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皮肤霉菌病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皮肤霉菌病

皮肤霉菌病

皮肤霉菌病分为浅部和深部两类。浅部霉菌病中头癣已很少见,但体癣,股癣、手脚癣仍为部队多发病,尤其是驻南方部队,由于气温高、湿度大,体癣、股癣、手脚癣和花斑癣的发病更为突出。深在性霉菌病在部队中更为少见,本条目只对由白色念球菌引起的几种霉菌性皮肤病作扼要的叙述。
体癣 多由红色毛癣菌、石膏样癣菌或絮状表皮癣菌所引起。开始为一群针头大的淡红色丘疹或丘疱疹,逐渐发生远心性扩大而出现环形损害,基本上是呈正圆形,其中心部分只有轻度细屑接近正常,而沿边缘部分排列着针头大的丘疹、丘疱疹、疱疹、鳞屑,稍高出皮面。继续发展后,环形损害不断向外扩大,而中心部分又产生新的环形皮疹。因此,一个体癣损害往往由内向外形成2~3个环形疹。体癣可发生在任何部位的平滑皮肤上,但损害数目不多,一般为1~2个,直径0.5~10cm,很痒。根据病损为一环或多环形的特征即可诊断。必要时配合实验室检查(直接镜检)以确定诊断。
股癣 发生于腹股沟、阴囊、会阴和肛门周围等处的体癣,开始为1~2cm大小的圆形红斑,并向外围扩大,沿边缘部分出现针头大丘疹,丘疱疹稍高出皮面,中心部分往往为亚急性或慢性湿疹样改变,整个病损境界清楚。感觉剧痒。
脚癣 (包括手癣)病原菌以红色癣菌最多,石膏样癣菌、絮状表皮癣菌也时有发现。气候、职业、个人体质、解剖部位、用药都和发生的脚癣有一定的关系。在湿度比较大的南方、穿胶鞋、脚多汗者容易患脚癣。公用浴盆、浴巾、拖鞋容易传播脚癣,由于大量应用磺胺、抗生素、皮质类固醇,引起体内菌群失调也易于发生广泛浅部癣菌病。
脚癣可分为四型:
❶水疱型,在趾侧,特别在第2、3 、4趾两侧或趾间、足外侧、脚心等处发生散在的皮内小水疱疮,发痒,抓破或干燥后形成针头大环形鳞屑。
❷鳞屑型、趾缝、趾侧、脚心、脚跟都可发生鳞屑型脚癣,在上述部位发生环状小鳞屑或小片状鳞屑,并反复脱落、发生。鳞屑下面皮肤略呈红色或正常,长时间反复发生后,趾缝、脚趾下面、脚跟处皮肤发生角化过度,冬季则可发生小皲裂,夏季又可发生小水疱、发痒。
❸浸渍型,第3、4趾间、趾缝皮肤潮湿、变白、浸软,如将浸软、变白的皮肤撕掉,下面露出发红、湿润的糜烂面,感觉痒、痛。
❹糜烂型,由于浸渍,不断磨擦或将浸渍变白、变软的皮肤撕掉,可见鲜红的基底或少量渗液而发生糜烂面,感痒痛,极易发生继发感染。
手癣的症状基本和脚癣相同,但以水疱型和鳞屑型多见。根据皮疹特点与实验室检查可确诊。
花斑癣 病原菌为花斑癣菌。临床表现为上胸、上臂、颈部有播散性淡褐色小斑片,略带细鳞屑,边缘比较清楚;有时可见较小的毛囊性皮疹,如损害扩大,则互相融合形成大片,产生颜色改变,有的为棕褐色,少数有色素脱失呈灰白色。一般不痒,在出汗时微痒,好发部位为胸骨区、两侧腋窝前缘、腹部、腰部、阴阜,少数可发生在头面部。根据临床表现特点与实验室检查发现特殊形态的霉菌。诊断不难,在暗室里用吴氏紫外线灯照射发病部位,可显示黄色或褐色荧光,吴氏紫外线灯检查并能确定发病的范围和是否已经治愈。
