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注释】 众:众人,大家。 察:考察,省思。 【赏析】 孔子谈到评价一个人或一件事时,说道: “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意思是:众人讨厌的,一定查清楚原因;众人喜欢的,一定查清楚原因。 孔子主张,评价一个人一件事,必须亲自考察,弄清原委,大家厌恶的,到底哪一点惹人厌恶;大家喜欢的,到底哪一点令人喜欢,从而得出自己的见解,而不能人云亦云,随波逐流。 孔子的主张,是涉及到认识人和事物的方法问题的至理名言。 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论语·卫灵公》大家都厌恶他,一定要考察一下;大家都喜欢他,也要考察一下。识别人才不能搞简单化,人云亦云。不注重调查分析,只会贤愚不辨,是非不分。 ☚ 二、识才 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