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皇帝的新装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皇帝的新装(丹麦)安徒生 〔梗概〕许多年前,有一位皇帝,为了要穿得漂亮,他不惜把他所有的钱都花掉。他既不关心他的军队,也不喜欢去看戏,也不喜欢乘着马车去游公园——除非是为了去显耀一下他的新衣服。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人们提到他的时候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 有一天,来了两个骗子。他们自称是织工,说他们能够织出人类所能想到的最美丽的布。这种布不仅色彩和图案都分外地美观,而且缝出来的衣服还有一种奇怪的特性: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 “那真是理想的衣服!”皇帝心里想,“我穿了这样的衣服,就可以看出在我的王国里哪些官员不称职,我就可以辨别出哪些是聪明人,哪些人是傻子。”于是他付了许多现款给这两个骗子,让他们马上开工。 骗子摆出两架织布机,装出工作的样子,可是他们的织布机上连一点东西的影子也没有。他们一再请求发给他们一些最细的生丝和最好的金子。他们把这些东西都装进自己的腰包,只在那两架空织布机上忙忙碌碌,一直搞到深夜。 “我倒很想知道,他们的衣料究竟织得怎样了。”皇帝想。 “我要派我诚实的老大臣到织工那儿去。”皇帝想,“他最能看出这布料是什么样子,因为他这个人很有理智,同时就称职这点说来,谁也比不上他。” 老大臣来到那两个骗子的屋子里,看见他们正在空织布机上忙上忙下。他把眼睛睁得特别大,“我什么东西也没有看见!”但是他没敢把这句话说出口来。 那两个骗子请他走近一点,同时指着那两架空织布机问他花纹是不是很美丽,色彩是不是很漂亮。可怜的老大臣的眼睛越睁越大,可是他仍然看不见什么东西,因为的确没有什么东西可看。 “我的老天爷!”他想,“难道我是个笨蛋?这决不能让任何人知道。难道我不称职?不成!我决不能让人知道我看不见布料。” “哎呀,美极了,真是美妙极了!”老大臣一边说,一边从他的眼镜里仔细地看,“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是的,我要呈报皇上,我对这布料非常满意。” “嗯,我们听了非常高兴。”两个骗子齐声说。于是他们就把色彩和稀有的花纹描述了一番,还加上了些名词。老大臣注意地听着,以便回到皇帝那儿去的时候,可以照样背出来。事实上他也这样做了。 这两个骗子又要了更多的钱,更多的生丝和金子,说是为了织布的需要。其实,他们把这些东西全装进了腰包。 过了不久,皇帝又派了另外一位诚实的官员去看工作进行的情况。这位官员跟头一位钦差大臣一样,跑回来对皇帝说:“那布料的确美极了!” 城里所有的人都在谈论着这美丽的布料。皇帝也很想亲自去看它一次。他选了一群特别圈定的随员——其中包括已经去看过的那两位诚实的大臣。然后他就到那两个狡猾的骗子所在的地方去。这两个家伙正在以全副精力织布,但是一根线的影子也看不见。 “您看这布华丽不华丽?”那两位诚实的官员说,“陛下请看: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他们指着那架空织布机,因为他们相信别人一定可以看得见布料。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皇帝心里想,“我什么也没有看见!难道我是一个蠢人吗?难道我不够资格当皇帝吗?