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盡(尽)Jìn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天津之武清、山西之朔州有分布。《续通志·氏族略》收载,未详其源。 唐代有尽忠; 宋代有尽言,眉山人,秦桧死,推汤鹏举为侍御史。 盡jìn❶完,竭。張衡《東京賦》:“賦政任役,常畏人力之盡也。” ❷止,終。張衡《西京賦》:“眾變盡,心酲醉。” ❸皆,都。邊讓《章華臺賦》:“竭四海之妙珍兮,盡生人之秘玩。” ❹達到極限。張衡《西京賦》:“擭胎拾卵,蚳蝝盡取。” ❺出其所有。邊讓《章華臺賦》:“致虔報於鬼神,盡肅恭乎上京。”張衡《西京賦》:“命般爾之巧匠,盡變態乎其中。” 盡jǐn尽也;任也。杜甫《朱凤行》诗:“愿分竹实及蝼蚁,尽使鸱枭相怒号。”白居易《题山石榴花》诗:“争及此花檐户下,任人采弄~人看。”此与任字互文。又《行香归》诗:“鸾台龙尾道,合~少年登。”尽字自注上声。司空图《有感》诗:“功臣~遣词人赞,不省沧洲画鲁连。”和凝《柳枝词》:“醉来咬损新花子,拽住仙郎~放娇。”秦观《南乡子》词:“~道有些堪恨处,无情,任是无情也动人。”上用尽字,下用任字,亦互文。僧挥《洞仙歌》词:“爱横管孤度《陇头》声,~拚得幽香,为君分付。”赵辑《宋金元人词》本《篁㟳词》,刘子寰《玉漏迟》词:“楼居簟枕清凉,~永日阑干,与谁同凭。”《乐府阳春白雪》前二贯酸斋小令《蟾宫曲》:“相逢忘却余咱,梦隔行云,~好诗夸。”《乐府群玉》一任则明小令《沉醉东风》:“~醉梅花不要醒,怕孤负良辰媚景。” 盡“尽”的繁体字。 上一条: 尽 下一条: 侭
盡“尽”的繁体字。 上一条: 尽 下一条: 浕 尽儘、盡ㄐㄧㄣˇ;ㄐㄧㄣˋjǐn; jìn二2286①动让;优先。⑴冀鲁官话。河北:因为他小,所以什么事都~着他‖我们这里可好了,有点什么福利,都你~我,我~他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一折:「虽然是不关亲,可怜见命在逡巡,济不济权将秀才来~。」⑵中原官话。陕西商县张家塬〖tsin53〗。致个东西,你比我更需要,我~给你吧‖你有钱吗?先~给我些。新疆吐鲁番〖 〗。先~老人和小孩儿上。⑶晋语。山西太原〖 〗。有好的先~老人吃。⑷兰银官话。新疆乌鲁木齐〖 〗。梨先~好底吃,剩下烂底㧫掉去算咧。⑸西南官话。湖北随州。四川成都〖 〗。~他走‖~他去。②动任;任凭。⑴冀鲁官话。河北。山东。可不能~着人家欺侮咱。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他那里~人调戏軃着香肩,只将花笑撚。」《聊斋俚曲集・富贵神仙》第八回:「光玩耍懒进书房,离了师傅蜂无王,上山爬岭~你撞。」⑵西南官话。湖北随州。③动对…说。湘语。湖南。周立波《山乡巨变》:「你一下了决心,就会一脚不移的,不过按照政府的自愿政策,不能不~你两句。」④副很。⑴西南官话。四川成都〖 〗。在那些年辰,有稀饭吃就~不错了。⑵吴语。浙江金华岩下〖 〗。耕日今日嬉得~味舒服‖去望戏的农~多。⑶闽语。福建福州〖 〗、建瓯〖 〗、莆田〖 〗。~好。福建厦门〖 〗。地掘到~深地锄得很深。⑤副净;全。⑴东北官话。东北〖 〗。这几天~是下雨。⑵兰银官话。甘肃武威。孙其芳《敦煌词中的方言释例》:「《望远行》云:『弯弓如月射双鵰,马蹄到处~云消。』又云:『行人南北~歌谣。』二尽字,河西方言均为都、全之意。~云消,意即是云~消、云全消。」⑶西南官话。贵州赫章〖 〗。~是些娃娃。⑷赣语。江西南昌〖 〗。一碗肉~是肥个。⑥副老是;总是;没完没了地。⑴中原官话。江苏徐州〖 〗。~不走‖~说不完‖事情已经过去了,~责备他也无益。⑵西南官话。湖北武汉〖 〗。你~不吃,都冷了‖等你,你~不来。四川成都〖 〗。哥哥也在病中,你又有小娃娃,~在这里做啥?沙汀《兽道》:「『你就咬着一句话~说么!』姑母有时阻止他说下去。」广西桂林〖 〗。莫~动~动。云南楚雄〖 〗。~说不完‖~不定。⑶赣语。江西南昌〖 〗。一碗饭~吃~吃。⑷客话。福建永定下洋〖 〗。佢拿到信来~看。⑦副尽管;随便。⑴中原官话。江苏徐州〖 〗。有意见~提‖~饱吃只管吃饱‖~挑~拣。⑵兰银官话。甘肃兰州〖 〗。