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上书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上书;尚书

◉ 上书shànɡ // shū  给地位高的人写信(多陈述政治见解)。〈例〉~言事/ 公车~/ 向中央~/ 老百姓给地方政府上了几次书反映有关问题。
◉ 尚书shànɡshū  古代的官名。明清两代是政府各部的最高长官。〈例〉礼部~/ 户部~/ 兵部~。

上书shàng shū

塾师给学生讲新课:可巧这日代儒有事,早已回家去了,又留下一句七言对联,命学生对了,明日再来~。(九·203)

上书

上书

古代臣下呈于帝王的各种文书的总称。秦以前,臣下呈于君王的奏谏陈词,统称上书。秦并天下,虽改书为奏,但仍然有人用书。萧统《昭明文选》为了防止与臣下之间来往之书混淆,自立一类,而以“上书”称之。有时又特指皇帝让下臣议论时政,臣下以文书呈上,称为上书; 这种上书,实际上是议的一种。唐代偶尔用“书”作为外交文书的一种,唐代以后,就很少使用。

☚ 议   启 ☛
上书

上书

奏议文的一种。向君上反映情况,陈述意见。如邹阳《上书吴王》《狱中上书自明》、江淹《诣建平王上书》等。

☚ 疏   封事 ☛

上书

❶ 用文字向君主或上官陈述意见或反映情况。《邹忌讽齐王纳谏》:“~谏寡人者,受中赏。”
❷ 古代指塾师向学生讲课。《红楼梦》第九回:“可巧这日代儒有事回家,只留下一句七言对联,令学生对了,明日再来~。”

表示动作

表示动作

打(~水;~伞)
 表示某种动作:上(~台;~书;~车;~坟)
 表示做某动作:来(让我~)
表示动作的开始:赶(~上去) 将(打~进去)
表示动作的进行:乍 正(正在) 方(~兴未艾)
 表示两个动作同时进行:并且 边…边…(~说~走) 且…且…(~战~走) 一边…一边… 一面…一面… 一壁…一壁…
表示动作紧接:继(~之;~而;~后) 之后 而后 然后 随后 随即 随之 随手 跟手 跟着 接着
表示动作简便短暂:一(不妨~试)
表示动作频繁:直(~哭) 一个劲儿
表示动作、状态持续:来(一路走~) 着(走~;看~) 还 仍旧
表示动作接连不断:一下下 一下又一下
表示动作不能顺利完成:不上来(答~)
表示动作完成:上(骑~;考~)
表示有所动作:裸袖揎衣

☚ 动作   动作快 ☛

上书

上书

拜笺
向皇帝上书:上章
臣属向皇帝上书的名称之一:驳议
向皇帝上书言事:奏疏
封建时代臣下向君王进言、上书:陈奏 敷赞
 陈奏,向君上报告:敷奏
向皇帝上书直言:抗疏
向皇帝进呈情况:奏呈
 奏呈天子:奏上
 准备奏呈:拟奏
(向君主进呈书面意见:上书)

另见:进言 陈述 意见 君主

☚ 上书   上奏 ☛

上书/上奏

☚ 诉苦   上书 ☛

上书

司法文书用语。原指以书面向帝王或上级官中奏事、陈述意见,如《史记·李斯列传》中即载:“李斯乃从狱中上书”一事。汉以后,使用范围极广。至唐代,则进一步明确其概念与使用范围:“上书,谓书奏特达”;包括上尚书省书与上非尚书省书两种,并对违反规定者,予以处罚。《唐律疏议·职制律》规定:上尚书省而误者,即内外百司应申尚书省,而有文字脱剩及错误者,笞四十。其他书误者,即非上尚书省,凡是官文书有失误者,笞三十。造成不虚等有害后果者,如上尚书省书误有害,合杖七十。其余文书有误有害者,合杖六十。

上书

上书

撰写文字呈送皇帝或官员,对国家大事提出建议。封建社会知识分子表达治国见解的舆论活动方式。朝廷下诏求言,是有志之士一展抱负的机会,此时,臣僚士庶都踊跃上书。通常皇帝都在诏书中说明“必当亲览”或“朕将亲览”,但事实上,各方上书很多,且多是万言书,一般派专人审阅。应诏上书的,如言之有物,有官的升官,没有官的如获召见,可以赐官或进身。在封建社会,这是士庶做官发财的捷径,士大夫都抢着走这条路。

☚ 口头辩论   上下层舆论冲突 ☛

上书

以书面文字向君主或上司陈述意见或反映情况。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23:10:25