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影戏的剧团
新中国成立后,皮影班社的恢复较顺利。50年代,全国有几千个影戏班社,从艺人员有数万之众。经过 “文革”的摧残,所剩无几。20世纪80年代在22个省、市中,仅有15个专业剧团(北京、唐山、秦皇岛、侯马、凌原、喀左、哈尔滨、桐乡、海宁、广德、武汉、湖南、陵丰、富平等剧团),从业人员总计只有400余人。以后相继在湖南、陕西、湖北、甘肃、青海以及台湾等地区,恢复、建立了不少剧团和影社,继续活跃在广大农村之中。为了提高演出质量和交流经验,文化主管部门曾多次举办木偶戏、皮影戏观摩演出会,中央文化部共举办了四次全国会演和一次部分省市皮影戏邀请赛。在山西、青海、湖南、河北、陕西等省都先后举办过省一级的皮影戏会演,河北唐山地区、陕西渭南地区、黑龙江望奎县等也组织过皮影戏会演。粉碎 “四人帮” 以后,皮影戏进入恢复阶段,实际上很需要 一个专业性的学术研究组织的帮助,1980年12月29日,中国木偶皮影艺术学会应运而生,推选虞哲光为会长,何德润、杨烽、洪冰、路景达、余所亚等为副会长,在文化部艺术局、全国剧协的领导下开展各项工作,多次组织各专业艺术座谈会,组织有关少儿演出周的活动,举办皮影艺术展览以及艺术交流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