这可是我遇见的一件最可怕的事情。”“哎呀,真是美极了!”皇帝说,“我十二分的满意!” 跟着他来的全体随员像皇帝一样说:“哎呀,真是美极了!”他们向皇帝建议,用这新的、美丽的布料做成衣服,穿着这衣服去参加快要举行的游行大典。皇帝一高兴,赐给骗子每人一个爵士的头街和一枚可以挂在扣眼上的勋章,同时还封他们为“御聘织师”。 第二天早上,游行大典就要举行了。在头一天晚上,两个骗子整夜都没有睡,点起十六支以上的蜡烛。人们可以看到他们是在加夜班。他们装做是在把布料从织布机上取下来。他们用两把大剪刀在空中栽了一阵子,同时用没有穿线的针缝了一通。最后,他们齐声说:“请看!新衣服缝好了!” 皇帝带着他的一群最高贵的骑士们亲自来了。两个骗子每人举起一只手,好像拿着一件什么东西似的。他们说:“请看吧,这是裤子,这是袍子,这是外衣。”“这些衣服轻柔得像蜘蛛网一样,穿的人会觉得好像身上没有什么东西似的,这也正是这些衣服的优点。” “一点也不错。”所有的骑士都说。可是他们什么也看不见,因为什么东西也没有。 皇帝把他所有的衣服都脱下来了。两个骗子装做把他们刚才缝好的新衣服一件一件地交给他。他们在他的腰周围弄了一阵子,好像是为他系上一件什么东西似的——这就是后裙。皇上在镜子面前转了转身子,扭了扭腰肢。 “上帝,这衣服多么合身啊!裁得多么好看啊!”大家都说, “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这真是一套贵重的衣服!” 请陛下去参加游行大典!”典礼官说。 那些托后裙的内臣都立刻把手在地上东摸西摸,好像他们正在拾取衣裙似的。他们开步走,手中托着空气——他们不敢让人瞧出他们实在什么东西也没有看见。 皇帝出来参加游行大典了。站在街上和窗子里的人都说:“乖乖!皇上的新装真是漂亮!他的后裙是多么美丽!这件衣服真合他的身材!”谁也不愿意让人知道自己什么也看不见,因为这样就会显出自己不称职,或是大愚蠢。 “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有穿呀!”一个小孩子最后叫了出来。于是大家把这孩子讲的话低声地传播开来。“他实在没有穿什么衣服呀!”最后所有的老百姓都说。 皇帝有点儿发抖,因为他似乎觉得老百姓们所讲的话是真的。不过他自己心里却这样想:“我必须把这游行大典举行完毕。因此他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他的内臣们跟在他后面走,手中仍然托着那条并不存在的后裙。 〔赏析〕这是安徒生童话中最具社会意义的一篇,它以幽默诙谐的笔调揭露和讽刺了以皇帝为代表的统治者的虚伪和愚蠢,从他们相互欺骗、荒诞无稽的可笑行为中,揭露出他们丑恶的灵魂。 故事中的两个骗子,正是抓住了皇帝爱慕虚荣,自作聪明的弱点,才假扮织工,说只有愚蠢的人才看不见他们织的布,虚伪的皇帝和他身边的大臣谁肯承认自己是蠢才昵,所以,他们就彼此瞒骗,说假话,而使骗子得到好处。那些大臣为在皇帝面前阿谀逢迎也出尽了丑。只有那天真无邪的幼童敢于在众人面前一语道破真相。皇帝和大臣们丑陋的灵魂和小孩子纯真的心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故事使人们在轻松愉快的笑声中认清了生活中的真、假与美、丑,具有深刻的批判性。 〔作者简介〕安徒生(1805—1875),丹麦作家。著名的童话大师。他一生经历坎坷,凭坚韧的意志坚持不懈地进行创作,把他的天才和生命献给“未来的一代”。一生共写了一百六十八篇童话和故事。其作品被译成八十多种语言,在世界各国传诵。 