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痞气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痞气❶古病名。指脾积。见《难经·五十四难》。《济生方》卷四:“痞气之状,留于胃脘,大如复杯,痞塞不通,是为脾积。诊其脉微大而长,其色黄,其病饥则减,饱则见,腹满呕泄,足肿肉削。久不愈,令人四肢不收。”治疗用大七气汤下红丸子、痞气丸等方。参脾积条。 痞气❶五积中的一种。属脾积。见《难经·五十六难》。多为脾虚气郁,留滞积结而成。表现为上腹部有肿块自肋下突出,边缘整齐如叩放着的盘子。并可伴发黄疸和四肢消瘦无力等症。 痞气痞氣pǐ qì❶为五积之一。《难经·五十六难》:“脾之积,名曰痞气,在胃脘,复大如盘,久不愈,令人四肢不收,发黄疸,饮食不为肌肤。” 痞气pǐqì❶古病名。为五积之一,属脾之积。见《难经·五十六难》。多因脾虚气郁,痞塞不通, 留滞积结而成。症见胃脘部有肿块突起, 状如覆盘, 肌肉消瘦, 四肢无力等, 日久不愈, 可发黄疸。治宜健脾散滞。选用痞气丸( 《三因方》: 乌头、附子、赤石脂、川椒、干姜、桂心), 或增损五积丸(见肥气条)。 痞气pǐ qìmass; lump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