癣菌疹 霉菌或其产物从活动病灶经过血液播散到身体其他部位,机体对其发生变态反应,产生一种继发性损害,称为癣菌疹。临床可分下列几型:
❶汗疱疹型:手掌和手指两侧突然发生成群的针头大皮内小水疱,剧痒,甚至伴有灼热感。待原发病灶治愈后,皮疹不治自愈。
❷丹毒样型:下肢发生丹毒样红斑,伴有寒战和高烧,但红斑不象丹毒那么硬,压痛也较轻。
❸丘疱疹型:为泛发性播散性丘疱疹,有时合并全身症状如发热、食欲减退等。
❹湿疹型:为大片湿疹样改变,上下肢多。各型癣菌疹都有自限性,原发性病灶治愈后可自行消退。
浅部霉菌病的治疗,可根据各自的特点进行处理。
❶体癣和股癣的治疗:用癣药水:阿斯匹林2g,水杨酸钠2g加95%酒精至100ml搽患部,每天2~3次。也可用土槿皮酊搽患部。
❷脚(手)癣的治疗:鳞屑型和小水疱型脚癣可以涂用癣药水或新脚气灵药膏。浸渍型脚癣可在洗脚后先用1:6000高锰酸钾溶液泡脚,然后涂以癣药水,如果有刺激,可涂以脚气灵或新脚气灵药膏。有糜烂或继发感染时则用0.1%利凡奴尔溶液或0.02%呋喃西林溶液冷湿敷,每天4~5次,夏天可适当增加次数;待糜烂治愈时再按浸渍型脚癣治疗。
❸花斑癣的治疗: 先用40%硫代硫酸钠溶液搽患部,1~2分钟后再用3%盐酸溶液搽。
❹癣菌疹的治疗:应先治疗原发性病灶,原则是处理原发性病灶时要用比较温和的制剂,癣菌疹本身进行对症处理。
念珠菌性间搽疹 皮肤病变主要为粉红色、湿润性间搽性小斑片,周围可见很薄的带湿润性表皮,表皮边缘稍翘起,发生在腹股沟时,有些像股癣,但有时发生小皲裂的倾向。病程中由于不断搔抓而变成苔藓化。男性病员有时可患念珠菌性龟头包皮炎。多好发部位为阴股皱褶、腹股沟、臀部中间、乳房下、脐窝等处。
念珠菌性趾、指间糜烂 指缝有卵圆形区域的皮肤发白、浸软,病损中央有时发生小皲裂,基底发红,严重时浸软的皮肤可脱落而露出发红的剥脱面,疼痛,周围绕以翘起的发白的表皮,多发生在第3、4指间。第4趾间也为好发部位,症状和发生于手指缝时相同。有时不易和脚癣相鉴别,要依靠培养确定。
肛门周围念珠菌病 肛门瘙痒症的原因之一是白色念珠菌感染,此型念珠菌病多半由于口服四环素后发生,表现为肛门周围皮炎合并湿润浸渍性红斑,自觉剧烈瘙痒和烧灼感。根据特异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直接镜检或培养检查白色念珠菌的孢子和菌丝。
甲床炎、甲沟炎 多发于手指甲而且多半只侵犯一个指甲,甲周发生慢性炎症,偶有稀薄脓性分泌物,指甲周围皮肤增厚,侧缘有时发生糜烂,有压痛。指甲变厚,成为褐色,表面有横脊或沟纹,边缘可翘起。
念珠菌皮肤病的治疗,局部用制霉菌素粉或雪花膏加皮质类固醇激素涂擦,可以减轻炎症; 3%两性霉素乙的雪花膏或洗剂,或1%龙胆紫溶液每日涂1次,效果也好。

☚ 细菌性皮肤病   药疹 ☛

皮肤霉菌病

dermatophytosis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20:1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