安徒生童话体现了丹麦文学中的民主传统和现实主义倾向,其中脍炙人口的名篇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皇帝的新装》、《夜莺》等都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教育意义。 安徒生童话同民间文学有着血缘关系,继承并发扬了民间文学朴素清新的格调。语言生动、 自然、流畅、优美。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 皇帝的新装 好多年以前有一位皇帝,他很喜欢穿漂亮的新衣服。他为了穿得漂亮,把所有的钱都花到衣服上去了,但他一点也不关心他的国家,也不爱去看戏,也不喜欢乘着马车逛公园,除非是为了炫耀一下新衣服。他每天每个钟头要换一套新衣服。可能人们提到皇帝时,一般会说:“皇上在会议室里。”可是人们一提到他时,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呢。” 在他生活的那座大城市,每天有许多外国人到来。有一天来了两个自称是织工的骗子。他们说,他们能织出谁也想象不到的最美丽的布。这种布的色彩和图案不仅非常好看,而且用它缝出来的衣服还有一种奇异的作用,那就是凡是不称职的人或者愚蠢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 “那正是我最想要的衣服!”皇帝心里想,“我穿了这样的衣服,就可以看出我的王国里哪些人不称职;我就可以辨别出哪些人是聪明人,哪些人是蠢货。是的,我要叫他们马上织出这样的布来!”他付了许多钱给这两个骗子,叫他们立即开始工作。 他们摆出两架织机来,说是已经开始工作,可是他们的织机上什么也没有。他们不断地请求皇帝给他们最好的生丝和金子。他们把这些东西都装进了自己的腰包,却假装在那两架空空的织机上忙碌地“工作”,一直忙到深夜。 “我很想知道他们的布究竟织得怎样了。”皇帝想。不过,他立刻想起了愚蠢的人或不称职的人是看不见这布的,心里感到有些不自在。他相信自己是用不着害怕的。但是,他还是觉得先派一个人去看看比较稳妥。 “我要派诚实的老部长到织工那儿去看看,”皇帝想,“他一定能看出这布料是个什么样子,因为他这个人很聪明,而且谁也不可能比他更称职。”那位善良的老部长到了两个骗子工作的地方,他们正在空空的织机上忙碌着。 “怎么搞的?”老部长想,把眼睛睁得有碗口那么大。 “我什么也没有看见!”但是他不敢把这句话说出来。 那两个骗子请他走近一点,他们指着那两架空空的织机问老部长,布的花纹是不是很美丽,色彩是不是很鲜艳。可怜的老部长的眼睛越睁越大,可是他还是什么也看不见,因为的确没有什么东西可看。 “我的上帝!”他想,“难道我是一个蠢货吗?我从未怀疑过我自己。我决不能让人知道这件事。难道我不称职吗?——不成,我决不能让人知道我看不见布料。” “哎,您一点意见也没有吗?”一个骗子说。 “啊,美极了!真是美极了!”老部长说。他戴着眼镜仔细地看。“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是的,我要向皇上禀报说我对这布感到非常满意。” “嗯,您的话真让我们高兴!”两个织工一起说,他们把这些稀有的“色彩”和“花纹”描述了一番,还加上些名词儿。这位老部长注意地听着,以便回到皇帝那里去时,可以照样背出来。事实上他也就这样做了。 两个骗子又要了很多的钱,更多的丝和金子,他们说这是为了织布的需要。他们把这些东西全装进腰包里,连一根线也没有放到织机上去。不过他们还是继续在空空的织机上“工作”。 过了不久,皇帝派了另一位诚实的官员去看,是不是很快就可以织好布。他的运气并不比前一位大臣好,他看了又看,但是那两架空空的织机上什么也没有,他什么也看不到。 “您看这布美不美?”两个骗子问。他们指着一些美丽的“花纹”,并且作了一些解释。事实上什么花纹也没有。 “我并不蠢!”这位官员想,“这大概是因为我不配担任现在这样好的官职吧!这也真够可笑的,但是我决不能让人看出来!”所以他就把他完全没有看见的布称赞了一番,同时对骗子说,他非常喜欢这些美丽的颜色和巧妙的花纹。“是的,那真是太美了!”他回去对皇帝说。 城里所有的人都在谈论这美丽的布料。 当这布还在织的时候,皇帝就很想亲自去看一次。他特别圈定了一些随员,其中也包括那两位诚实的官员。这样,他就到那两个狡猾的骗子工作的地方去了。这两个家伙正在全神贯注地织布,但是织机上一根线也没有。“您看这不漂亮吗?”那两位诚实的官员说,“陛下请看,多么美丽的花纹!多么美丽的色彩!”他们指着那架空空的织机,因为他们以为别人一定会看得见布料的。 “怎么会这样?”皇帝心里想,“我什么也没看见!这真是荒唐!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难道我不配做皇帝吗?这真是我从来没有碰见过的最可怕的事情。” “啊,它真是美极了!”皇帝说,“我表示十二分的满意!” 他点头表示满意,同时假装很仔细地看着织机,因为他不愿意说出他什么也没有看见。跟他来的全体随员也仔细地看了又看,可是他们也没有看出更多的东西。不过,他们也照着皇帝的话说:“啊,真是美极了!”他们建议皇帝用这种新奇的、美丽的布料做成衣服,穿上这衣服亲自去参加快要举行的游行大典。“真美丽!真精致!真是好极了!”每个人都随声附和着。每个人都有说不出的快乐。皇帝赐给骗子每人一个爵士的头衔和一枚可以挂在扣眼上的勋章,并且封他们为“御聘织师”。 游行大典将在第二天早晨举行。在头天晚上,这两个骗子整夜不睡,点起16支蜡烛。你可以看到他们是在连夜赶工,要完成皇帝的新衣。他们装作把布料从织机上取下来。他们用两把大剪刀在空中剪裁了一阵子,同时又用没有穿线的针缝了一通。最后,他们齐声说:“请看!新衣服缝好了!” 皇帝亲自来了,带着一群最高贵的骑士。这两个骗子每人举起一只手,好像他们拿着一件什么东西似的。他们说:“请看吧,这是裤子,这是袍子!这是外衣!这衣服轻柔得像蛛网一样,穿着它的人会觉得身上好像什么也没穿似的,这也正是这衣服的妙处。” “真不错!”所有的骑士都这样说。可是他们什么也没看见,因为实际上什么东西也没有。 “现在请皇上脱下衣服,”两个骗子说,“我们要在这个大镜子前面为陛下换上新衣。” 皇帝把衣服统统都脱光了。这两个骗子装着把他们刚才缝好的新衣服一件一件地交给他。他们在皇帝的腰围那儿弄了一阵子,仿佛是系上一件什么东西似的:这就是后裾。皇帝在镜子面前转了转身子,扭了扭腰肢。 “上帝,这衣服太合身了!式样多么好看啊!”大家都说,“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这真是一套贵重的衣服!” “华盖已经准备好了,只等陛下一出去,就可撑起来去游行!”典礼官说。 “对,我已经穿好了,”皇帝说,“这衣服合我的身么?”于是他又在镜子面前把身子转了转,因为他要叫大家看出他在认真地欣赏他美丽的新衣。那些将要托着后裾的内臣们,都用手在地上东摸西摸,好像他们真的在拾起后裾似的。然后,他们站起来,手中托着空气——他们不敢让人瞧出他们实在什么东西也没有看见。 这么着,皇帝就在那个富丽堂皇的华盖下开始游行了。站在街上和窗子里的人都说:“乖乖,皇上的新装真是漂亮!他上衣下面的后裾是多么美丽!衣服多么合身!”谁也不愿让人知道自己什么也看不见,因为这样就会暴露出自己不称职,或是太愚蠢。这件新衣是皇帝所有衣服中得到称赞最多的一件。 “可是,他什么也没有穿呀!”一个小孩子最后叫出声来。 “上帝哟,你听这个天真的声音!”孩子的爸爸说。于是大家把这孩子讲的话低声地传播开来。 “他并没有穿什么衣服,有一个小孩子说他并没有穿什么衣服呀!” “他真的是没有穿什么衣服呀!”最后所有的老百姓都说。皇帝有点儿发抖,因为他似乎觉得老百姓所讲的话是对的。不过他自己心里却这样想:“我一定要把这游行大典举行完毕。”于是他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态,他的内臣们跟在他后面,手中托着一条并不存在的后裾。 入选理由: 讽刺得入木三分,关于虚荣,至今还没有能与《皇帝的新装》相提并论的作品。 延伸阅读: 宋朝有一个有名的文人,叫张齐贤,他写的《洛阳缙绅旧闻记》里的一个故事和《皇帝的新装》有些相似: 唐朝开宝年间,洛阳甘露院里来了一个仙风道骨的老人,自称已经有十天没吃饭了,还取出一个装满了珍珠玛瑙的口袋,从里面挑出一个大珍珠施舍给寺院。甘露院里的和尚们都很惊讶,想把老人留下来,但是留不住。幸好过了十天老人又来了,他说甘露院院主如果不做和尚的话,本来应该是在一个小国里做国王的。说完还在院子里摆上一盆水,让院主过去照自己的形影,果然水里照出一个穿着国王服冕的人。这样院主就更相信这个老人是一个神仙了。老人又对院主说,虽然你现在不是国王,但是也不要紧,我可以帮你炼丹药,一丸丹药就可以把一百两铜点化成黄金。说完就开了药单让院主去配药,还说自己过了十天还会再来。院主急忙让人拿着单子到处去找药,终于得到一个老人的指点,找到一个药铺,药单上的药全都有,但是要价却非常高,要四百千钱,那时候三四十千钱就足够在洛阳城里买到一幢很好的房子了——院主很犹豫。药铺的老板说:“京城里有一间药铺也有这些药,但是他们要五百千,你看着办吧。”院主就跑到那一家药铺去看,果然是要五百千,他暗想,只要把丹药炼出来,这四百千钱就无所谓了,于是就和那个药铺老板约了日子,让他把药拿到甘露院去,给一个熟人看了,就把四百千钱给他。那天那个老人也来了,看了药后,说都不错,就是有一味不好,退给了那个药铺老板,老板退了八十千给院主,扛了三百二十千钱回去。院主又到另一个药铺去,花了一百千买回另一味药,于是老人在寺里筑炉炼丹,炼了一段时间,老人说有事要到王屋山去,让和尚们继续炼,要炼三百六十天才成,这期间不可开炉,他到时自然会回来开炉取丹。和尚们老老实实地炼丹,连猫狗都绑起来不让靠近,一看到要下雨就赶紧高声念佛。过了一年,老人还没有回来,和尚们只好自己开炉取丹,可是炉内只有一堆灰烬,哪里有什么丹药! 这个骗局自然是极巧妙的,但是这个院主之所以受骗上当,更重要的是因为他自己贪财。在安徒生笔下,我们更多地看到的是无奈,老部长不可能承认自己看不到布,因为谁也不可能承认自己的愚蠢和不称职,承认了就意味着失去一切。同样的,另一位官员也不可能承认自己的愚蠢和不称职,甚至皇帝也不可能承认自己的愚蠢和不称职,所以即便他发现了真相,也只能赤裸着身体继续走下去。只有孩子能够说出真相,因为他并不会因此而失去什么,这也是《皇帝的新装》让人战栗的地方。读完这个故事,所有人都不得不扪心自问,如果自己当时也站在街边,能够有勇气说出“可是他什么也没有穿呀”这句话吗? 很多时候,发现真理不仅仅需要智慧,更需要勇气。 皇帝的新装 汉斯· 克里斯蒂安· 安徒生(1805.4.15—1875.8.4)的童话创作,成了19世纪世界文学中意义最为深远的文学现象之一。安徒生童话为各种年龄、各种时代、各种国度的人们所珍爱,孩子们喜欢它们有意味的故事,而成人读者则在其中发现深刻的哲理内涵和博大的人道主义意蕴。 安徒生曾尝试过诗、剧本、小说的创作,并获得了某些成功。但充分施展了他的才华的是1835年开始创作的童话。