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施肥fertilization of tomato根据番茄在生长发育过程对养分的需求,结合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应所采取的施肥技术。 需肥特点 在番茄的不同生育时期,养分的吸收量各不相同,但其吸收量均随生育期的延长而增加。特别是氮(N)、钾(K)、钙(Ca)在第一花序开始结实、膨大后,其吸收量急速增加,约占总吸收量的70%~90%。番茄单株吸氮8~10克,P2O5 2~4克,K2O 15~20克。生产1000千克番茄,需吸收N 2.2~2.8千克,P2O5 0.5~0.8千克,K2O 4.2~4.8千克,CaO 1.6~2.1千克,MgO 0.3~0.6千克。N:P2O5:K2O为1:0.3:1.8。各种养分的吸收量以钾最多,磷和镁最少。不同营养元素在番茄植株各部位的含量是不同的,以占干物重的百分比计算,氮在叶片中含量最高,其次是果实和茎秆。磷的含量在三者中相近。钾的含量以果实与叶片中含量为高。钙(Ca)以叶片中含量最高,果实中最少,茎秆居中。 番茄茎叶生长与开花、结实和果实膨大所需要的肥料养分浓度是不同的。当营养液浓度为N 400毫克/千克、P2O5 60毫克/千克、K2O 500毫克/千克、CaO300毫克/千克、MgO 100毫克/千克时,有利于茎叶重量的增加;当浓度为N 100毫克/千克、P2O5 15毫克/千克、K2O 140毫克/千克、CaO 80毫克/千克、MgO25毫克/千克时,则有利于果实生长。一般生产管理的适宜浓度是处于果实生长与茎叶生长适宜的中间浓度,即N 200毫克/千克、P2O5 30毫克/千克、K2O 270毫克/千克、CaO160毫克/千克、MgO50毫克/千克。但这一浓度应根据不同品种、栽培方式及收获期长短做适当调整。在氮、磷、钾充分的条件下,番茄花芽分化早而多,第一花序着生节位低。若缺乏其中任何一种元素都难以分化花芽。在果实急剧膨大时期,番茄植株地上部与地下部均处于发育的旺盛时期,对营养元素的吸收量显著增加,在果实青熟期至采收盛期达到高峰。在果实发育初期,果实细胞处于分裂盛期,果实对磷吸收的绝对量虽然不大,但相对含量较高,磷对番茄的根系发育、花芽分化及果实发育起着良好作用。通过用86Rb示踪法研究,番茄在坐果前吸收的钾约占全部吸钾量的30%,果实膨大期吸钾量急剧上升,占吸钾总量的70%以上。但植株体内钾的含量与产量之间不是简单的正相关,当N/K比值倾向钾时,有利于果实的膨大,而钾过多会导致根系的老化,妨碍茎叶的发育,所以钾要在番茄体内保持适宜的浓度,才能使干物质充分地分配到果实以外的器官中去。 温度对番茄养分的吸收有显著影响,当将番茄种植在地温为11℃、16.5℃、22℃时可看出,各种营养元素的吸收量,随温度升高而明显增加。土壤水分对养分吸收也有较大影响,在适宜的土壤湿度下,氮、磷、钾吸收较多。在干燥状态下钾的吸收比较困难。当土壤中的含氧量在10%~20%时,番茄可正常吸收养分,当低于10%时,氮、磷、钾的吸收量有所下降;如低到5%时则吸收量迅速下降,低到2%时植株死亡。提高大气中二氧化碳(CO2)浓度含量有利于培育壮苗。当每日清晨6~8时施入浓度比普通空气高2~3倍的CO2时,可以促进苗期健壮生长和早期产量的增加。 不同种类的肥料对番茄品质有较大的影响,施用有机肥可降低番茄果实中的含酸量,提高含糖量,而有机肥料和无机肥料配合施用则效果更好。例如不施肥的果实中糖酸比值为2.4,单施无机肥料的为3.9,单施有机肥料的为4.6,有机与无机肥料各半处理的最高,为4.7。 番茄大多数的生理病害,与营养条件都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畸形果是在花芽分化过程中发生的,但它与花芽分化前的营养状态有关,生长点部分营养积蓄过多,易使花器官发生畸形。空洞果是由于胎座组织生长不充实,果皮部和胎座种子胶囊部分隔离间隙过大,使种子腔形成空间。当养分过量吸收,特别是氮过多,又在5℃低温条件下,出现空洞果的比例较大。番茄脐腐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土壤中钙不足或者生理缺钙而引起的,当植株过量吸氮、钾或镁时也易诱发此病。 施肥技术 营养诊断 番茄营养诊断的参考指标见表。番茄缺氮时的主要症状是叶色淡绿,基部叶子变黄而脱落,叶脉变深紫色,茎硬发紫,花芽变黄脱落。