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白居易《寒闺怨》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白居易《寒闺怨》

白居易《寒闺怨》

白居易

寒月沉沉洞房静,真珠帘外梧桐影。

秋霜欲下手先知,灯底裁缝剪刀冷。

这首诗描写的是一位新婚少妇在秋夜里为身在远方的征夫赶制御寒冬衣的情形。

诗歌的头二句,作者推出了一幅幽静清冷的画面。秋月高悬,四野岑寂,居室里静悄悄的,透过门帘,可以看到月光清辉投射在地上的斑剥梧桐树影。作者在此自然而又真切地刻画了秋夜的景致,为下面两句的描写作了很好的气氛渲染。“洞房”,其本意是指深邃的内室,后亦可用来指新婚夫妇的新房,如朱庆余《近试上张弘水部》: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诗中所用乃是暗示这位女主人公是个新婚少妇。开首两句似还告诉人们,月白风清,如此良夜,本当是洞房内温暖如春之时,而这位少妇却在品尝着冷清,有如屋外的梧桐,形影相吊。后二句作者把笔力集中在这位正在赶做冬衣的少妇手上。此时秋霜未下,而少妇却已在连夜赶制冬衣,表明她时刻在牵挂着远方的心上人。作者在此本意是要表达这位少妇神情的专致,她在赶制冬衣时,并没有感觉到此时的天气已经变冷,只是在手触冰冷的剪子时,才感觉到天气的变化。作者在此只用了一个细节来表现,至于其他如少妇的孤寂,对丈夫的思念,等等,都一概留给读者去想象。此外,后二句中的“秋霜”、“灯底”等,也和前面诗句中的“寒月”、“梧桐影”相互映照,制造了一种冷清幽独而又怨忧的氛围。

作者善于观察并捕捉富有典型和象征意义的细节,以含蓄深致的笔法去表现这其中所包蕴的内含,从而调动读者丰富的联想力。


白居易《寒闺怨》诗词原文、赏析、解读 - 诗词绝句鉴赏 - 可可诗词网

白居易《寒闺怨》

白居易

寒月沉沉洞房静,真珠帘外梧桐影。

秋霜欲下手先知,灯底裁缝剪刀冷。

唐代实行府兵制度,要求府兵战士从军时必须自备一部分武器、粮食和衣裳。时间久了,衣服破损,特别是御寒的棉衣,更需要经常补充。白居易生活的时代府兵制已遭到破坏,但家人为征夫准备棉衣还是十分必要的。这首七绝就描写一位少妇深夜为征戍的丈夫制作冬衣的情景,细腻深沉,描写角度新颖别致。

前两句诗落笔“寒闺”,设景凄清,突出深闺的寂静,更见闺中人幽独之状。“寒月”即秋月,用“寒”字起笔,在于强调时令,制造气氛。“洞房”指室之深邃者,沈迥《幽庭赋》有“转洞房而引景,偃飞阁而藏霞”句,其中“洞房”与此同义,此处指大户人家后院女眷的住房。首句的意思是:一轮圆月照着岑寂的闺房。这是远景,紧接着诗人把目光投向闺房外的院落。如果说前一句诗的“静”是虚写,那么“梧桐影”便是实写了,它与前句中的“寒月”相照应:月光下彻,树影斑驳,一两片树叶悄然飘落。传神地表达了静寂的感觉,又暗含茕茕孑立、形影相吊之意。“真珠帘”无非言其华贵,与上句中“洞房”相称。诗人不但写出幽凄的诗境,而且通过环境描写暗示人物的生活和身份。凡景语皆情语,前两句诗融情入景,“寒”、“沉”、“静”、“影”都带有浓郁的感情色彩,有力地烘托出一种哀惋的情调。

后两句诗落笔“闺怨”。李白曾在同一题材的《子夜吴歌》中直接抒发“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的怨恨。白居易则设身处地体验少妇的心情,通过缝衣中的细节刻画含蓄婉转地表达了同样的思想感情。“秋霜欲下”这简直是女主人公发自内心深处的惊呼。就一年来说,“秋霜欲下”表明冬天即将来临,而她的丈夫至今还未回来,冬衣还没有寄出。就一夜而论,“秋霜欲下”表明时间已近黎明,而她仍在灯下缝衣,几乎熬了一个通宵,寒衣还未缝就,怎能不心急如焚。她凭什么知道“秋霜欲下”呢?诗人代她作了十分新奇的解释,说她“手先知”。“手”只有触觉而无知觉,哪里能“先知”呢?正当读者惊疑揣猜、期待说明的时候,作者补充了一个细节:“灯底裁缝剪刀冷”。“手”握剪刀,乍感冰冷,不禁打了一个寒颤,“秋霜欲下”的惊呼随之从内心深处迸发,而对丈夫征戍的关怀,对寒衣未寄的焦灼,以及对那导致丈夫久别未归的种种原因的怨愤,也就曲曲传出,动人心魄。

一、二两句所写,乃是前半夜缝衣的景况。北方深秋的夜晚,前半夜就有些“寒”,后半夜便有些“冷”。“寒”与“冷”都来自触觉。首句的“月”,当然诉诸视觉,说它“寒”,乃是因见月色惨白而引发“寒”的触觉,形成“通感”。三、四两句所写乃是后半夜的景况。由“剪刀冷”而知“秋霜欲下”,乃是由触觉到知觉的升华。人们的共同经验是:北方的深秋之夜,如果天气晴明,那么在黎明之前突然变“冷”就会下霜。女主人公先望“寒月”,可见这是个晴明的深秋之夜,及至手触剪刀,乍感冰冷,凭她的经验就可以“先知”“秋霜欲下”了。这种先有触觉,再结合经验跃进到知觉的过程十分短暂,因而触觉与知觉就像叠合为一。当然,在科学著作中说什么“手”能“先知”,那是不允许的。而在诗中,却不仅允许这样说,而且正由于诗人创造了“秋霜欲下手先知,灯底裁缝剪刀冷”这样新奇的诗句,才把女主人公复杂的内心活动和深广无限的怨情表现得曲尽神理。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23:3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