他在童话中所揭示的人的感觉世界之广大和纯净,其思想之深湛和崇高,以及其所具有的人道主义的、审美的意义,从19世纪到20世纪,在世界范围内鲜有可以与之相提并论的。 安徒生的童话广泛而深刻地批判了19世纪20—70年代的丹麦社会。当代丹麦作家赫·歇尔菲格对此曾说: “对于我们丹麦人来说,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是一个与我们蓬勃发展着的、生死相依的半岛不可分离的作家,是一个真正具有民族特色的、别具一格的作家。在我们心目中,他是同丹麦历史紧密联系着的,是同丹麦的传统、大自然、民众的性格,同他极富个性的幽默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安徒生的世界观受到了启蒙运动和当代欧洲政治事件的影响。他所持的是泛人道主义立场,并无清晰、明确和固定的政见。他一心为公正的、公理的、慈善的、仁爱的和人格尊严的道德思想而斗争。 安徒生一生写了128篇童话。这些童话分别在三个阶段里写成。1835—1845年早期阶段的童话朝气蓬勃、充满自信; 想象既丰富又活跃; 字里行间弥漫着作家对孩子的挚爱; 表现了孩子的天真、烂漫、善良、真诚; 读者可以在它们中间感受到一种由清新、活泼、乐观而织成的魅力。1846—1852年的童话面对现实,作者开始感到用博爱的胸膛温暖不了那个充满凄凉的世界,同情的心怀不能使劳苦大众摆脱贫困。1852年以后的作品则情绪忧郁低沉,幻想的翅膀再不能劲健地腾飞。有些作品已近似于小说了。 1835年至1842年的童话收在《讲给孩子听的童话》中。这辑童话妙用民间童话故事情节,在其中融入深刻的现实性内容,使之具有新异的特质。《皇帝的新装》是这时期童话中最典型的一篇。 《皇帝的新装》是据西班牙作家胡安·曼纽埃尔(1282—1348)的《卢卡诺伯爵》(1335)一书所收51篇具有东方色彩的寓言故事中的一篇再创作而成的。曼纽埃尔的童话原篇名为《织布骗子和国王的故事》。这篇《皇帝的新装》是安徒生受本国同时也受他民族童话影响的一个例证。 《皇帝的新装》写的是有个皇帝最爱穿华丽的新衣,两个骗子声称能织一种布,用这种布缝制出来的衣服具有任何不称职者或愚蠢者都看不见的特征。因此,皇帝的大臣们以及皇帝本人没有一个不装作自己看见了这衣服,最后皇帝穿上了并不存在的衣服,赤身裸体在大街游行。只有一个孩子点破说: “他什么衣服也没有穿呀!”这篇童话就暴露皇帝这个被美化了的统治集团的核心代表人物及其大臣们这一面说,它是一出绝妙的讽刺喜剧,诙谐、轻松、自然; 就孩子首先揭破这个骗局来说,它是一曲纯真无邪的童心的赞歌,表明在谎言笼罩的社会里,纯洁和诚实也不会完全泯灭,只不过它们在天真的孩子那里,在他们眼里和心里,在民众中间。 安徒生曾在1935年给朋友的信中称: “我要争取未来的一代。”这就是说,他要把自己的爱、自己的才华都献给孩子。据此可以断言:《皇帝的新装》中把聚光灯的光束投向一个孩子,把点题的重要位置存心给予一个孩子,在千万观者中把一个孩子突现出来,这是作家企图通过这样一种艺术构思告诉人们: 希望在孩子! ·韦苇· 皇帝的新装 许多年以前有一位皇帝,他非常喜欢穿好看的衣服。他为了要穿得漂亮,把所有的钱都花到衣服上去了,他一点也不关心他的军队,也不喜欢去看戏。除非是为了炫耀一下新衣服以外,他也不喜欢乘着马车逛公园。他每天每个钟头要换一套新衣服。人们提到皇帝时总是说: “皇上在会议室里。”但是人们一提到他时,总是说: “皇上在更衣室里。” 在他住的那个大城市里,生活很轻松,很愉快。每天有许多外国人到来。有一天来了两个骗子。他们说他们是织工。他们说,他们能织出谁也想象不到的最美丽的布。