缺磷时叶子呈橄榄绿色,叶背带紫色,茎细,叶子稀疏,植株矮小,老叶黄化有紫褐斑,在果实成熟前脱落。缺钾时叶子从边缘到叶尖变黄或灰绿色,进一步发展则组织坏死,植株基部叶片似青铜色,茎细长,严重缺钾时茎上有坏死部位,果实成熟不均匀,缺乏硬度。 番茄植株营养诊断标准,在番茄初花期,取顶部第4片叶柄测定:硝酸态氮(NO3-N)600毫克/千克时为不足,1000毫克/千克时为充足;磷酸态磷(PO4-P)则分别为2000毫克/千克与3000毫克/千克;氧化钾(K2O)分别为2%与4%。在果实着色期则硝酸态氮分别是2000与4000毫克/千克,磷酸态磷为2000毫克/千克与3000毫克/千克,氧化钾(K2O)为1%与3%。
番茄叶内矿物质元素含量指标 (高桥英一等,1980)
含有 程度 | 100g干物中的含量(g) | 1kg干物中的含量(mg) | N | P | K | Ca | Mg | B | Mn | Fe | Zn | Co | Mo | Ni | Co | 缺乏 适量 过剩 | 2.0以下 2.5~8.5 4.0以上 | 0.1以下 0.2~0.4 | 3.0以下 4.0~5.0 6.0以上 | 1.5以下 3.0~5.0 | 0.3以下 0.5~1.0 | 10以下 15~50 100以上 | 5以下 30~200 350以上 | 100以下 100~350 | 15以下 20~50 | 3以下 10~20 30以上 | 0.5以下 0.5~1.0 | 1.0~10.0 | 0.05~0.2 |
施肥时期与数量 苗床施肥 培育壮苗是促进番茄早熟、增强抗病性和取得丰产的基础。育苗时床土肥沃疏松,氮、磷、钾含量充分,番茄幼苗健壮,抗逆性强,花芽形成早,发育快。三要素含量少或不完全的床土,会使幼苗生长瘦弱,花芽形成迟,发育成花日数延长,严重时甚至不能形成花芽。一般在11平方米的播种床中施入腐熟有机肥100~150千克,掺入P2O50.15~0.25千克,K2 O0.15~0.20千克,并要与土充分掺匀。或在其内施入氮、磷、钾复合肥(15:15:12)0.5千克。随着幼苗逐渐长大,为了扩大幼苗的营养面积而进行分苗,分苗床的施肥量可略多于播种床。在11平方米分苗床中施入氮、磷、钾复合肥(15:15:12)1千克,可使番茄幼苗生长健壮,增加叶面积、茎粗度、根系长度及干物重,提早现蕾、花序增多,产量增加15%左右。番茄幼苗期较长,若培养土肥力不足时可根据幼苗生长情况适当追肥,追施人粪尿后要随即喷洒清水,淋去沾在叶面的肥料,并开窗通气,否则易出现苗期病害。用营养土块或营养钵育苗,可较普通育苗床育苗培育出根系发达、生长健壮而又能在定植时保持完整的根系,利于缓苗。培养土的主要材料是草炭50%~60%,马粪25%~30%,人粪尿10%,园田土10%。或用草炭20%~30%,厩肥20%~30%,园田土50%~60%等配制。 基肥 在番茄苗定植前,结合整地施肥,每公顷用优质腐熟有机肥75~105吨,P2O5 90~120千克,K2O112~150千克。磷肥需事先掺入有机肥中堆沤,然后施入田间。对于饼粕类肥等也可经腐熟后,再加入氮15~25千克混施。充足的基肥有利于番茄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早期和总产量都有所提高。 催苗肥 番茄定植后结合缓苗水追肥,可促进秧苗营养生长和发育。尤其是对自封顶类型的番茄和生长势弱的品种,追施催苗肥后可促进植株早发秧,提高坐果率,避免形成秧弱果多而造成坠秧现象。一般土壤肥力高、底肥充足时可以不施,土壤肥力低时,每公顷随水追施人粪尿7.5~10吨或N30~45千克。 催果肥 在第1穗果开始膨大时结合浇水进行。本次追肥量较大,占总追肥量的30%~40%,每公顷施人粪尿15~18吨或N45~60千克。 盛果期追肥 在番茄进入盛果期,需肥量迅速增加,若此期养分不足,会造成植株早衰,果实发育不饱满、果肉薄、品质差等缺点。当第一穗果发白,第二三穗果迅速膨大时,应追肥2~3次。一般每次每公顷施N40~60千克,第一次追肥时可加施P2O5 20~30千克。由于此时气温偏高,最好不用粪肥。 番茄盛果后期,可进行叶面喷肥,采用0.3%~0.5%尿素,0.5%~1%磷酸二氢钾或0.3%~1%氯化钾混合喷洒2~3次,有利于保秧、壮秧、延迟衰老,增加叶色,提高果实的商品品质。叶面喷施10毫克/千克的铜、硼等微量元素可以增加番茄中维生素C及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