《三娃的故事》:「价~谋着多挑上些儿,卖掉了养活妈的哩。」⑶吴语。浙江金华岩下〖 〗。约让尔~骂‖钞票~用,弗要苦痛。   盡尽(1次) 净尽。严杀~兮弃原野《歌·国》 盡jinB14D “尽”的繁体。 盡jìnJ188 “尽(jìn)”的繁体。完毕;全部:~情/~头/~心/~力/~量(达到最大限度)/~职/~兴/~忠/竭~/穷~/无~/详~/大~/罄~/小~/自~/~善~美/~人皆知/赶~杀绝/薪~火藏/穷形~相/鞠躬~瘁。以上不作“儘”。另见“儘”。 〖盡〗 (一)粵 zeon6〔自潤切〕普 jìn ❶ 完,沒了,後來引申為沒有。許慎《說文解字》:「〜,器中空也。」蘇洵《六國論》:「薪不〜,火不滅。」 ❷ 盡頭。蘇軾《前赤壁賦》:「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也。」 ❸ 全部用出,有詞語「〜力」、「〜心」。諸葛亮《出師表》:「進〜忠言。」 ❹ 達到頂點。王勃《滕王閣序》:「興〜悲來。」 ❺ 副詞,全部,都。姜夔《揚州慢》:「過春風十里,〜薺麥青青。」(薺【粵 cai5〔似米切〕普 jì】:薺菜。) ❻ 副詞,最。杜牧《阿房宮賦》:「〜態極妍。」
(二)粵 zeon2〔准〕普 jǐn 儘量,盡可能。《禮記.曲禮上》:「虛坐〜後,食坐〜前。」(虛坐:進餐前後的座位。食坐:進餐期間的座位。)
聿·盡yù·jìn (甲) (篆) 会意字,甲骨文像右手执笔,本义为“笔”。《说文》:“聿,所以书也。”即用来作书写的工具。扬雄《太玄经·饰》:“舌聿之利,利见知人也。”司马光集注:“聿,笔也。”作意符生成了筆、書(用笔写下所说的话,简化为“书”)、畫简化为“画”)等。许慎认为:秦本读“笔”,后为笔取代,主要用作文言虚词。作声符时常与“”(省去“皿”)相混同。盡,甲骨文像手持毛刷刷洗盆盂,意思与“净”同,简化为“尽”。笔与毛刷,形相似,质相同,功用虽有别,但可通用。刷子照样可以写字,写大标语;毛笔也可当刷子。作声符生成的形声字有: lǜ 律(法律) jin 阴平:津(金文为舟、淮会意,本义为渡口。小篆为形声,以“盡”为声) 去声:烬(灰烬) 浕(水名,在陕西) 赆(临别时赠送或馈赠的 财物) 荩(草名) 相关链接 1.肄(yì)、肆(sì),古为一个字,金文与大篆右边为“隶”(与“逮”同,及也。非为奴隶之“隶”),似为声符,本义不清。《广韵》:“肄,习也。”似为通假义。“肄业”用此义。 2.肆,古音“息利切”(客家话现仍读“四”为xì),义项甚多,与市、悉、尸、力、极等音近,可能是个表音符号。古代的“肆”是卖东西的地方,特指店铺。为了便于经营管理,市内店铺、摊贩按经营商品种类分别排列,称为列、肆、次、列肆、市肆或市列。故有“茶楼酒肆”之说。肆,有“肆长”,是封建社会中商肆、行会的首领。谐“市”之音。 3.沈兼士认为“聿”是以“一”为声的形声字,可资参考。(参见《广韵声系》856页)
98.趣談“盡”字盡,初文像用撣帚把器皿中的殘留物掃乾淨,表示結束。加火爲燼,表示化爲灰燼,一無所有。借爲“全部”“盡量”。
盡尽, 甲骨文; 金文; 篆jìn[聿(手執牛尾,作爲撣帚,意符)+皿(器皿,意符)→盡(《説文》:“盡,器中空也。從皿, 聲。”盡,事畢用帚刷淨器皿。表示結束〈盡興〉,完了〈取之不盡〉,引申爲所有〈盡力〉,完全〈屋裏盡是同鄉〉。又引申爲自己結束生命〈自盡〉。“盡”與“淨”音與義皆近。)] 《詩經·小雅·四月》:“盡瘁以仕,甯莫我有。”(盡力爲國效勞,無人助我一臂。) [春秋] 左丘明《左傳·桓公十五年》:“人盡夫也,父一而已,胡可比也。”(女子未嫁時,人人都可以做其丈夫,父親只有一人,怎麼可以相比?) 《孟子·盡心下》:“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完全相信書上所説,還不如没有書爲好。) [唐] 王維《送元二使安西》:“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盡 ☚ 盈 盅 ☛ 盡 (jìn)从皿,㶳聲。 【按】盡,《説文》:“器中空也。”引申指完結。 盡 ☚ 㶳 昚 ☛ 000013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