这种布的色彩和图案不仅非常好看,而且用它缝出来的衣服还有一种奇异的作用,那就是凡是不称职的人或者愚蠢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 “那正是我最喜欢的衣服!” 皇帝心里想。“我穿了这样的衣服,就可以看出我的王国里哪些人不称职; 我就可以辨别出哪些人是聪明人,哪些人是傻子。是的,我要叫他们马上织出这样的布来!”他付了许多现款给这两个骗子,叫他们马上开始工作。 他们摆出两架织机来,装做是在工作的样子,可是他们的织机上什么东西也没有。他们接二连三地请求皇帝发一些最好的生丝和金子给他们。他们把这些东西都装进自己的腰包,却假装在那两架空空的织机上忙碌地工作,一直忙到深夜。 “我很想知道他们织布究竟织得怎样了,” 皇帝想。不过,他立刻就想起了愚蠢的人或不称职的人是看不见这布的。他心里的确感到有些不大自在。他相信他自己是用不着害怕的。虽然如此,他还是觉得先派一个人看看比较妥当。全城的人都听说过这种布料有一种奇异的力量,所以大家都很想趁这机会来测验一下,看看他们的邻人究竟有多笨,有多傻。 “我要派诚实的老大臣到织工那儿去看看,” 皇帝想。“只有他能看出这布料是个什么样子,因为他这个人很有头脑,而且谁也不像他那样称职。” 因此这位善良的老大臣就到那两个骗子的工作地点去。他们正在空空的织机上忙忙碌碌地工作。 “这是怎么一回事情?”老大臣想,把眼睛睁得有碗口那么大。 “我什么东西也没有看见!”但是他不敢把这句话说出来。 那两个骗子请求他走近一点,同时问他,布的花纹是不是很美丽,色彩是不是很漂亮。他们指着那两架空空的织机。这位可怜的老大臣的眼睛越睁越大,可是他还是看不见什么东西,因为的确没有什么东西可看。 “我的老天爷!”他想。“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 我从来没有怀疑过我自己。我决不能让人知道这事情。难道我不称职吗?——不成; 我决不能让人知道我看不见布料。” “哎,你一点意见也没有吗?”一个正在织布的织工说。“啊,美极了! 真是美妙极了!”老大臣说。他戴着眼镜仔细地看。“多么美的花纹! 多么美的色彩! 是的,我将呈报皇上说我对于这布感到非常满意。” “嗯! 我们听到您的话真高兴,” 两个织工一齐说。他们把这些稀有的色彩和花纹描叙了一番,还加上些名词儿。这位老大臣注意地听着,以便回到皇帝那儿去时,可以照样背得出来。事实上他也就这样办了。 这两个骗子又要了很多的钱,更多的丝和金子,他们说这是为了织布的需要。他们把这些东西全装进腰包里,连一根线也没有放到织机上去。不过他们还是在空空的机架上工作。 过了不久,皇帝派了另一位诚实的官员去看看,布是不是很快就可以织好。他的运气并不比头一位大臣好; 他看了又看,但是那两架空空的织机上什么也没有,他什么东西也看不出来。 “你看这段布美不美?”两个骗子问。他们指着一些美丽的花纹,并且作了一些解释。事实上什么花纹也没有。 “我并不愚蠢!”这位官员想。“这大概是因为我不配担当现在这样好的官职吧? 这也真够滑稽,但是我决不能让人看出来!”因此他就把他完全没有看到的布称赞了一番,同时对他们说,他非常喜欢这些美丽的颜色和巧妙的花纹。“是的,那真是太美了,” 他回去对皇帝说。 城里所有的人都在谈论这美丽的布料。 当这布还在织的时候,皇帝就很想亲自去看一次。他选了一群特别圈定的随员——其中包括已经去看过的那两位诚实的大臣。这样,他就到那两个狡猾的骗子住的地方去。这两个家伙正在全副精力织布,但是一根线的影子也看不见。 “您看这不漂亮吗?”那两位诚实的官员说。“陛下请看,多么美丽的花纹!多么美丽的色彩!”他们指着那架空空的织机,因为他们以为别人一定会看得见布料的。 “这是怎么一回事儿呢?”皇帝心里想。