师师长、晋西北军区(后改为晋绥军区)司令员、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司令员,先后参与指挥了忻口、齐会、黄土岭等战役、战斗,击毙日军水原少将和阿部中将,创造了平原歼灭战和山区歼灭战的范例,并指挥120师和新军主力参加了“百团大战”。解放战争时期,历任晋绥军区、晋绥野战军司令员,西北军区司令员等职,参与发动和指挥了绥远、晋西北、大同、晋北、晋南等次战役。新中国成立后,任西南军区司令员,直接指挥部队追歼残敌和剿匪斗争,完成了解放大西南的任务。后历任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国家体委主任、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央国防工业委员会主任。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 贺龙 贺龙1896~1969原名文常,字云卿。桑植人。1914年参加中华革命党。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任总指挥。9月,加入共产党。后任红二军团总指挥兼第二军军长,红二、六军团总指挥、红二方面军总指挥。参加长征。后历任八路军一二0师师长、晋西北军区司令员,解放军晋绥军区司令员,西北军区司令员,第一野战军第一副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西南军区司令员、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三书记,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体委主任、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中共中央国防工委主任。1955年授元帅军衔。是中共七届、八届中央委员,在八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著有《南昌起义与我军建设》,《湘鄂西初期的革命斗争》、《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民主传统》等。 ☚ 钟赤兵 贺恕 ☛ 贺龙 贺龙1896—1969原名文常,字云卿。桑植县人。1914年加入中华革命党。曾任湘西护国军营长、靖国军团长,川军混成旅旅长、师长、镇守使。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任国民革命军第九军第一师师长、第二十军军长。1927年参加领导南昌起义,任起义军总指挥。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军军长、中共湘鄂西前委书记、红二军团总指挥、红三军军长、红二六军团总指挥兼湘鄂川黔军区司令员、红二方面军总指挥。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师师长、晋绥军区司令员、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任晋绥军区、晋绥野战军司令员、西北军区司令员、中共中央西北局第二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西南军区司令员、中共中央西南区第三书记、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国际委员会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体委主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兼国防工委主任。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是中共第七、第八届中央委员,第八届政治局委员。“文革” 中被迫害致死。1928年平反。著作有《南昌起义与我军建设》、《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民主传统》等。 ☚ 李思安 王新元 ☛ 贺龙1896—1969原名文常,字云卿,湖南桑植人。在北伐时,任国民革命军师长、军长等职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参加领导“八一”南昌起义,任起义军总指挥。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与周逸群等在湘鄂西建立革命武装,开辟革命根据地。曾任红四军军长、前委书记、中共湘鄂西分局委员、红二军团总指挥等职。1934年在贵州东部与任弼时领导的红六军团会合后,开辟了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历任红二、红六军团总指挥兼湘鄂川黔军区司令员、第二方面军总指挥等职。在长征中,坚决反对张国焘的右倾分裂主义。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师师长,创建晋绥抗日根据地,后任陕甘宁晋绥五省联防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任西北军区司令员、中共中央西北局第二书记。建国后,曾任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体委主任等职。在中共第七次、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后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在“文革”期间,由于受林彪、江青集团的迫害,于1969的6月9日病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