“我什么也没有看见!这真是荒唐!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难道我不配做皇帝吗?这真是我从来没有碰见过的一件最可怕的事情。” “啊! 它真是美极了!”皇帝说。“我表示十二分地满意!”于是他点头表示满意。他装作很仔细地看着织机的样子,因为他不愿意说出他什么也没有看见。跟他来的全体随员也仔细地看了又看,可是他们也没有看出更多的东西。不过,他们也照着皇帝的话说: “啊,真是美极了!”他们建议皇帝用这种新奇的、美丽的布料做成衣服,穿上这衣服亲自去参加快要举行的游行大典。“真美丽!真精致!真是好极了!”每人都随声附和着,每人都有说不出的快乐。皇帝赐给骗子每人一个爵士的头衔和一枚可以挂在纽扣洞上的勋章,并且还封他们为“御聘织师”。 第二天早晨游行大典就要举行了。在头天晚上,这两个骗子整夜不睡,点起十六支蜡烛。你可以看到他们是在赶夜工,要完成皇帝的新衣。他们装作把布料从织机上取下来。他们用两把大剪刀在空中裁了一阵子,同时又用没有穿线的针缝了一通。最后,他们齐声说: “请看,新衣服缝好了!” 皇帝带着他的一群最高贵的骑士们亲自到来了。这两个骗子每人举起一只手,好像他们拿着一件什么东西似的。他们说:“请看吧,这是裤子! 这是袍子! 这是外衣!”等等。“这衣服轻柔得像蜘蛛网一样: 穿着它的人会觉得好像身上没有什么东西似的——这也正是这衣服的妙处。” “一点也不错,” 所有的骑士都说。可是他们什么也没有看见,因为实际上什么东西也没有。 “现在请皇上脱下衣服,” 两个骗子说,“我们要在这个大镜子面前为陛下换上新衣。” 皇帝把身上的衣服统统都脱光了。这两个骗子装作把他们刚才缝好的新衣服一件一件地交给他。他们在他的腰围那儿弄了一阵子,好像是系上一件什么东西似的: 这就是后裾①。皇帝在镜子面前转了转身子,扭了扭腰肢。 “上帝! 这衣服多么合身啊! 式样裁得多么好看啊!”大家都说。“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这真是一套贵重的衣服!” “大家已经在外面把华盖准备好了,只等陛下出去,就可撑起来去游行!”典礼官说。 “对,我已经穿好了,” 皇帝说,“这衣服合我的身么?”于是他又在镜子面前把身子转动了一下,因为他要叫大家看出他在认真地欣赏他美丽的服装。 那些将要托着后裾的内臣们,都把手在地上东摸西摸,好像他们真的在拾起后裾似的。他们开步走,手中托着空气——他们不敢让人瞧出他们实在什么东西也没有看见。 这么着,皇帝就在那个富丽的华盖下游行起来了。站在街上和窗子里的人都说: “乖乖,皇上的新衣真是漂亮! 他上衣下面的后裾是多么美丽! 衣服多么合身!”谁也不愿意让人知道自己看不见什么东西,因为这样就会暴露自己不称职,或是太愚蠢。皇帝所有的衣服从来没有得到这样普遍的称赞。 “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有穿呀!”一个小孩子最后叫出声来。 “上帝哟,你听这个天真的声音!”爸爸说。于是大家把这孩子讲的话私自低声传播开来。 “他并没有穿什么衣服! 有一个小孩子说他并没有穿什么衣服呀!” “他实在是没有穿什么衣服呀!”最后所有的老百姓都说。皇帝有点儿发抖,因为他似乎觉得老百姓所讲的话是对的。不过他自己心里却这样想: “我必须把这游行大典举行完毕。” 因此他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他的内臣们跟在他后面走,手中托着一个并不存在的后裾。 (叶君健译)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